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文鸟
梅花雀科鹦雀属鸟类
七彩文鸟(学名:Chloebia gouldiae)是梅花雀科、鹦雀属鸟类。头部羽色有黑、红、黄之别。幼鸟体色初期为灰色,下部较淡,腹白;背部为橄榄绿,胸部呈葡萄色,成熟后面部会变成红色或黄色。雄性背部绿色,紫色胸前有圆形或椭圆形斑块,腹部和侧翼黄色,尾羽黑色,中央尾羽长而尖;雌性颜色较单调,中央尾羽较短。
动物学史
七彩文鸟种名gouldiae是英国鸟类学家约翰·古尔德为了纪念已故的妻子伊丽莎白(Elizabeth Gould)而命名,因此又被称为古尔德雀或格尔丹雀(Gouldian finch)。
形态特征
体长12.5-14厘米,体重12-15克。头部羽色有黑、红、黄之别。七彩文鸟有多种不同颜色。大约75%的鸟脸部黑色,25%的鸟头部深红色,也有少量呈黄色。雄性后枕、颈基蓝色。背部绿色,紫色胸前有圆形或椭圆形斑块,腹部和侧翼黄色,尾羽黑色,中央尾羽长而尖;腰部覆羽翠蓝色,胸蓝色。眼褐色,嘴肉色,脚桔红色。雌性颜色较单调,中央尾羽较短。
幼鸟体色初期为灰色,下部较淡,无鲜艳的羽毛和长长的尾羽,腹白;背部为橄榄绿,胸部呈葡萄色,成熟后面部会变成红色或黄色。
栖息环境
七彩文鸟栖息于干燥的稀树草原,红树林和灌木丛的边缘,很少远离水源;雨季在有三齿稃草地的树林和灌木丛林里。远离人类活动区域。
分布范围
七彩文鸟分布在澳大利亚北部的约克角半岛、艾纳斯利高地,然后从昆士兰州西北部和北领地北部一直延伸到西澳大利亚金伯利地区的丹皮尔半岛。
生活习性
行为
七彩文鸟为群居的鸟类,通常生活在小群中,在松散的群落中筑巢,有时在筑巢季节之外聚集在大群中。它们经常全天活跃,经常喜欢晒日光浴。它们害羞,甚至隐秘,一旦受到打扰或察觉到最轻微的危险,它们就会冒险。它们经常以无序的方式摇尾巴。在繁殖季节之外,七彩文鸟部分迁徙。此时,这些鸟成群结队地接近沿海地区。然后它们经常出现在红树林的边缘,只有在雨季到来时才会返回内陆地区繁殖。
食性
七彩文鸟以成熟和部分成熟的草籽为食,干燥季节食高粱籽,雨季食其他草籽。七彩文鸟对食物的专一性使其对土地的管理特别敏感,特别是农民焚烧干草。干燥季节,低强度的火能帮助鸟类找到食物:枯死的茎和叶的包裹层烧掉之后,鸟就更容易找到掉下的种子。
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七彩文鸟主要以成熟或接近成熟的草种子为食。然而,在繁殖季节,食物几乎完全由昆虫组成。这些昆虫富含蛋白质,可以满足新孵化的幼鸟的需求和食欲。七彩文鸟成群觅食,大小差异很大。它们可以在地面和空中捕捉猎物。像许多雀类一样,它们的居住地离取水点不远,因为它们每天必须解渴数次。
生长繁殖
繁殖期为1-4月(雨季),成群结队地筑巢,并在树洞、废弃的白蚁丘或被居住者遗弃的旧巢穴中筑巢。它们很少在灌木丛或高草丛中自己筑巢。雌性通常产下4-8枚白色蛋,孵化期12-13天;雏鸟约21天学飞。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21年 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
相关数据表明,1972-1981年间,在澳大利亚西部地区,被捕获的数量下降了87%。1986年,澳大利亚持证鸟类猎手对其的合法捕捉被叫停。截至2021年,该物种的范围非常大,种群数量似乎很稳定。由于这些原因,该物种被评估为无危物种。成熟个体数为5000-50000只。
威胁因素
环境变化:干燥季节的末期,大火烧掉树叶,摧毁了合适的遮蔽物。到了潮湿季节,大火会毁掉高粱草地,包括刚出土的嫩芽。由于牛群在过火的地方吃草,阻碍了草地结籽,因此,火烧之后的食物短缺就更加严重;放牧和统一的烧草方式破坏了七彩文鸟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定期焚烧摧毁了供繁殖的树林。七彩文鸟也不再回到被烧得面目全非的树洞。
螨虫袭击:还有一种威胁就是严重感染寄生螨虫,它们会影响七彩文鸟的呼吸系统;圈养的鸟感染之后,会变得呼吸困难,精神不振,而且失去繁殖能力。如果不注射抗生素,它们还会死去。虽然还没有螨虫影响野生鸟类的报道,但研究螨虫的人员发现检测过的62%的鸟类身上都有螨虫。即使寄生虫不是七彩文鸟大幅减少的原因,它们也可能阻碍鸟类数量的恢复。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七彩文鸟羽色华丽多彩,娇小玲珑,是最受各国欢迎的高档观赏鸟之一。
科学研究
英国期刊《生物学通讯》刊登的报告说,澳大利亚麦考里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七彩文鸟在挑选配偶时常会选择与自己头部颜色相配的异性,并且,七彩文鸟“相亲”的过程中,只用右眼观察异性,并用与右眼相连的大脑左侧处理相关信息,这是首次在动物世界中发现这种现象。深入了解这种特殊现象将有助于研究大脑不同区域在选择配偶时发挥的作用,以及与此相关的物种进化课题。
人工饲养
饲养该鸟最好是用稍大的笼,使它能展翅飞跳,增加活动,否则易肥胖。饲料用芙蓉食,在换羽期和繁殖期要调整营养,增加熟鸡蛋。青菜每日应多给一些。该鸟不耐寒,冬季室温应不低于15℃,夏季温度也不能太高。全年除7-8月换羽期和1-2月寒冷季节外都能繁殖。巢呈壶状。稍大于橙颊梅花雀的巢。每次产卵4-6枚,孵化14-17天出雏。为延长亲鸟哺育雏鸟时间,可用增加灯光的方法。雏鸟经23-24天的孵育就能出巢,再经过两周即可与亲鸟分离独立生活。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7 13:52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