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随武汉抗敌后援会宣传队赴重庆,曾在《大公报》《新民报》等副刊发表抗战戏剧短评。在
龚啸岚等人的影响下接触戏曲艺术,并在《戏剧批评》等刊担任编辑。1949年后到中南文化部文艺处《戏剧新报》工作,从事戏剧运动和戏改工作。1950年第一次编写戏曲:根据《张德和》系列剧改编楚剧《叶五出头》。1952年在
崔嵬的主持下参与《
葛麻》的整理改编,之后调入
武汉市楚剧团担任专业编剧。他和张惠良以丁邑、
崔焉的笔名合写现代楚剧《
刘介梅》参加全国现代戏题材戏曲座谈会演出,并拍摄成电影艺术片。他们还创作了《李双双》《西藏·扎西德勒》《万里长江第一桥》《万里长风》《烽火松阳堡》等现代戏。他一生编写剧本约60个,上演40个,出版24个,达30个版本。由他执笔与人合作整理的《杨绊讨亲》《乌金记》《荞麦馍》《赶寿》《站花墙》等传统戏曲,成为楚剧舞台上久演不衰的保留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