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鲤鱼灯舞
传统舞蹈
万古鲤鱼灯舞是一种传统舞蹈,有鲤鱼跳龙门的寓意。曾参加过庆香港回归的文艺汇演。
起源
大足独具特色的民俗乡土文化。每个动作,每个情节,每个造型,无不清楚明白,既优美酣畅,又轻盈快捷;既充满浓郁生活气息,又映照出一个鱼的世界。这便是万古镇已演了近半个世纪的鲤鱼灯舞。
灯光雪亮,音乐缓缓,环境轻柔,天光水色之中,一群“鲤鱼”追逐抢宝、跳龙门、觅食、啄草、游弋、产卵每个动作,每个情节,每个造型,无不清楚明白,既优美酣畅,又轻盈快捷;既充满浓郁生活气息,又映照出一个鱼的世界。这便是万古镇已演了近半个世纪的鲤鱼灯舞——一支地地道道的从编导到演员都是由农民民间文艺队伍创演的杰作。
远在解放前,万古地区的群众就用竹子、绵纸制作各种不同形态的动物,作为传统民俗文化的载体,逢年过节在街上耍弄。此地人团年席上必得布鱼,以示“年年有余”;因年末岁尾玩鱼,寄希望于“鲤鱼跳龙门”,便构成了传统节日民俗文化活动的一个主题。
1956年,正值壮年的民间艺术家周树人师傅和其他几个爱好者严密构思、精心市制出第一条能够舞动的鲤鱼,县文化馆发现后立即重点支持,进一步改善道具和制作,并根据鱼的特性编排成“鲤鱼抢宝”、“鲤鱼啄草产卵”等故事情节和动作,做成两条鱼,由5个人演出,首次搬上舞台,竞一炮打响,由县里演到地区,从地区演到省里。在省获一等奖后,又选送参加全国第一届民间舞蹈汇演,又获一等奖,并进入怀仁堂向中央领导作汇报演出,受到周恩来、朱德等老一代革命领袖的亲切接见。
现状
由于历史的原因,六、七十年代,鲤鱼灯舞成为了一个被尘封的故事。80年代中期重获新生,赴重庆剧场演出,受到文艺界专家高度评价。之后,在县里组织的“狮灯”、“龙灯”、“鱼灯”的三灯比赛中获一等奖;赴重庆市街头表演,令山城人民大饱眼福。进入90年代,边疆两所两次被邀赴京参加“龙潭杯赛”的庙会表演。庆重庆直辖晚会,作为开幕节目;此后又参加庆香港回归文艺汇演,并被作为重庆市的代表节目在中央电视台多次播出。四川电视台、香港卫视台、重庆电视台等,皆作过映播或报道。它还被编入《重庆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四川卷)。1998年,万古镇被重庆市命名为“鲤鱼灯舞之乡”。
“盛世兴文化,辛劳育奇葩”。鲤鱼灯舞作为传统文化之一枝,万古镇和大足县是没负盛世的。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03 04:17
目录
概述
起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