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马渡
地名
万马渡,别名仙人赶石,上游位于天台县白鹤镇,下游位于新昌县儒岙镇。
自然资源
万马渡看上去圆滚滚的巨石也并非一律如斯,却变成了各种形状,如牛似羊,如猫似狗……只要想象力丰富,要什么有什么。就是平常百姓家的一些农用器具,如石捣臼、石磨盘之类的,却也好像有了。我不禁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佩服于小小溪水那以柔克刚的韧劲。
令人称奇的是,溪中溪水几乎终年细缈,也不见条鱼只虾,而溪中却尽是些圆滚滚、光溜溜的金黄色、红棕色和青白色的鹅卵石型巨石,它们有的比整间房舍还大,约有数千吨,小的也有数百斤。数以万计的这些“鹅卵石”成群结队,浩浩荡荡,从山岗自上而下,蜿蜒数公里。每逢下数十年未遇的暴雨时,站在山巅远眺,只见山洪奔泻,冲击巨石,白浪飞溅,俨如千军呐喊,形如万马奔腾竞相争渡,真可谓气势磅礴,蔚为壮观,故曰“万马渡”。明朝万历年间,知县吴献辰在此一巨石上题写了“万马渡”三字。
巨石由来
一直以来,当地各界人士面对着奇异景观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些人认为是岩石风化坍塌所致;有些人认为是泥石流所致;当地百姓和县志记载则传说是“仙人驱石”所致……这些看法各执一词,但谁也没加以考证,似乎要永远隐没于人们的言谈之间。直到前不久,当浙江省地理学会理事、新昌地理学会理事长俞仲辉带着科学的眼光考察万马渡后,囿于自己对有关资料和实践的欠缺,对万马渡巨石群一直疑团重重挥之不去。一次偶然机会,他结识了来新昌定居的原新疆阿勒泰地质队负责人、对古冰川颇有造诣的地质专家周自和,并把自己的想法及有关详情告知了他。周自和一听,立即大喜过望,凭着40多年的地质考察经历及在阿勒泰地区丰富的古冰川的接触和研究,职业的敏感顿觉此中大有“文章”。
2000年12月下旬,新昌地理学会会同周自和及本报记者一行11人对万马渡进行实地考察。映入大家眼帘的是,在万马渡狭长溪谷中,磨圆度Ⅱ、Ⅲ级的几百几十吨的光圆巨石横七竖八地堆满了整个溪床,它们从当地儒岙镇雪家坑村向上游绵延3公里,而且是每隔1公里左右便有这样庞大的巨石群。作为一名与古冰川打了多年交道的地质学家,63岁的周自和当即觉得此巨石群绝非寻常,很可能就是我国科学家正梦寐寻求的、但至今仍有争议的关于华东沿海地区存有罕见冰川的猜测。
那如此壮观的巨石群是怎样形成的呢?
周自和根据自己在阿勒泰地区丰富的古冰川研究经验及现有的相关资料分析,首先否定了万马渡巨石群是泥石流的猜测,原因有三:其一,在同一条溪床中,地质、地貌、地形条件基本相同,而沉积物却完全不同;其二,在这条长三、四公里的河谷中,只有三处地段有巨石群,其它地段则不见巨石存在;其三,若是泥石流,那暴发以后虽经冲洗侵蚀,但也断不会令这些几吨、十几吨,甚至数百上千吨的巨石还能如鹅卵石般光滑圆浑。
那会不会是因地震,或者石头长久风化从两边高山之巅崩塌等因素造成的呢?周自和认为并非绝对不可能,但石头历经几万几十万年的冲刷,而且花岗岩坚硬无比,沿途溪床又无软岩石,泥砂沉积很少,所以也很难造成今天一段一段地分布着。此假设更显牵强。
据了解,地球在几百万至亿年前陆地的三分之一为冰雪和冰川覆盖着,它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和中低纬度的高原、高山。我国的东北和西部地区也曾受到过古冰川的作用,分山岳、大陆、山麓和高原冰川四种。冰川就是陆地在雪线以上的终年积雪压的雪层经过升华、粒化和变质作用等过程,逐渐形成了可塑性变形的冰川冰,在重力和融化润滑下,顺坡向低处缓缓流动。运动过程中冰和夹带的大量融冻风化的岩石锉磨和挖掘,因而造成冰斗、冰坎、冰阶、冰川谷等特殊的冰蚀地形。
那可以证明这些巨石群是由冰川作用堆积而成的最有力证据又在哪里呢?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经仔细勘察,在一块2米见方的圆浑花岗岩上,找到了表面一块不规则形状的擦痕。该擦痕长60厘米,宽40至50厘米,其痕迹头深尾浅,并有一个向痕内倾斜的光滑明亮且呈褐色的小弧面。在其中部,又有另一个长宽为20×10厘米的小擦痕和它叠加,其直纹方向和大擦痕方向大角度相交。周自和及地理学会的成员如获至宝,因为科学判断是否存在冰川的最重要、最直接的证据之一便是冰川擦痕。而这些深褐色斑状擦痕就是冰川在搬运巨石时产生的热量与石头中的物质化学反应后形成的。考察队员们一鼓作气,在离此百余米上游处,有一块长4.2米,宽2.5米的细粒质花岗岩更加吸引了考察队员的目光。这些细、密、短的线状擦痕正一段接一段地布满石面上。周自和很自信地说,它的存在,又进一步证明了这些巨石是由冰川搬运融化后沉积而成。
虽然,对万马渡是冰川遗迹已初步可以确定,但真正要论断的还为时过早,还需要寻找冰斗、冰坎、冰溜面、U形谷这些不可缺少的形成冰川的必备地形地貌。
考察队员们沿岔沟而上,顺着一道长而较陡的坡,爬上坡顶一处较宽的山口,映入眼帘的是三面环山,中间宽阔平坦的农田。这段奇特的地貌当即引起了大家的极大兴趣。经考察后,终于认定这儿即存在着冰斗、冰坎、冰溜面、小U形谷等冰川遗迹的重要标志。
只见三面环山处的缺口下方就是几十丈峭壁,就像一只碗缺了个口,这就是冰斗。“冰斗”一词来源于拉丁语,意为“环形物”或“大锅”的意思。因为冰川是冰的河流,它也有发源地,冰斗就是冰川的发源地之一。在距今几万年前,这儿积雪很多,由于温度高于零度和低于零度间反复交替变化,积雪忽而冻结,忽而融化,加速了物质的机械风化,并对冰斗处的谷底和边缘地区不停地进行侵蚀和创蚀,使此地逐渐加深扩大,最后形成环状地形。这里的冰斗出口朝坡下,口宽约40余米,口底花岗岩表面上,又形成典型的冰溜面。冰斗中部开阔平坦,长和宽约150至200米。在冰斗口上,横挡着一个凸出高地的岩埂,这便是冰坎。在不远处,有一处U形谷,就是冰川与地面“搏斗”的地方,也可以说是冰川流动的“床”,是在冰川流动时对冰床岩石掘蚀而形成的。周自和说:“这个冰坎横剖面呈U形,底宽敞,两壁陡,纵部面呈阶梯状,是个非常标准的冰川U形谷。”
溯细流而上,在一座突兀的基岩表面上,有一处保持完好的大面积擦痕。这处擦痕,更令考察队员们激动不已。只见基岩表面高低不平,波状起伏,且呈下游倾斜并略呈弧面。擦痕长10米,宽8米,象细水波纹般密密麻麻。
单个擦痕形如盾状和波状,直径数厘米到十数厘米,且无一例外都头上尾下,头深尾浅。此时此刻,周自和在黑暗中忽透出一丝光亮,他兴奋地说:“这种冰溜面是其它任何地质作用下无法形成的,为冰川流动的重要证据。再根据冰斗、冰坎、冰溜面、小U形谷来推断,万马渡的巨石群为冰川遗迹是无可争辩的。而且巨石群中那些重达上千吨的花岩石除了冰川的巨大搬动作用外,是任何力量也根本不可能移动这么远距离而汇聚成的。此外,根据冰碛物分布来看,应属山谷冰川,又因其有两条以上的沟有冰川向下游汇合,故可称为复式山谷冰川。”
这次发现的复式山谷冰川与华北等冰川有何独特之处呢?周自和感慨地细细说缘由:一是临近东海,而东海还没发现过这类冰川;二是低纬度(即北纬29°);三是低海拔(冰川尾部海拔为385米,源头也仅为800米)。因为世界地质界还未在这类理论上不具备冰川形成条件的地方找到冰川遗迹,而且最重要的是,这里第四纪冰川遗迹不但较多,有些还保存得相当完好,这对研究世界冰川史和我国大陆第四纪冰川有着作用。同时,对中国古代气候、地理、地质等变迁等研究也将带来前所未有的重要科学价值。
旅游资源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6 14:35
目录
概述
自然资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