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储蓄会
20世纪上半叶活跃于中国的法国金融机构
万国储蓄会(International Savings Society)是20世纪上半叶活跃于中国的一个法国金融机构,1912年9月开设于上海法租界
发展
1912年10月间,法国人在上海法租界爱多亚路7号(现为延安东路)设立了万国储蓄会。它以有奖储蓄的办法吸引了我国民间大量资金,在我国风行了20多年。我自1923年至1935年在该会任职11年半之久,先在济南,后迁青岛。
万国储蓄会的资本总额仅为白银6.5万两(实缴二分之一)及法国币200万法郎(实缴四分之一)。它曾在上海法国总领事馆注册,并于法国政府贸易部及中国北京政府财政部登记备案。根据1927年的资料,该会董事会是由五个法国人和一个中国人组成的:董事长菲诺、董事比典、柴甫奥克斯、买地尔、西比门,中国人是叶琢堂,西比门兼任总经理。叶琢堂当时是上海著名的大亨之一,他兼任上海英商摩利洋行的董事及买办,又是汉保勒洋行的总买办。万国储蓄会聘任叶琢堂为董事是借用他的势力和号召力。另外还聘请上海有名的麦克罗会计事务所的人为会计师、方升平等为监察人、法国人地朗则尔为查账员,以壮声势。总经理司比门总揽上海总会一切大权,并雇佣章鸿笙为华人经理,以便开展储蓄业务。经理部之下设有新会、借款、出纳、会计等部门。经理部之外还设有推销部,是推广业务的主要部门,由叶琢堂推荐其女婿李叔明担任推销部经理,招聘一大批熟悉储蓄业务的人员担任推销员。推销员可以享受一定的扣佣。
万国储蓄会的分支机构遍及全中国,大致可以分为区分行、省分行、分会、支会等。如天津区分行当时管辖着北京分会和山东省总分会以及华北各地的分会。在国外方面,暹罗(今泰国)也设有分会,专门吸收国外华侨的财富。总的来看,万国储蓄会到1934年业务极盛时期,可以说是遍布全中国各省市县以及较富庶的城镇,实乃无孔不入。
有奖储蓄
在旧社会,万国储蓄会开办有奖储蓄,分为全会、半会、四分之一会三种。全会每月存储12元,半会每月存储6元,四分之一会每月存储3元,规定15年期满后分别发还本金2000元、1000元、500元,另外还分配红利。其办法是每月开奖一次,按照储蓄单的号码中签领取奖金。以全会为例,特奖一个独得5万元,头奖50个各得2000元,二奖50个各得300元,三奖50个各得200元,四奖50个各得100元,尾奖1万个各得12元。
奖金的来源,根据该会章程规定,每月从所收存款总额中提取。该会每月印发全会会单号码约10万号左右,10万号收入存款总额为120万元,从中提取25%作为奖金,计30万元。其余90万元则投资于英法租界的工部局、自来水公司、煤气公司、地产公司以及跑马场、跑狗场等,用以收取利息。
这种奖金的数额是随着每月发行会单号码的增减而逐月递增或减低的。
业务宣传
万国储蓄会的业务之所以能迅速发展起来,每月发行会单10万份左右,主要依靠大力宣传。其宣传方法如下:
1.各地分会每月接到上海总会开奖中签号码电报后,即送各大报纸刊登,广为宣传。一般是利用四分之一版的篇幅,大字登载,广告费不予计较。
2.各地分会接到上海总会所寄的正式开奖对号单后,立即通过邮局寄给每个储户一份,如有其他宣传品即随对号单一并寄出。当时青岛分会就有两个固定职员,专门担任写寄对号单信封的。
3.如缺乏其他宣传材料时,则印刷一些一般的宣传品,这些宣传材料利用“节约储蓄乃美德”、“积腋成裘”、“积少成多”、“轻而易举”、“以少博多”和“发财致富捷径”这一类十分动听诱人的词句寄给每一储户,或随同章程寄给函索章程者。
4.一种颇有诱惑力的宣传品,即报道得奖人的感谢信。一年当中,各辖区总有一次或两次得中特奖的,遇到这种机会绝不放松,除要得奖人广为介绍亲友入会外,还要求得奖人写一封感谢信,说明得奖事实及领奖经过,登诸报端。如1926年春,山东省总分会的宣传材料中有:“请看去年9月份开奖得特奖储户曹县李酉山及东明县李筵升等,入会仅年余,各缴储款四五十元,即各得特奖6854.5元。又本年2月份开奖得特奖的青岛储户蓝记君入会仅10个月,缴款只30元,即得7272.25元,何幸如之。”诸如此类的宣传材料,其诱惑性之深可以想见。
该会在山东的业务由巩固到发展,10年来一直是直线上升,从1924年的每月收入储款数千元,增加到1934年极盛时代的每月收入储款达13万余元之多。它在山东省各地共设立了48个分会。
后期发展
1927年北伐军沿津浦铁路北上,在济南的外国人纷纷避难来青岛。万国储蓄会山东总分会也迁来青岛,改为青岛分行。因此,山东全省的重心,也由济南移到了青岛。行址原在北京路66号,不久因业务扩张,遂租用馆陶路2号为会址。
由于我国人民逐步觉醒,看清了万国储蓄会的内幕,1933年,我国经济学专家马寅初首先在报纸上给予了揭露和抨击。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国民党政府下令取缔该会继续营业。当时青岛分行自1935年7月1日起,停止招揽新会业务,挤兑的风潮亦随之而起,人人手执会单到万国储蓄会青岛分行提取现款。挤兑情况非常混乱,拖延了半年之久,方才稍为平息。1937年经理凯义辞职,后继者法国人巴贝纳继续负责办理结束事宜。直到1937年冬,青岛方面发还会本事宜才算基本结束。部分尚待清理的储户,则一律移归上海总会办理。至此,法帝国主义盘剥中国人民的万国储蓄会,终于宣告灭亡。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1-09 23:14
目录
概述
发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