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眚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yī shěng,意思是:一时的或一小点过失;一点微小的过失。眚本指目病生翳,引申为过错。
释义
一时的或一小点过失;一点微小的过失。眚本指目病生翳,引申为过错。
例句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后汉书·铫期王霸祭遵传论》:“而一眚之故,以致感愤,惜哉,畏法之敝也!”
《晋书·后妃传上·武悼杨皇后》:“贾公闾有勋社稷,犹当数世宥之,贾妃亲是其女,正复妒忌之间,不足以一眚掩其大德。”
《晋书·石苞传》:“昔邓禹挠于关中,而终辅汉室,岂以一眚而掩大德哉!”
《晋书·王濬传》:“濬有征伐之劳,不足以一眚掩之。”
《晋书·张天锡传》:“昔孟明不替,终显厥功,岂以一眚而废才用!”
《隋书·刑法志》:“六位成象,美厥含弘,一眚掩德,甚非谓也。”
宋 刘攽 《书怀》诗:“上恩初优假,一眚犹纵解。”
宋 冯时行 《中秋饮张仁甫家探韵得玉字》诗:“未用恤一眚,何妨纵百沃。”
宋 陆游 《鸱鸦》诗:“物情贵能改,一眚亦可贳。”
明 胡应麟 《挽宋西宁忠父》诗:“一眚遗干城,寸朽弃良木。”
清 彭孙遹 《壬申除夕》诗:“幸荷恩私宽一眚,终惭衰劣玷三铨。”
清 王昙 《秦穆公墓史称橐泉祈年观下今凤翔城东南隅也》诗:“岂有孟明赦一眚,断无黄鸟杀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