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舞(万荣花鼓)
山西省万荣县传统舞蹈
鼓舞(万荣花鼓),山西省万荣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据《万荣县志》记载,万荣花鼓兴于宋代,起源于郑恩打瓜园的故事。万荣当地有民间传说,宋太祖年间,有一老者陶红精通武艺,其女陶三春亦通武艺。陶红有言必择一武艺胜其女者为婿。一天,太祖手下的大将郑恩(郑子明)到瓜园吃瓜不给钱,与陶三春发生争吵,两人交手而郑子明胜之,陶红便将其女陶三春许配给郑恩,人们后来便将这段故事编成花鼓的内容。万荣花鼓大都是老头打鼓,姑娘打锣,据说扮老头者为陶红,扮姑娘者为陶三春,花鼓的鼓亦是仿照西瓜的样子做成。
明代,安徽凤阳花鼓艺人敲着花鼓走四方,渡过黄河进入山西境内,与万荣花鼓相互融合,相互借鉴。如万荣花鼓曲中也有“背着花鼓走四方”曲调。万荣花鼓由此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清末民初,农村经济不振,民不聊生,许多花鼓艺人外出逃荒。民国十八年(1929)时,南景村以王田福为首的王氏家族老艺人带领全家身背花鼓,四处奔走谋生,到过太原、陕州(今三门峡市陕州区)、潼关、济南等地,把万荣花鼓传播到四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人们加强了对中国的民间艺术的重视,中国各地许多专业性较强的文艺团体都到南景挖掘整理过花鼓资料。
万荣花鼓在过去大都围绕着神庙、社庙、家庙为迎神祭祀而进行,在节日、庙会也会进行表演。据清代康熙八年(1669)南景村兴村碑记载,“花鼓乃民间社火,由七至九人组成,女演奏者持手锣,凤头蛇身,男者腰鼓,蛇身龙体,曲牌流畅,寓有阴阳八卦、天地人和、金木水火土、五相生克之意。唯我村独有,世代相传,为祭拜皇天后土民间兴事所奏。”万荣花鼓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吸收其他的艺术元素,而发展成为一种集体育、演唱、戏剧、舞蹈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后来成为万荣地区群众开展民间社火的舞蹈形式。逢年过节,花鼓舞者便会扎起红绸,绑起花鼓,随着大锣、铜钹的敲打声一边舞蹈一边击鼓。
舞蹈特色
表演形式
万荣花鼓以低鼓见长,表演时,鼓手带领三至五个手敲小呆锣的女娃子出场,先在“长流水”鼓点中跑各种场图,然后开始正式表演。《万荣花鼓》的表演以花鼓手为主,而鼓手动作又由鼓点套路为依托,不同的鼓点就显示出不同的动作。
万荣的中鼓、多鼓,还可在桌上击鼓表演,亦可头上顶灯或顶碗击鼓表演,可绕长凳击鼓表演;也可在二人抬的棍子上,单腿站立击鼓表演,还可将腿勾在棍上,倒挂着击鼓表演。此外,还有以花鼓为主带女苗子和小丑的表演,即由一名花鼓手在前,引出众持小锣的女苗子和一名持拨浪鼓的小丑,在场上走圆圈,变换“龙摆尾”等队形后,花鼓手在场中即兴表演,女苗子则走轻盈的“圆场步”,敲击呆锣,变换“枣花”“绕心掏花”“八字连环”“剪子股摆尾”等队形,并不时与自由走动的小丑戏逗,直至高潮方告结束。然后,演唱民歌小调,开始新的表演,万荣花鼓具有唱时不舞,舞时不唱的特点。
动作特征
万荣花鼓击高鼓的基本击法有“鼓上搂槌”“鼓前搂槌”“鼓下搂槌”“前推后挑槌”“左手倒搂槌”“背后搂槌”等,脚下动作主要是“正步半蹲”接双跳落地的“骑马蹲裆”,及前、旁“弓步”的换跳击,“踢腿掏裆击”等。由于花鼓紧贴颏下,控制了花鼓上下的颠动,加上皮制的软槌击鼓较灵活,脚的动作常带有跳跃性,节奏也较快。
万荣花鼓击中鼓的动作基本同高鼓,但幅度较小,很少跳跃。虽有“提腿掏裆”等难度稍大的动作,但间隔几拍才做一次,故脚下动作稳健扎实。
万荣花鼓击低鼓讲究的是鼓槌功夫,表演者双手持木质硬槌,右手握槌中部,使槌的两头都可击鼓,而形成了“撇击”“挑击”“绕击”“甩击”“拉击”“戳击”“搂击”“掏击”“勾击”“点击”十种截然不同的单一击鼓动作,然后通过击鼓之后臂顺势走弧划圆的连接,产生很多多变又,几种单一的击法经过划圆连接起来,艺人起名叫“拐线“。低鼓的击鼓一般都是右槌击前半拍,左槌击后半拍,右手每击一下,上身都有一次明显的振动和角度的变化,头也点动一下,显示出低鼓手动作的力度,柔软中有刚劲。脚下的步法多为“骑马蹲裆势“,舞动中两脚始终不停地左右换动,两胯也随之左右扭动,配以不规则的晃头,形成了不大协调的动律,展观出低鼓表演的诙谐幽默以及老当益壮、老而不衰的气概。低鼓的表演往往是花鼓队中的压轴表演。
万荣花鼓击多鼓的花鼓手右手持软槌,左手持硬槌,打法基本同高鼓,动作的开始一般先打胸鼓或头鼓,脚下动作主要是“踏步半蹲”换脚跳,或“骑马蹲裆势”,表演中因头或肩都系鼓,所以不做俯身动作,更不宜做跳跃动作。
音乐特点
鼓点特征
万荣花鼓的鼓点有开场、流水、小收点、大收点以及一点油、一锤、二槌、三槌、紧三槌、慢三槌、四槌、五槌、八槌、十二槌等。鼓点的衔接有一定规律,每个套子有四个部分,即开场、流水、正套、结尾。演员出场时,用开场;击流水时,演员可尽情舞动,显示技能;小收点则是变换动作,走新场图的信号;四槌属于正套,鼓点上下句对称,要求动作也左右对称;一点油鼓点舒缓,动作节奏缓慢,舞姿优美;紧三槌突出了一个“紧”字,用于舞蹈结束之时,也是整个表演的高潮之处,最后结束在大收点。
伴奏乐器
万荣花鼓中的花鼓、呆锣(手锣)由场上演员敲击,系舞蹈道具;大锣、钹等为场外伴奏。其中,花鼓为领奏乐器,指挥全盘;大锣直径约40厘米,质薄沿窄,发音低而酥,延续音长,为主奏乐器;钹的直径约30厘米,钹碗直径约7厘米,钹边较薄,发“沙”音,用以击节拍,掌握速度快慢;呆锣发音短促,从中加花,烘托热烈气氛。它们组合在一起便可以产生火热、欢快的音响效果。
唱词特征
万荣花鼓花鼓曲多采用民间小调和歌谣,如《绣荷包》《割韭菜》《小放牛》《剪花》《高调》等。歌词则根据演出的情况而定,如元宵节的歌词“正月十五月儿圆,有队花鼓到门前,一个鼓子打得欢,三个娃娃转得圆。”“一个小鼓圆又圆,两头都用牛皮瞒,先打个青龙来戏水,再打个珍珠倒卷帘。”旧时花鼓队也有祭祀各路神仙的习惯,其唱词多是对神灵的赞颂和祈祷,如“此庙盖得宽又宽,十根柱角栽得端,众位神象上边坐,保佑村民得平安。抬起头来用目观,此庙盖得高又宽,关老爷爷上边坐,关平、周仓两边站……”户主盖了新房,请花鼓队来“踩院”,为取得主人的喜欢,花鼓手就唱“进了院内观四方,高大楼房好院墙,喂下狗儿赛狮子,喂下鸡儿赛凤凰。”
人物扮相
万荣花鼓鼓手戴毡帽、挂满髯,穿对襟袄、彩裤,打裹腿,腰系水裙,裙的一角掖在腰间,蹬云头鞋;花鼓女(俗称女娃子)头戴凤冠,梳一条长辫,穿鲜艳的大襟袄、绸花裙、绣花彩鞋;丑角梳朝天辫,画丑脸,穿大花袄、背带开裆裤,身背串铃;另有一名穿大褂、戴礼帽的人,负责唱曲。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万荣花鼓是山西具有代表性的一种鼓类民间舞蹈,其风格淳朴、动作粗犷、节奏欢快、情绪热烈,它与山西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为人们了解古代万荣地区的社会变迁以及历史沿革提供了史料。
万荣花鼓的艺术形式异彩纷呈,表现力丰富,率真自然,具有一定的艺术审美价值。
传承状况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年轻人外出打工,很少人愿意学打花鼓,加上大多数老花鼓艺人年事已高,花鼓艺术面临传承危机。
传承人物
王企仁,男,汉族,1941年4月出生,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鼓舞(万荣花鼓),山西省万荣县申报。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万荣县文化馆获得“鼓舞(万荣花鼓)”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鼓舞(万荣花鼓)项目评估合格,万荣县文化馆获得该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1958年,万荣花鼓在北京举办的全国职工文艺会演中进行了表演。
2000年,万荣花鼓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民间文艺调演中进行了表演。
2020年9月22日,万荣花鼓在第三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中进行了表演。
荣誉表彰
1989年,万荣花鼓在山西电视台举办的农民家庭音乐会中获得荣誉奖。
参考资料
鼓舞(万荣花鼓).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02 08:08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