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底灯鱼
灯笼鱼科底灯鱼属动物
七星底灯鱼(学名:Benthosema pterotum)是灯笼鱼科、底灯鱼属鱼类。体稍延长,侧扁,稍高。背、腹缘圆钝。头较大。吻短钝。眼大。眼间隔较狭,小于眼径。鼻孔每侧2个,紧位于眼前方。口大,前位,稍斜。上下颌等长。犁骨、腭骨和舌上皆具绒毛状齿。鳃盖骨薄,前鳃盖骨边缘平滑。鳃盖膜分离,不与峡部相连。具假鳃。鳃耙细密,鳃耙上具许多细刺。体和头部均被薄圆鳞,易脱落。侧线完全,位于体侧中央,伸达尾鳍基部中央。背鳍中大,位于体中部稍前,起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为近。背鳍后方具一小脂鳍。臂鳍大,基部长于背鳍基部,起点位于背鳍基部末端稍前下方。胸鳍狭长,下侧位,鳍端伸达背鳍基部中央下方。腹鳍较小。尾鳍分叉。全体银灰色。头部、体侧和腹部有许多圆形发光器,尾部前发光器位置较高,临近侧线。各鳍无斑点。
形态特征
成鱼
背鳍12;臀鳍17;胸鳍12;腹鳍8;尾鳍19。鳃耙8+(14-15)。体长为体高4.0-4.1倍,为头长3.1-3.4倍。头长为吻长5.5-5.7倍,为眼径2.8-3.0倍。
体稍延长,侧扁,稍高。背、腹缘圆钝。头较大。吻短钝。眼大。眼间隔较狭,小于眼径。鼻孔每侧2个,紧位于眼前方。口大,前位,稍斜。上下颌等长,上颌骨后端伸达前鳃盖骨边缘,后下部甚为扩大。上下颌齿细小,1列。犁骨、腭骨和舌上皆具绒毛状齿。鳃盖骨薄,前鳃盖骨边缘平滑。鳃盖膜分离,不与峡部相连。具假鳃。鳃耙细密,鳃耙上具许多细刺。
体和头部均被薄圆鳞,易脱落。侧线完全,位于体侧中央,伸达尾鳍基部中央。背鳍中大,位于体中部稍前,起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为近。
背鳍后方具一小脂鳍。臂鳍大,基部长于背鳍基部,起点位于背鳍基部末端稍前下方。胸鳍狭长,下侧位,鳍端伸达背鳍基部中央下方。腹鳍较小。尾鳍分叉。
全体银灰色。头部、体侧和腹部有许多圆形发光器,尾部前发光器位置较高,临近侧线。各鳍无斑点。
幼鱼
体长4.6毫米仔鱼吻圆钝上下颌已形成,眼大,鳍膜从颅顶开始绕过尾部和肛门后缘的腹鳍膜相连,尾鳍膜已出现放射状丝,胸鳍圆而小,肌节“〈”形,眼具黑色素,腹囊前方、消化道中部的背侧各出现1大黑色素,肌节11+17对。体长5.7毫米仔鱼,背鳍膜起自胸鳍后上方,背鳍、臀鳍和尾鳍膜上都出现放射状丝,眼后下方出现1个发光器,腹囊中部腹面及肠管末端各有1呈菊花状黑色素,肌节为11+18对。体长10.3毫米稚鱼,口裂大,各鳍条均已形成,背鳍后端鳍膜增厚,尾鳍呈浅叉形,鳃盖上每侧有2发光器,胸鳍上方和臀鳍前端体侧上各有1发光器。体长12.10毫米稚鱼外形已和成鱼相似,脂鳍已形成,尾鳍深叉形,体上各部的发光器已全部出现。
生活习性
七星底灯鱼为东海沿岸常见中上层小型鱼类。栖息水深15-150米。秋末、冬初盛产于东海,鱼群习惯在黎明前密集海洋表面。七星底灯鱼季节移动明显,既有南北向,也有东西向移动趋势,春夏季主要分布在东海北部外海、北部近海和南部近海有少量分布,南部外海和台湾海峡没有渔获,秋冬季分布范围较广,但以北部近海为主,外海次之,其中秋季在南部近海和台湾海峡也有一定数量。水深分布,春季和夏季最高渔获量、平均资源和尾数密度出现在水深60-100米海区,其中春季在水深大于150米海域无渔获,夏季则在水深大于100米海域无渔获;秋季主要分布水深小于60米;冬季则主要在水深60-150米。主要以浮游硅藻和甲壳类为主。
分布范围
海域范围
分布于大两洋、印度洋、太平洋热带和亚热带沿岸海区。在中国分布于南海和东海沿岸;为长江口海域常见种类。
国家地区
存在:澳大利亚、孟加拉国、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日本、肯尼亚、莫桑比克、缅甸、阿曼、巴基斯坦、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索马里、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泰国、越南、也门。
存在不确定:柬埔寨、马来西亚。
繁殖方式
七星底灯鱼鱼卵、仔鱼在中国东海分布水深为20-200米,其中以40-80米较多,水温为14-24℃,盐度为31-34‰,仔鱼几乎全年都有出现,但以7-8月数量最多,出现在北纬27°-32°、东经121°-127°。卵呈圆球形,彼此分离,浮性,卵膜有六角形龟裂纹,每个角上都有树状突起,卵径1.33毫米,油球1个。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9年 ver 3.1)——无危(LC)。
主要价值
七星底灯鱼是沿海定置网捕捞的主要对象,有一些产量,但多作鱼粉,经济价值不高。渔获量相对较少,但其系多种鱼类的饵料,在鱼类食物链中颇为关键, 构成东海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础环节,而过去对其研究很少,为保持海区生态平衡,应开展生物学、生态和资源数量变动等研究,为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翔实的科学基础资料。除少量鲜销外,多加工成鱼粉、鱼露和鱼油等。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05 20:5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