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起源与塘西风月有关:话说去塘西召妓,初步手续先写一张“花纸”,而格式亦有一定,先写自己名号(以几多自称),中间写妓女名字,最后一行写妓院名称。写好之后,便交由酒楼杂役带去妓院,那些
阿姑接到“花纸”,便应召“出局”。妓女每次局票收一文,而省港人士向来称妓女为“鸡”,既然一文召得一“鸡”,后来就索性称一元做“一蚊鸡”。
真正“一文鸡”的叫法起源于清末。当时
墨西哥银圆(银质硬币)经广州大量流入中国。因为成色好,一个银圆重七钱二分,含银量达90%成为当时中国主要流通货币之一。流通鼎盛时期,宣统2年统计,全国十一亿外国银圆墨西哥银圆占三分一。因为
墨西哥银圆上面铸有鹰,于是幽默的广东人戏称该鹰为“鸡”。于是叫一个银钱做“一文鸡”。
在广西土白话区,“鸡”带有“小玩意”,“小东西”这层意思。XX鸡就表示XX小玩意。一文鸡,意思就是“一块钱这点小钱”。对于大额的100块,就不能带“鸡”了,只能另一种说法,“一狗水”。对于20元,30元这些中档数额,要根据当时语境来表示。比如“20文鸡,吃到肚都痛”,表示20块钱不多。“猪肉30蚊纸一斤”,表示这猪肉已经挺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