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驴驮,是对环县民间戏班子的形象叫法。每当农闲时节,皮影艺人们便赶着毛驴、驮着戏箱,跋山涉水、走街串户,流动演出,群众亲切地称这种民间戏班子为“一驴驮”。这“一驴驮”不但行装简单,而且演出也很方便,无论在陇东的土窑洞里,还是农家的院落里,只要有光亮,搭起三尺白布,就能表演了。当那婉转悠扬的锣鼓管琴一响,高亢激昂的陇东道情一唱,十里八乡的群众都会闻声而来,席地而坐,道不完的人间情,演不尽的世间事,让这里的人们陶醉在这几代人都听不够的韵味中。
简介
甘肃省环县古称环州,是陇东道情的故乡,也是“
陇剧”的诞生地。陇东道情的精髓是,它与牛皮灯影相互结合,美妙绝伦,相得益彰,成为戏坛曲苑中一枝独秀的奇葩。在文化部确定的首批“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十个试点中,环县道情皮影是七个专业试点之一。
起源
道情是一种以说唱形式为主的传统民间小调,被称为环县道情,也叫陇东道情,环县道情与古老的皮影艺术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陇东道情皮影戏。这种民间艺术形式至今流传于这崇山峻岭、沟谷梁卯之间。
挑线者 一个戏班的灵魂
陇东道情起源于宋朝时佛教和道教的寺院音乐,而皮影作为傀儡戏的一种,在我国也有悠久的历史,据《汉书》记载,早在汉代,我国就有皮影出现。环县道情皮影正是把道情和皮影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
道情和皮影的结合,使陇东道情皮影成为一种古老的戏曲艺术形式在环县广为流传。每逢节日庙会、婚丧嫁娶,人们必然要请皮影戏班来唱上几天。
陇东道情皮影演出的舞台,当地人称“亮子”,过去艺人们通常用纸来做亮子,如今则大多都用布代替。灯具也由过去的清油灯、汽灯变成现在的电灯。演员自然是这些牛皮制成的影人了,而影人的一切表演取决于亮子后面的挑线者,陇东道情皮影在表演的过程中,不管大戏小戏,戏里有多少人物,都只有一位挑线者,他不仅要把影人演活,而且还要精通剧情,担任剧中人物生旦净丑的演唱和道白,以及乐队的指挥,可以说挑线者是一个戏班里的灵魂人物。
每演一场戏,挑线者和后台的乐队都配合得十分默契,即使演上五六个小时,也必然是鼓乐和谐、有条不紊。亮子上的影人在挑线者的操作下,依着唱腔、坐卧行走、翻转踢打,提袍甩绣,无不灵活自如,栩栩如生。特别是武戏中的对打,仿佛把人引入了
战马嘶鸣、刀光剑影的古战场。
一副戏箱一台戏
最初的道情皮影只有渔鼓、简板几种简单的乐器。清末民初,环县道情皮影艺术大师解长春独创了四弦、甩子等乐器,整理完善了道情的曲牌板路,道情皮影趋于成熟。20世纪50年代,环县道情皮影曾三次进京演出,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这一古老的艺术也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麻黄是陇东道情皮影中最具特色的唱腔,由一人主唱、众人应和,在悠扬婉转、余音袅袅的拖腔中,表演者随着拖腔和帮唱一步三晃、一唱三叹,韵味十足。
陇东道情皮影的伴奏乐器非常独特,大部分是自制的,鱼鼓和琴板是陇东道情最初的乐器,也是标志性的乐器,现在的主奏乐器是四弦、唢呐、笛呐、摔梆,还有一些锣鼓。别看班子里的人少,可个个吹拉弹唱,样样精通。
在环县,通常一副皮影戏箱就是一个戏班子,评价一个戏班是好是坏,不仅要看他的唱腔、挑线子的水平,箱子里皮影的数量和工艺造型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陇东道情里的皮影都以牛皮为原料雕刻而成,工艺极其讲究,酷似国画中的工笔白描。制作皮影从选皮到雕刻成品,一共十一道工序,道道工序都得一丝不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