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闽,福建古称,亦指福建地区(含今福建、江西赣州、广东
潮汕梅州等地区)的七大蛮族。闽为蛮之别种,七闽即七蛮,包括泉郡之畲家,三山之蜒户,剑州之高山,邵武之武夷,漳岩之龙门,漳郡之南太武,汀赣之客家。后来楚灭越,部分越人入闽,与闽人融合形成闽越部落,所以七闽不能等同于闽越。
福建古称七闽。《周礼·夏官·职方氏》曰:“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汉代郑玄注曰:“闽,蛮之别也”,“闽为蛮之别种,而七乃周所服之国数也。”至清代中叶,晋江人蔡永兼对“七闽”作了新的解释。他在《西山杂记》中说:“福建省周时有七闽,其地域即泉郡之畲家,三山之蜒户,剑州之高山,邵武之武夷,漳岩之龙门,漳郡之南太武,汀赣之客家,此七族称七闽。”这是最早将“客家”一词用于闽、赣,而且强调“七闽”不仅仅是地名,也是“族”名。
福建古称“七闽”,这不是行政区划的定数,而是出自上古周代朝廷在闽“所服国数也”。即当时闽人所立七个方国(部族)全数臣服周王朝,福建地区归入周朝版图。当时闽族人分布的范围包括闽中地区及周边的浙南、粤东和赣东南部分地区。所以乾隆时福建官员为重建的“忠惠阮公祠”题匾又称阮弥之为“闽瓯师表”,盖因闽北、浙南在汉初为东瓯国地,后为闽越王郢所吞并。闽瓯之称体现了人们对前古时代闽中地域范围的历史记忆。“昌国初为蛮地,俗不知学,弥之教之稼穑,兴学校。”这表明晋宋之时,瓯闽地区受中原王朝管辖,尚缺少文明教化。正因为如此,阮弥之主政昌国郡,其教化治绩更显难能可贵,他应是闽中文教之始祖。
古籍《周礼·夏官·职方氏》记载:“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这里的“七闽”,是福建见于史籍之始,也是福建简称“闽”的出处。东汉郑玄注: “闽,蛮之别也……四、八、七、九、五、六,周之所服国数也。”唐贾公彦疏:“叔熊居濮如蛮,后子从分为七种,故谓之七闽。”
史志记载,阮弥之治闽业绩首先在于劝农。如《闽县乡土志》载,“弥之教稼穑”,并称“弥之入闽兴学,在虞愿、李椅、常衮诸人之前”。又说他“盖首劝民农者,闽人食其德”。可见,此前闽人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水平尚低,阮弥之是中原世家南渡江左,以先进的农耕文明和生产技术教导闽越土著,是福建有史记载劝民务农、学习先进稼穑方法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