一日之长,
汉语成语,拼音:yī rì zhī zhǎng,意思是表示判断或处理事情有相当能力。出自
南朝·宋·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顾劭 尝与 庞士元 宿语,问曰:‘闻子名知人,吾与足下孰愈?’曰:‘陶冶世俗,与时浮沉,吾不如子。论王霸之余策,览倚仗之
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
宋 严羽 《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仆于作诗,不敢自负,至识则自谓有一日之长,于古今体制,若辨
苍素,甚者望而知之。”
春秋时期,
孔子带学生出游,子路、
曾皙、
冉有、公西有陪孔子坐着闲聊。孔子感慨地对他们说:“因为我比你们年龄稍大一些,不会有人用我了,你们平常总爱说:‘没有人了解我呀!’现在如果有人很了解你们并请你们做事,那么你们该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