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虎林河
中国黑龙江支流乌苏里江左岸支流
七虎林河,为中国黑龙江支流乌苏里江左岸支流。位于黑龙江省东部虎林市境内。虎林市由此河得名。清代称“稀忽林河”,至清末改称“七虎林河”。七虎林,满语,为“沙鸥”之意。发源于完达山脉老龙背和老岗山,由源头自西向东横贯虎林市全境,在大王家附近注入乌苏里江。
干流情况
七虎林河,发源于完达山脉南麓的老龙背和老岗山,源头位于云山农场西北虎林市宝清县交界的完达山林场,自北向南,流经云山农场,进入八五零农场汇入云山水库,出水库,继而折东流复入云山农场,在小云山南折东北流,过七虎山、八五四农场庆丰农场迎春林业局所属林区及农场,东过虎林市新兴乡,入乌苏里江。全长262 公里(一说321公里,另说260 公里)。
云山农场,七虎林河河道弯曲,流量为72立方/秒,下泄不畅,易成内涝。
八五○农场,七虎林河流经其北部边界,流经农场14.75公里。河道宽度5~30米,水深3~4米,正常流量为每秒7~40立方米。河道弯曲, 流水不畅,经常泛滥,水患严重。为了根除水害,一是修建云山水库,二是开挖新河道,两岸筑堤,称中游新河。河道弯曲系数为1.82~2.4 ,由上而下,逐渐增大,平均宽度5 ~30米, 流经我场14.75 公里,正常流量7~40立方米/秒,水深3~4 米。两岸灌木密布,杂草丛生, 下游则稀少,仅在凸岸河咀处有柳毛子。由于河道弯曲系数大,河床生有杂草,流水受阻,经常泛滥。
七虎林河在八五四农场境内长96.3公里,自西大岗 至农场三十五队界处止,场内流域面积850平方公里,河流宽度20~40米,河流深度2~3米。 地理坐标为东经132°54′20″至133°34′30″,北纬45°50′至46°03′。主要支流有小清河、大莲泡河。
七虎林河进入下游,最后流经庆丰农场场属第二十队、二十一队,东过虎林市新兴乡,入乌苏里江。河岸草甸白浆土多,地势低洼。
水文特征
每年11月中旬至次年4月上旬为结冰期。为沼泽性河流,两岸地势平坦低洼,多沼泽。河流排泄能力较低,遇多雨年易形成洪涝灾害。据下游的八五四农场测定,七虎林河坡降0.0028,最大洪水流量364立方米/秒,枯水流量035立方米 /秒,平均流量10~25立方米/秒,河道弯曲系数3~35。
主要支流
大莲泡河,发源于虎林市辉崔西南,穆棱河北岸,流经庆丰农场十九队、二十队,于虎林市 新兴乡新平村西汇流于七虎林河。全长83公里,河宽3 ~10米,异常弯曲,无连续性明显河道, 仅有地表径流通过重漫地组成的水泄沼泡洼地向下横排,每遇暴雨,河水出槽,同两岸沼泽连成片,丰水年,两岸连接水面达100~300 米,排水不畅,汛期下游与七虎林河洪水顶托。
八五四农场西部、北部地区靠完达山麓,地形起伏,山间径流在境内汇成头道半截河,二道半截河,小清河等注入七虎林河。
小清河,源头地理座标北纬46°31′,东经133°01′。发源于完达山脉北麓三元坝北坡。长15公里,宽4公尺,全年常流河。经宝清县、虎林市,汇入七虎林河。
治理开发
水库工程
云山水库,位于七虎林河上游,1958年由八五○农场复转官兵承建,水库的蓄水量为 4750万立方米, 控制了七虎林河上游284.79平方公里的来水量。水库下游的新河道已于1978年挖成。1988年 农场又对水库大坝进行加固。基本上能按计划调洪。农场每年利用云山水库水源可灌溉水 田1.5万亩,旱灌1万亩左右。
云山农场于1979年春开始动工,从云山水库闸口起,沿七虎林河南侧开挖新河道,使之取直的新河道 全长36.8公里(原计划33公里),流量为79—86.8立方/秒,1984年全部竣工,土方量达80万立 方米。 1958年原八五○总场一分场修建跃进水库,未成。云山畜牧场修五—水库,库容量为35万立 方米;1981年修一队水库,库容量35万立方米;1982年修二队水库,库容量为60万立方米。
八五四农场境内,有团山、六一八、丰产、东风、先进、勇胜、神泉山、皖峰8座水库,总库容量3520万立方米。西大岗滞洪区校核 库容9040万立方米,最大泄流量为142立方米/秒,水利建设逐渐由排水转向蓄水,七虎林河 和大莲泡河中间地区,即原五、六、七分场地区地下水位高,一般在3~6米。
丰产水库,位于八五四农场六队东部,截流水系为自然水线,由农场水利基建科规划、设计。水库建于1976年10月,水库集水面积为11.73平方公里,为山谷小Ⅰ型水库。 1999年由于水田面积不断扩大,农场决定将六队建设成为商品粮基地,将水库年调节改为多年调节,设计标准采用30年一遇设计,500年一遇校核,设计灌溉水田面积4500亩,水库土坝坝址设在团山公路上,全长750米,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由原来的92.0米提高到93.4米,坝顶宽7米,加高土方量9653立方米,水库采用自流灌溉供水方式。迎水坡采用块石护坡,设1孔钢筋混凝土输水灌溉、泄洪兼用方洞,总净宽1.0×1.0米。2000年改建输水洞下游、工作房、干砌石护坡等工程,投资80.75万元。
六一八水库,八五四农场境内,原设计名称为光荣水库,组建兵团后,改称“六一八”水库,由王孝波工程师重新设计。坝长1050米,坝高8.13米,土石方工程18万立方米,1970年开始正式施工,1972年冬季竣工,库容为300万立方米,可灌水稻田1000亩,水浇地2900亩。养鱼19万尾,投资达54.7万元。1981年场区遭有大水灾,水库截洪保护下游农田不受水淹面积达六千亩之多。为扩大水田灌溉规模,增加水库枯水期的供水量,同时也为提高水库抗御洪水的能力,2000年将水库加固、加高,坝顶高程为89米,年调节改为多年调节,增加可利库容95万立方米,扩大灌溉水田面积3795亩,即该水库可发展水田总灌溉面积6600亩。2001年改建输水洞、泄洪洞、工作房,投资61.57万元。水库干砌石护坡面积6533平方米,投资41.4万元。总投资102.97万元。
东风水库,位于八五四农场二十三队西北部,建于1982年9月,1983年竣工。由于水库建成后东方红镇在库区内西北角建立了一个村,水库无法正常蓄水。1992年农场为了解决二十三队开发种植水稻问题,在水库北侧与东方红镇界线位置填筑均质土坝长2200米,1993年开始蓄水灌溉。该水库属平原水库,三面围堤而成,土坝全长3900米,为均质土坝。根据该水库汇水面积及多年来实际调度运行,为提高水库蓄水灌溉能力,增加灌溉面积,1997年北坝加固、加高达到30年一遇设计标准,坝宽3米,土方14783立方米。2000年,农场进行北坝块石护坡。北坝护坡面积6100平方米,工程总投资68.5万元。 水库东坝、南坝坝顶高程71.89米,设计坝顶高程72.7米,该水库未达到30年一遇设计标准,2001年将水库东坝、南坝坝顶加固、加高,恢复原设计,土方量3.06万立方米,投资5.13万元。 已开发水田灌溉8000余亩,发挥了很好的灌溉水源工程作用。
团山水库,位于八五四农场二分场六、七队,1958年5月投入到该水库工地施工,土坝长700米,坝高9.5米,完成土方工程70%。之后,1961年因本场遭受三年自然灾害,中途曾一度停建。兵团组建后,水利工程队投入推土机二台,继续进行施工,于1976年完成。先后共完成土石方17.4万立方米,投资31.4万元。设计库容为380万立方米,可灌溉水稻田0.5万亩,水浇地4.1万亩,养鱼31.5万尾。水库输水洞常年渗水,2003年,对输水洞进行改建,原输水洞水泥封堵,恢复原坝面,新建输水洞1×1×29米,下游20米消力池,洞前设栏污栅,闸门2扇0.8×1米,配套5吨启闭机2台,工程总投资50.37万元。
勇胜水库,位于八五四农场十三队东,控制集水面积30.03平方公里,主副坝长4630米,2000年7月由八五四水务局勘测、设计,2001年5月破土动工,于2002年10月施工完成。该区汇水主要由清河排干流入小清河内,由于区域地势比较低洼,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山区汇水急,流域内低平区耕地产生严重洪涝灾害。工程属小I型水库,设计标准为三十年一遇,校核标准为五百年一遇。 砌石护坡、溢洪道工程于2000年施工完成。
神泉山水库,位于八五四农场十三队南、十四队西,神泉山北侧与清河排干之间的小清河泛滥区内。该水库由两个库区组成,一库汇水面积29.14平方公里,截流小清河汇水。二库利用原运河堤修建,形成沿神泉山南长条形的库面,同时兼作灌区总干渠,二库汇水面积8.54平方公里。属山区汇水,一库灌溉水先进入二库后再分配入灌区。 水库的修建解决水库下游15000亩农田耕地免受洪水威胁,设计开发水田种植面积8300亩。利用地下水井渠联灌水田种植面积2700亩,地表水充足时抽取渠道水,缺乏时抽取地下水。水库在拦蓄洪水的同时,还防止了水库上、下游坡地、耕地的水土流失,同时,也提高了排水沟道的排水标准、排水速度。形成梯级蓄水,改善区域小环境。2001年5月破土动工,于2002年10月施工完成。
皖峰水库,位于八五四农场十队以西团山公路北皖峰排干起点,属于小I型水库,汇水面积8.18平方公里,水库最大蓄水量为180万立方米,采用多年调节,开发种植水田3000亩。2000年6月由八五四农场水务局勘测、设计,由薪薪公司承担此项工程的建设施工任务。2002年9月破土动工,于2003年11月施工完成。
先锋水库,位于八五四农场一分场三队,1958年4月开工,于1960年9月全部竣工。土坝长400米,坝高6.5米,转业官兵全部采用人工挑抬的方法,通过三年辛勤劳动,共完成土石方2.45万立方米,投资4.87万元。设计库容为72万立方米,可水浇地0.8l万亩,灌水稻田0.05万亩。
治涝工程
八五四农场2003年有西大岗、迎春清河、虎北三个涝区。涝区总面积182.72万亩,易涝面积99.96万亩,其中:易涝耕地65.01万亩,可垦耕地34.95万亩。在80年代七虎林河大水治理时,开挖主要排干13条,设计标准为干三年一遇、支五年一遇,采用宽浅式梯形复式断面。由于设计标准低,运行时间长,现淤积较严重,需提高标准。
西大岗滞洪区,1959年10月,在开始筹建西大岗水库,坝长3000米,坝高5米,土方工程9.5万立方米。本场水利大队300余人全部投入施工,完成土方87887立方米。农垦局水利工程队投入机械四台,完成土方7113立方米。土坝工程按原设计于1960年9月基本完工,但水工建筑未能全部配套,就出现了严重的三年自然灾害,工程被迫下马,未能竣工,已投资9.5万元。根据总局勘察设计院根治七虎林河新方案的要求,在原土坝工程的基础上,重新修建西大岗迟洪区工程。
灌溉工程
1996年以前,农场根据水库、泵站的建成情况,逐步形成了团山、六一八、丰产、东风、二十二队等9处灌区。 1996年以后,农场及时调整农田水利建设重点,除富荣片、七分场片井灌区外其它充分利用地表水径流发展灌溉水田。在原灌区的基础上开发水田灌区7处,其中4处水库自流灌区(六一八、先进、勇胜、神泉山水库);3处提水灌区(分别为九队扬水站、八队扬水站、七队扬水站)。提水水源为西大岗滞洪区。
先进水库灌区,灌区建成于1997年,位于五队先进水库下游,引先进水库水自流灌溉。承担着三队、五队两个生产队的灌溉任务。先进灌区由东灌区和西灌区组成,从先进水库下游修建干渠1条,输水干渠1.8公里,支渠2条,长6.84公里,修建壅水、节制分水闸一座,分别向2条支渠引水,泄洪时水由壅水闸泄入老河道,汇入团山排干,再进入西大岗滞洪区。 设计灌溉面积1万亩,2003年实际灌溉面积0.72万亩。完成渠系总土方36.4万立方米。总投资60万元。
勇胜水库灌区,勇胜水库灌区建于2000年,位于十三队勇胜水库下游,属自流灌区,输水干渠2条,长4.07公里,支渠8条,长8.98公里,完成土方19.88万立方米,总投资66万元。设计全部采用自流灌溉水田6000亩,2003年发展水田1.09万亩,为节约用水,避免大水漫灌,灌区全部改为提水灌溉。
神泉山水库灌区,灌区控制总面积15800亩,净灌溉面积11000亩,神泉山水库输水直接进入神泉山干渠(神泉山二库),再利用分水闸把水分入各区的斗、农渠中。灌区保持原有排水系统,对其进行清淤扩建,最终汇入先锋排干中。 灌区布置采用渠、路、沟即东南侧渠、中间路、西北侧沟的设计断面,沟渠自成系统,互不干扰。灌区工程投资为289万元。
六一八水库灌区,在灌渠下游,十七队开发水田2000余亩。
地图信息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4 18:49
目录
概述
干流情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