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松关是坐落在
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蓝田街道梧浦村后岐山与鹤鸣山之间万松岭的景点。
景点简介
此处关城,两山夹峙,雄伟坚实,巍然威镇隘塞,古人形容为“麟蹲凤翔,襟带川原”。关上城墙,全部用工整的长方形花岗石砌成,高25米,宽7米,全长100米,“上有炮门三眼,其堞高可见海”。高大的城门关上,嵌着一块青石横匾,镌有“天宝维垣”四个雄浑有力的楷书大字。站在城楼顶上,只见一条大道顺着山谷,穿过深广的城门,蜿蜓伸展于关外群峰之间。回瞰关内,一览平川,漳州平原稻海铺展,开阔无际。从城楼一旁登岐山的顶峰,只见关城两边山岩交错,怪石嶙峋,到处是悬崖峭壁,古洞深穴。有些山头上,还残留着古代用石头垒砌起来的古堡。这一带群山从西朝东,紧傍着由北向南的九龙江北溪支流,山高水深,岩陡流激,构成了一道天然屏障。想当年据守此关者居高临下,真有“一夫当关,万人莫敌”之势。
历史沿革
这座关隘,既是古代的交通要塞,又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据《龙溪县志》记载:“六朝以来,戍闽者屯兵于泉州之龙溪,阻江为界,插柳为营”。封建王朝只能在江东派驻重兵防守,与万松岭隔江对峙,不敢轻易冒进。唐代陈元光入漳之时,“遣人沿溪结筏,间道袭蛮,遂建寨柳江之西”,驻兵于“岭极高峻,上有汉唐故道”的揭鸿塞,时称“军营岭”。唐慕容韦《度揭鸿岭》五言诗云:“闽越曾为塞,将军旧镇营。我歌胡感慨,西北望神京”。
唐朝开漳之后,就在岐山和鹤鸣山之间,辟出一条漳州通往京都、省城的要道,取名“福岐路”。此路辟通初期,尚未种植路树,沿途暴日风尘。到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郡人陈克聪在沿路两旁种上许多松树,“植松夹道,连阴十里”(见《福建通志》山经。卷十二),旅人到此,清风扑脸,疲累顿消,因而改称为万松岭。明崇祯二年(1629年)漳州知府施邦曜倡议在此设关,由里人王必标负责施工,共花一万余工,建成这座关城。现尚存明东阁大学士林釬撰写的《施公新筑万松关记》。
建关之后,历经多次战火烽烟,至清代初年,又派重兵驻守关上,当时,民族英雄郑成功进兵漳州,从东路出发,万松关为必经之地。清军守将赖国显率部刘国轩把守这个关隘。征战经年,互见胜负,后赖国显命刘国轩抵御,并将关隘紧闭。郑成功遣谋士往说国轩,晓以民族大义,刘遂弃暗投明,献关而降。清顺治九年(1652年),郑成功攻克海澄后,遣将据守万松关,一面控制漳州清兵,一面以万松关为据点,进攻长泰县。同年三月,清闽浙总督陈锦进犯江东桥,郑成功命驻万松关守军配合主力部队,进行三面夹攻,把陈锦所率清兵,打得溃不成军。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国军队在侍王李世贤率领下,由浙江、江西进军福建,来到这里,攻打万松关,把守关清兵打得丢盔弃甲,砍杀无数,夺关而过,进驻漳州,继而胜利地转战广东。
建国以来海防巩固,社会安定,鹰厦铁路和漳福公路干线,从关城附近经过。当年的“福岐路”变成一条山间小道。历经数百年烽火的万松关城楼遗址,成为留供后人缅怀历史的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