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乡木偶戏,流行于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的传统戏剧,中山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中山的木偶艺术源自三乡镇乌石村。
清道光末年(1850年),由湛江木偶戏艺人郑开源引入到三乡镇乌石村的雷剧木偶,从广州、佛山请来粤剧艺人教村民唱粤曲伴随木偶演出,创建了中山历史上第一个木偶戏班。
三乡木偶戏最初表演用的是“三枝竹木偶”,后来,艺人把木偶的头竹改短以便于操作,这就叫“楂颈木偶”,又称“手托木偶”。
三乡木偶始创阶段,逢年过节在本村及周边四乡为“神诞”演神功戏或在“耍菩萨出会景”时参加巡演。
1935年,三乡人郑惠壁曾带领粤剧锣鼓柜组织“小雅山房”100多人应邀到香港参加“英皇银禧大典”的巡游演出。
1938年,美国三藩市的华人商会举办商业博览会,三乡木偶戏《狮子采青》参加。
1953年,广东省文化局派人到中山三乡进行挖掘民间艺术时,协助组建了“中山木偶粤剧团”。1953年10月1日,在中山石岐仁山广场作首次演出。
20世纪50年代,三乡木偶粤剧团以《火焰山》一剧参加“世界木偶展览”大受欢迎。
1953年到1966年,中山木偶粤剧团一直长驻广州文化公阳作常年演出。
“文革”期间,木偶粤剧团被迫解散,三乡木偶的相关道具和资料流出香港。
2007年,三乡镇政府开启三乡木偶戏复兴工作。
直至2008年底,三乡木偶戏还在香港演出。
文化特征
木偶操作
三乡木偶戏是以木偶为主要演出道具,模仿粤剧戏班的全套演出,并配套音乐、配音、雕刻等多种艺术门类于一体的综合民间艺术。
木偶的构造形式多样,总体分为杖头木偶及手托木偶。木偶偶像的基础制作材料除实木外,还发展出“纸扑”等用料。为满足剧情需要,艺人还会在木偶的五官以及手部安装可活动机关。最后,根据木偶的人物角色特征,衬以相应的脸谱和服饰。
木偶演员在戏台中间托举着木偶演出,动作神态讲究“人偶合一”,即人的动作和木偶的动作一致。通常会在台前置遮人幔,遮挡着演员,观众只见木偶。
唱腔伴奏
根据演出的剧情配上相应的曲目、由操纵者(俗称舞手)演唱,以粤剧为主。一般伴奏粤曲与粤剧曲目所需的演奏基本一致,有锣、钹、掌板、笛子,有时也会用大锣、大钹。
灯光布景
最初的时候是用油碗装灯芯燃烧作照明,用竹棚做挡板,后来,用杉板挡住,再后来,发展为用白布来做布景,用煤油灯,在舞台上吊起两支煤油灯作照明。
代表剧目
20世纪50年代,《李闯王》《大打真军》等木偶短剧受到群众欢迎。
1953年到1966年,演出的剧目有:《西游记》《三打白骨精》《真假包公》《芙蓉仙子》《哪吒闹海》等古装粤剧,还有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山乡风云》,儿童剧《刘文学》和现代故事《夜擒飞天鸭》等。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1.具有综合的民间艺术价值
三乡木偶融雕塑、力学、彩绘,服装等多种艺术元素于一体,使木偶戏其有和谐协调的美学欣赏价值。
2.推进了中国木偶的创新和发展
3.具有丰富的艺术欣赏价值
三乡木偶与粤剧结合一起演出,并以出色的唱腔艺术,以及丰富的舞台布景和灯光.乐队现场伴奏等,大大丰富了木偶的艺术欣赏价值。
传承状况
三乡镇仍然健在的木偶戏艺人不多,了解三乡木偶戏历史渊源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三乡木偶戏濒临失传。
传承谱系
保护措施
三乡木偶戏虽然在本地区处于濒危状态,但却在香港等地得到保存。同时,老一辈艺人对三乡木偶戏资料进行了悉心的搜集整理、为三乡木偶戏的传承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流失至港澳的三乡木偶道具和资料也被香港博物馆和澳门博物馆所珍视并收藏,香港中文大学还定期邀请定居在香港的三乡木偶戏老艺人郑珠等人为学生上传统木偶戏课程。在香港科学馆里,三乡,木偶戏也被录成视凝资料在影音大厅反复播放。
2017年,三乡镇木偶戏协会成立。2019年,在中山市民政局登记注册,张华森出任会长。截至2022年1月,该协会有演员近20名,常设剧目有5部粤剧木偶戏和6部情景教育剧木偶戏。
社会影响
荣誉表彰
1953年,三乡木偶戏《狮子采青》赴广州参加广东省民间艺术会演,获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