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武功东原一线的客山、梁茂山和九盘山经历了历史沧桑的洗涤,裸露的黄土和红土相间,形成的一座座土柱,昂头矗立,延绵五六里,犹如大臣朝圣的笏板。因此,远在唐代时此处就被列为《
武功八景》之一,名曰:“万笏来朝”。
传说开天辟地时,震天作响的河汉水把陕西省武功西南部冲成了南北有四十里地长的川道。亏得女娲补天,那水才变小,但还深不可测。这时,炎帝榆罔将那滔滔恶水管理成了两条河川。并封此地为中亭川。沮漆二水在远古时代,曾经是炎帝姜姓与黄帝姬姓的发源地。文献中就有“姜姬二水汇于有邰”的记述。
炎帝部落在沿渭河东移时,并给这里赋予有邰氏地望的名称。从那以后,姜姬两大部落就在这水草丰茂,郁郁葱葱,展如凤翼的广阔草原上和睦相处,共同生活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有邰氏女姜嫄和黄帝后裔帝喾结为夫妻生下周人始祖后稷,才有了上承原始农业之余绪、下开教民稼穑之先河的文明历史。
姜嫄圣母被《诗经》描述“赫赫姜嫄,其德不回。”死后被安葬在松柏笼罩,漆、湋水环绕的小华山顶端,其前面崖壁委蛇,岗峦叠嶂,似群臣手握“笏板”,以“万笏来朝”之势,向经天纬地的圣母行朝拜大礼。史料中将这一奇峻的景观列入“武功八景”之一,受到人们的瞻仰和向往。
清代学者
吴大澂在牌坊两边题写的“履帝武敏周人生,亘古高冢志邰城”的对联和湋水环绕的圣母陵寝,安卧在峭壁岗恋的顶端千年屹立。周民族的始祖母子二人自此地“泛舟湋水间,排水患,赖水利,始圳田。”
站在对面的小华山主峰,极目远眺这里上下分明:长川幽幽,漆水映带,蜿蜒于郁郁葱葱的林木、花草、庄稼之间,时隐时现,飘忽不定,一年四季,各不相同,诗情画意尽在其中,高处层层土柱裸露在外,棱角尖锐,直插天际,雄浑壮阔,人们观后无不赏心悦目、心胸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