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泽民
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
丁泽民(1919~2014)男,江苏省江都县人,中医痔科专家。“丁氏痔科”第八代传人。曾任南京市中医院全国肛肠医疗中心主任中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首任会长、终身名誉会长等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主要经历
丁老出身于中医世家,幼承庭训,16岁起随父著名中医丁辅庭行医,后又拜师于两淮官医朱霞林门下,系统学习中医内科知识。1943年丁老离家到扬州行医,1945年又辗转来到南京,1948年就读于国医专科学校(国医馆)。在国医馆,丁老系统地学习了有关祖国医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的基本技能,毕业后在南京地区开办诊所,医术享誉四方。
1956年,他放弃私人诊所的优厚待遇,将祖传的专科器械和验方献给政府,创建了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并担任肛肠科主任中医师,1959年出席全国群英会,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又被授予江苏省、南京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1980年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学会会长,1984、1989年两次获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称号,1990年再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并授予“国家级专家”称号,1991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被聘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1995年被评为“南京市科技功臣”。1995年任第五届亚太地区肛肠学术会议大会执行主席。
于2014年7月9日22时25分,因病抢救无效逝世,享年95岁。
著作
他主编完成了《丁氏痔科学》,并在国内杂志上发表论文40余篇。
学术内容
丁老早在五十年代就研制改进我国的传统枯痔药物,将含砒的枯痔散改为无砒枯痔液,并改进了治疗方法,保持了传统疗法的疗效,而避免了砒对人体的药物不良反应,受到卫生部的嘉奖。肛肠科已研制的专科制剂30余种沿用至今,长盛不衰。
七十年代,他在我国最早将二氧化碳激光新技术应用于肛肠疾病的治疗。八十年代,他又对传统结扎方法展开了系统的研究,研究出分段齿形结扎疗法治疗环状痔及三、四期内痔,成功地解决了术后并发症肛门狭窄、肛管缺损、泄漏分泌物等难题,此项研究成果获1982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九十年代,他对复杂性肛瘦治疗提出利用保留括约肌手术的方法来保护肛门功能的微创治疗方法,获得国内同道的认同、赞许。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单纯西医治疗虽然近期疗效较好,但难以回避使用激素之剂的副作用。丁老在应用整体中药内服的基础上,结合局部中药保留灌肠疗法,取得了较为巩固的疗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应用
丁老一向主张微创治疗的方法,尽量减少创伤,以保护肛门括约功能。在手术时,就连切口的选择、大小,他都要考虑到术后对肛门功能的影响。人们用“剑胆琴心”来形容他。手术刀是“剑”,“琴心”则是温和,是对患者永怀仁爱之心。
轶事典故
1. 治愈美籍华人30年位复杂性肛痰
曾有位美籍华人,患高位复杂性肛痰30年,多方治疗无效,辗转找到丁老。丁老运用切开挂线、脱管的方法治愈患者。患者临别时激动地说:“您让我恢复了第二次做人的尊严,真是华佗再世,扁鹊重生……。”
2. 为研究止痛方法,亲身试药
肛肠疾病术后疼痛是丁老非常关注的问题。早在60年代,他就开展了中药止痛药物的动物试验,在试验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丁老主动提出在自己身上作小剂量穴位注射试验。谁知突发的毒性反应发生了,意识短暂消失,周围的同志惊吓万分,当他醒来时说:“你们看,我还好,关系不大。”
后世影响
在辨证施治治疗痔出血、脱出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丁氏“痔血合剂”沿用至今,长盛不衰。丁老在继承传统枯痔疗法基础上,研制出矾黄消痔液,提高了安全性,消除了砒霜的毒性反应。他还在传统结扎疗法的基础上开发了分段齿形结扎疗法,在肛漏、炎性肠病、直肠脱垂、肛裂等疾病的治疗方面独具中医特色。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09 21:53
目录
概述
主要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