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仙女下凡,是指
董永卖身葬父,孝行感动仙女,七仙女下凡结得百日姻缘的神话故事。明代正统年间孝感知县黄巩《重修孝感董氏墓记》记载
孝感得名源于董永。
相传1500多年以前,董永因家贫无钱安葬死去的父亲,只得卖身为奴。玉皇大帝的第七个女儿深受感动,私下天庭与董永结百年之好。七仙女用巧手金梭织出了10匹锦绢赎出了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但玉帝震怒,七仙女忍痛与董郎诀别,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流传千古。
南朝的宋文帝刘义隆的三儿子刘骏听说父亲死后,出兵问罪,但接连败阵,只得退守丹阳。有一天,来了一个白胡子老头,向刘骏献策:树一面“孝”字大牌,以壮军威,全军将士穿白盔白甲,再用檄文通告全国,共讨杀父元凶刘邵。刘骏登位后,四处寻访献计之人。皇榜悬出多日,见有人在上面题了四句诗:孝为百善首,子报君父仇,懂得其中意,永固保千秋。诗中的头四个字正是“孝子董(与懂谐音)永”,刘骏于是传旨将董永的家乡丹阳改名孝感。
清光绪刻《孝感县志》卷15《孝感传》第一篇即董永传:“母早丧,汉灵帝中平黄巾起,渤海骚动,永奉父来徙。家贫,永佣耕以养父。”孝感地区流传的董永传说基本内容为:汉代末年,兵荒马乱,灾祸连绵。山东千乘人董永和他的父亲逃难,经过汝南,越过大别山,来到江夏郡安陆县毛陈渡汤家老屋——后为董永村。明代正统年间孝感知县黄巩《重修孝感董氏墓记》记载孝感得名源于董永:“孝感县,旧为汉安陆地,后置县,以孝子董永而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