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乡,原隶属于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地处
昭化区南部,东依
太公镇,南接虎跳镇,西邻
剑阁县江口镇,北界黄龙乡。区域面积28.62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4766人。
历史沿革
清末,属积阳里。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7月,红四方面军设乡苏维埃,驻易家湾,辖(旋子山)、二(易家湾)、三(明水洞)3个村苏维埃,属梅树铺苏区。
1950年,建立农协会。
1952年4月,析黄龙乡置丁家乡,属昭化县虎跳区。
1956年,并入黄龙乡。
1961年,析黄龙公社置丁家公社,属广元县虎跳区公所。
1984年,公社改乡。
1985年,属市中区虎跳区公所。
1986年11月,属卫子区公所。
1989年2月,属虎跳办事处;同年9月,属广元市元坝区。
1992年10月,并入黄龙乡,直属广元市元坝区。
1995年,析置丁家乡。
2019年12月,撤销丁家乡。
行政区划
2011年末,丁家乡辖玉罗、断桥、湖溪、青龙、双龙5个村民委员会;下设32个村民小组。乡人民政府驻断桥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丁家乡地处
昭化区南部,东依
太公镇,南接虎跳镇,西邻
剑阁县江口镇,北界黄龙乡。区域面积28.6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丁家乡地处嘉陵江流域,为中低山河谷地带。境内有青龙山、王家湾、李家山、王家坡、玉罗坝、杨家河。境内最高点位于老鹰角(青龙山),海拔950.5米;最低点位于杨家河(苟家坡),海拔413米。
水文
丁家乡境内河道嘉陵江环绕西南边境,从黄龙乡陵江村至境内,流经境内玉罗、断桥、湖溪3个村、10个村民小组,长约9.5千米。
自然灾害
丁家乡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冰雹、洪涝、风灾和地震等。旱灾主要有春旱、夏旱和少量的冬旱,21世纪前旱灾较为频繁。最严重的一次旱灾发生在1965年1月~6月,降水总量为78毫米,而且是继上年冬旱连着当年春旱、夏旱,境内塘堰干涸,溪水断流,绝大多数村组人畜饮水十分困难,夏季无法种植农作物。1981年7月,遭受嘉陵江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沿江一带农作物被冲毁,颗粒无收,个别农户房屋被淹没冲毁。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境内为重灾区,损坏城镇、农村房屋0.5万平方米,公共设施0.8万平方米,城乡交通水利设施9处,直接经济损失折合人民币4000万元。
自然资源
丁家乡境内已探明有沙金、河沙、砖瓦用页岩等矿藏。其中沙金储量2000千克,于1999年4月开始开采;河沙储量300万吨,于1999年4月开始开采。
人口
2011年末,丁家乡辖区总人口480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19人,城镇化率2.5%,另有流动人口39人。总人口中,男性2544人,占53%;女性2256人,占47%; 14岁以下720人,占15%; 15~64岁3600人,占75%; 65岁以上480人,占10%。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4797人;有回、布依、土家3个少数民族,共3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10.5‰,人口死亡率5.6‰,人口自然增长率4.9‰。
2017年,丁家乡常住人口3566人。
截至2019年末,丁家乡户籍人口4766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丁家乡财政总收入235.9万元,比上年减少42.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7.7万元,比上年增长28.8%;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2.8万元,比上年增长12.8%;个人所得税0.4万元,比上年增长100%。人均财政收入49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21元。
2019年,丁家乡有工业企业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个。
农业
丁家乡有农业耕地面积4980亩,其中水田3450亩,旱地1530亩;林地面积2.7万亩。2011年,农业增加值1309万元,比上年增长4.9%,占生产总值的57.5%;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3444吨,其中水稻1373吨,小麦879吨,玉米765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油料作物、烤烟、蔬菜等。2011年,油料作物种植面积2575亩,产量372吨,其中油菜籽336吨,花生36吨;烤烟种植面积400亩,产量50吨;蔬菜种植面积44亩,产量78吨,主要品种有萝卜、白菜、瓜类、豆角类等。
丁家乡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出栏2万头,年末存栏1.4万头;家禽饲养量4.8万羽,上市家禽4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1569吨,其中猪肉1462吨;禽蛋44吨。截至2011年末,累计造林14500亩,其中防护林14000亩,经济林500亩,竹林79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1.3万株,林木覆盖率46%,活立木蓄积量13万立方米。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142亩,产量56吨,主要品种有桃、梨、柑橘等。2011年,各类农业机械321台(辆)。
工业
2011年,丁家乡有工业增加值507万元,比上年增长40.4%,占生产总值的22.3%。
商业
2011年末,丁家乡有商业网点35个,职工55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68万元,比上年增长11%。
金融
截至2011年,丁家乡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2910万元,比上年增长39.2% ;各项贷款余额1181万元,比上年减少12%。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丁家乡有幼儿园(所)1所,在园幼儿78人,专任教师2人;小学1所,在校生230人,专任教师21人。
科技事业
2011年末,丁家乡有各类科技人才22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23人,经营管理人才7人,技能人才22人,农村实用人才168人。
文化事业
1982年3月,丁家乡开通有线广播,1996年7月开通调频转播台。2000年4月开通有线电视。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265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20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4%。
2011年,丁家乡有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中心5个,藏书6000册。
医疗卫生
2011年末,丁家乡有卫生院1个;病床6张,其中公立卫生机构床位6张,固定资产总值8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3人,其中执业医师1人,执业助理医师2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0.7万人次,出院病人1200人次。
2011年,丁家乡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78%,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5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4589人,参合率95%。
社会保障
2011年,丁家乡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户,人数8人,支出1.5万元,比上年增长0.67%,月人均160元,比上年增长0.84%。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20户,人数440人,支出33.8万元,比上年增长0.9%,月人均63.9元,比上年增长3%;农村五保分散供养27人,支出54万元;农村医疗救助37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476人次,共支出72.4万元,比上年增长44%;农村临时救济38人次,支出13.8万元,比上年增长13%。年末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858人,参保率84%。
基础设施
2011年末,丁家乡有邮政代办所1个,报纸、期刊累计发行220份(册),业务收入1.8万元,其中纯收入0.9万元。电信服务网点1个;固定电话用户137户,移动电话用户1800人,宽带接入用户73户。
2011年,丁家乡境内有小(二)型水库2座,山坪塘120口,石河堰2处。年工程蓄水量160万立方米,年蓄水量140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800亩。
交通运输
截至2011年,丁家乡境内有太(公)丁(家)路、虎(跳)黄(龙)路,总长19.4千米;5个村均通公路,其中硬化公路23.4千米。客运汽车1辆,18座位,日均客运量20人次;货运汽车34辆,年货运量6万吨。境内玉罗村玉罗坝设有渡口,渡船4艘,其中客运船1艘。
历史文化
丁家乡因人民政府治地丁家沟(地名)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