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毛泽东诗作
《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是毛泽东的诗作。这首诗作者根据照片的内容和生活的实际情况,塑造了“劲松”和“仙人洞”两个主要形象,然后让“暮色”“乱云”“险峰”等次要形象作为背景,从而构成了庐山仙人洞这一“无限风光”的艺术境界,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理,表现了一种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全诗语言通俗自然,风格含蓄遒劲,寄情于景,寓理于景,形象生动,气势宏伟。
作品原文
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⑴
暮色苍茫看劲松⑵,乱云飞渡仍从容⑶。
天生一个仙人洞⑷,无限风光在险峰⑸。
注释译文
词语注释
⑴仙人洞:在庐山佛手岩下,牯岭之西,历来为游庐山必到之处。海拔一千零四十九米,飞崖绝壁,古木参天。洞是自然形成的,高约两丈,深广各三四丈,相传为唐朝仙人吕洞宾所居,后来明代仙人周颠也曾在此修行。洞中有石建的吕祖龛,龛后有一滴泉,泉水自岩上滴下,终年不断,环以石栏,名为“一滴泉”。洞外有白鹿升仙台,台上还有“御碑亭”,亭中树立着“周颠仙碑”,系明太祖朱元璋亲笔书写。李进:即江青
⑵劲松:挺立在山崖上的松树。
⑶仍从容:指飞渡的乱云从容不迫。
⑷天生:天设地造,未加人工修饰。
⑸险峰:在山崖上才能领略到这样这样无限的风光。
白话译文
看那苍茫暮色中遒劲有力的松树,乱云飞快地走过它的身旁,犹自从从容容。
这里有个天然而生的仙人洞,无穷无尽的风光,其实在那最险峻的绝顶高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1961年9月9日,首次发表于1963年12月版《毛泽东诗词》。1959年7月1日,毛泽东游览庐山,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引发了他心中的诗情和豪气,于是他写下诗篇《七律·登庐山》,以极高的兴会唱起雄伟豪迈的赞歌,颂扬祖国建设一片蓬蓬勃勃的景象。7月5日,毛泽东和康生等人又游览了庐山仙人洞。那时正是庐山政治局扩大会议期间,还没有开始“反右倾”,毛泽东称这次会议为“神仙会”,心境无疑是好的。当他看到传说吕洞宾居于此的仙人洞时;当他路过草木葱茏、山势峻峭的险峰,一览庐山无限美好的风光时,应该是有难以抑制的诗的冲动和激情的。1961年9月,毛泽东再登庐山,主持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工业、财贸、教育、科技等问题,以便深入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使连续遭受三年自然灾害的国民经济走出困境。由于时处“三年困难”时期,一方面有国际反华势力对中国的封锁及施加压力,另一方面由于作者本人在前一时期的失误,作者此时的心态较为复杂,处境也相当困难。这首七绝,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于庐山的。作诗之日,是作者引以为豪的“秋收起义”三十四周年纪念日。因此,作者此时心中虽有忧愤苍凉成份,但更多的却是作者性格中的坚韧自信及不畏压力的奋争精神。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这首七绝仅仅二十八个字,应该说,全诗句句紧扣照片,从描述照片的形象入手,生发出深刻的哲理。李进拍摄的照片,近景为雄居高空的松枝,远景为昏暗、辽阔的天空和茫茫的云海,中景则是庐山白鹿升仙台上的御碑亭,以及仙人洞所在的树木葱茏的险峰。名为仙人洞照,其实仙人洞并没有出现在照片中,而表现的是仙人洞周围的风景:陡峭的险峰、挺拔的苍松和飞渡的乱云。照片是薄暮时分拍摄的。此诗中二十八个字,高度概括了照片上的景色。在暮色苍茫中松树依然苍劲、挺拔、坚贞不屈;在空旷迷茫的天际中,虽然乱云翻卷、飞扬跋扈,但诗人依然视之泰然,从容自若;而天然妙造的一个仙人洞,无限的风光装点在那高高的险峰上,这是多么令人艳羡的风景!要看仙人洞,请先攀登上高峻的险峰,再去领略那无限的风光。这是全诗思想的升华、哲理的阐发。因为诗人在这里赞美的不只是“洞”,而更着墨于“峰”了。仙人洞固然美,但正因为它高居于“险峰”,才更显其美。只有不畏艰辛、敢于登攀的人,才能够看到这个胜景。
这首诗中的“仍从容”,指的是“飞渡的乱云”,而不是“劲松”。1964年1月,应毛泽东诗词英译者的请求,诗人在诠释有关诗句时曾说:“从容”是“云从容,不是松从容”。这是有道理的。乱云即使扑来,对劲松也不会有多大的影响,所以可理解为:当乱云飞渡时,诗人感到它仍是从容不迫的。
这不仅仅是一首写景诗。古今中外大多数写景诗,都是寓情于景,从写景中升华、生发出一种高度的哲理来,这样诗才有生命力。此诗也是如此。在诗中,毛泽东无论是写松,还是写洞,都在赞颂一种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它告诉人们,作为一个革命者,如果遇到不利的环境,都应该学习这种“劲松”精神,坚强从容,毫不动摇,勇敢斗争,最后就能取得光辉的胜利。所以,这首诗应该理解为是对坚定不移、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战士及其精神的赞美。它勾勒的“劲松”形象,正是诗人心中战士的英姿;而诗人在赞扬无限风光时,还启示人们:一切革命的成果都不会轻而易举得来,前进的道路不会是平坦的。正如马克思在谈到攀登科学高峰时所说:“只有不畏艰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这首诗的艺术性很强。从诗的写作起因看,诗人面对的仅仅是一幅照片(尽管他一年前曾游览过仙人洞),他需要从这幅摄影作品中挖掘出其思想和艺术内涵,并通过自己的主观再创造,使读者从诗的艺术效果去感受摄影作品的美学内涵。应该说,毛泽东的这首诗所达到的艺术效果远比摄影作品要强得多,因为它融注了更为深刻的哲理表现出了更为昂扬的精神。另外,这首诗运用口语极其自然,没有深奥的词句和艰涩的用典,通俗生动,朗朗上口。此外还运用寓情于景、寓理于景的手法,把诗人的情怀和深刻的哲理寓于生动的形象之中,使得全诗风格含蓄而遒劲,读来引人深思、回味无穷。
名家点评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研究员龙剑宇毛泽东诗歌风景线》:面对强暴无所畏惧,当然是要有精神动力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对前途的乐观态度和美好期待。毛泽东在诗的最后两句即展示这种乐观精神与美好前程:经过无数的艰难挫折之后,人生必然要达到最高的险峰,而那儿是风光最美的地方,也是大有收获的地方。这是何等深刻的人生哲理!毛泽东以他本人的实践证明了这个真理。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周振甫毛泽东诗词欣赏》:(后两句)这两句诗具有深刻的教育作用。结合当时的革命形势来说,当时我国的国民经济面临严重困难,在对外关系上也面临不利的局面,这也像经历到一个险峰。只有敢于革命,敢于斗争的人,胜利地战胜了这个险峰,才能领略革命的无限风光。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里说:“在社会主义事业中,要想不经过艰难曲折,不付出极大努力,总是一帆风顺,容易得到成功,这种想法,只是幻想。”可见要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胜利,也要经过艰难曲折,这就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险峰,登上了这个险峰,才能领略到社会主义的无限风光。因此,这首诗具有极深刻的思想性。
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员曾珺《毛泽东的诗赋人生》:这是一首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诗作。“暮色苍茫”“乱云飞渡”既写出了照片拍摄时的庐山风景,又喻指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劲松”比喻坚定不移的革命者,“仍从容”形容革命者从容不迫的姿态。“天生一个仙人洞”并非告诉读者庐山之上有一个浑然天成的“仙人洞”景观,而是在赞叹它傲视于万仞悬崖峭壁之上的神采。同样,“无限风光在险峰”一句也非单纯的写景之作它揭示了一个“付出才能收获”的朴素道理。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工诗词。著有《毛泽东诗词》《毛泽东文集》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4 09:39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