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有教师及
工程技术人员176人,其中有教授、副教授50多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的近80余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3人、兼职教授23人。享受湖北省政府津贴专家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1人 , 三峡大学“151人才工程”学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17人。学院下设电气工程系、电子工程系、自动化系、计算机系、电工电子教学基地、水电站仿真实验室,和三峡大学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峡大学电气设备检测试验中心、电力自动化技术研究中心、仿真与控制研究中心、控制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电子设计与创新实验室。相关的实验室有电气工程实验室、控制科学与工程实验室、电工电子实验中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室、
信息与通信工程实验室。电工电子实验中心获得“ 湖北省先进实验室”称号。
学院拥有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水电站仿真实验室等重点学科(
重点实验室)。初步形成了以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为依托,以硕士研究生导师为核心,以研究中心为基地的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模式。学院已有在校研究生230多名,硕士研究生导师43人。
在相关领域发表论文600多篇,其中多篇论文被国内外著名检索刊物收录。获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厅局级项目2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专利多项。在相关领域承担
横向科研项目100余项,年科研经费近300多万元。多项科研成果投入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学院与法国、德国、韩国、俄罗斯、芬兰、加拿大、印度等国家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从1997年开始,先后选派了10余名青年教师、优秀本科毕业生到法国多所大学进行学术交流或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学院还邀请了多位外国学者、专家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为了促进双语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学院还聘请了外籍教师到学院任教。
学院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与办学特色是以深化学分制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其主要内容有制定学分制指导性教学计划、优化教学内容与课程结构体系等。按照“强能力、高素质、重应用”的原则,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相结合、按照“平台加模块”的方式设置课程的结构体系,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构建起适应终身教育及社会发展变化需要的知识、能力结构和基本素质。同时加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学院进行
电气信息类专业基础实验教学改革,打破了传统的实验依附于理论课程以及
验证性实验为主的实验教学模式,建立了由初级到高级共5个平台,独立设置实验课程的新实验教学模式,充分发挥电子设计与创新实验室的作用,扩大设计型综合型实验的比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院多次组队代表学校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共获全国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湖北省赛区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2项,学院已启动了电气信息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项目,把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由获得知识为主教学模式改革为以知识能力协调培养为目的的教学模式。“水电站仿真培训实验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获三峡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获三峡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湖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