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七仔,出生于2009年,谱系号802,雄性,秦岭棕色大熊猫,是全球唯一一只圈养的棕色大熊猫,生活在位于陕西
西安的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因其罕见的棕白毛色而成为“宝中之宝”。
主要经历
发现
2009年11月1日晚上7时许,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接到了一个来自佛坪县林业局的电话,被告知当地村民发现了一只被遗弃的浅棕色动物幼仔,急需救护。在询问得知该幼仔已经数小时没有进食、身体非常虚弱的情况后,中心随即展开救护工作。为了节约时间,抢救研究中心派出救护车赶往佛坪,佛坪县林业局也安排车辆和人员将幼仔向北运送。
在仔细观察后,救护人员确定是大熊猫幼仔无疑,在2月龄左右,由于长时间未进食,它已经有些脱水,情况较危急,于是在简单护理后,救护人员便赶紧驱车赶回中心。
熊猫命名
由于这只大熊猫宝宝太与众不同了,有点天外来客的感觉,与电影《长江七号》中的外星小怪兽“七仔”相似,有人提议后,大家便叫它“七仔”。2009年,中心成功繁育了3只大熊猫幼仔,在确认“七仔”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和寄生虫之后,工作人员便让它与其他3只熊猫宝宝一起生活了。
专家称这可能和当地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相关。自1985年来,这是发现的第5只棕白大熊猫。科研人员在秦岭发现一只棕白色大熊猫,并命名“七仔”。
6岁的棕色大熊猫“七仔”已安全度过来到秦岭大熊猫野化培训佛坪基地的第二个汛期,体重从刚到基地的89公斤增加到100多公斤,变成胖嘟嘟的“巧克力熊”。它每天要吃40多公斤竹子,健康状态稳定良好,体力、野性和本能等都大有增加。
2014年12月,“七仔”离开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入住佛坪基地。
2017年11月底,“七仔”离开佛坪,回到
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参与2018年的繁殖计划。
现状
2021年5月19日,
秦岭四宝科学公园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该园试开园时间为2021年5月28日, 游客分时预约入园。届时,大家除了能近距离观赏秦岭四宝外,还能看到棕色圈养大熊猫“七仔”。
后代
2023年5月从陕西省林业局官方网站了解到,目前大熊猫“秦华”、“八仔”为棕色大熊猫“七仔”的后代,大熊猫“全运”暂不确定。“秦华”(又名“盼盼”)为雄性,2020年10月出生,母亲是大熊猫“
珠珠”。“八仔”也为雄性,2021年7月出生,母亲是大熊猫“
正正”。“秦华”(盼盼)和“八仔”均未遗传父亲“七仔”的“棕白色”,两只都是黑白大熊猫。
2024年7月27日,2022年出生的大熊猫“荣荣”迎来它2岁的生日。保育员为“荣荣”准备了一个用鲜花和西瓜、胡萝卜做成的生日蛋糕,并邀请“荣荣”的小伙伴“爱浜仔”为“荣荣”庆生。“荣荣”是一只可爱的雄性大熊猫,它的母亲是大熊猫“锦心”,父亲则是棕色大熊猫“七仔”。
毛色成因
中国科学院
魏辅文院士团队于2024年3月5日以“Taking a color photo: A homozygous 25-bp deletion in Bace2 may cause brown-and-white coat color in giant pandas”为题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了关于棕色秦岭大熊猫的研究成果。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全球罕见的棕白色大熊猫的毛色变异,是由Bace2基因缺失突变导致,并通过减小黑素体数量和大小的方式,使得原本的黑色毛发呈现棕色,为圈养繁育棕色大熊猫提供了关键的科学基础。
该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陕西楼观台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中心等单位合作完成。研究团队利用在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长期收集的野生大熊猫的生态学和遗传学数据及圈养繁育信息,建立了与棕色大熊猫七仔相关的两个家系,通过遗传模式与分子机制研究推断,秦岭大熊猫棕色毛发由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模式控制。
该研究成果同时揭示棕色秦岭大熊猫七仔的孩子都是黑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