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三峡
川剧团成立于1952年,原名万县市川剧团,1998年易名为
重庆市
三峡川剧团,属于国有专业表演团体,现为重庆市专业川剧表演团体之一。
三峡川剧团历史悠久,艺术实力深厚,在原四川省及现重庆市颇有知名度。剧团现有演职员44人,其中国家二级演(奏)员9名(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国家三级演(奏)员26名(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我团尤以一批1992年进团的四川省川剧学校毕业生充实了剧团艺术实力。剧团负重拼搏,求生存、求发展,常年坚持演出,取得了一系列不俗成绩。
剧团长期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致力于“出人、出戏、出精品”,开展各种形式演出,历年来在全国、四川省、重庆市获各种等次奖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大型神话剧《巫山玉笛》、《三峡神女》先后被收入《中国文艺年鉴》。1978年现代川剧《碧血红花》获四川省文艺调演演出一等奖、创作二等奖,并获四川省优秀文艺作品奖;1986年传统川剧《跪门吃草》获四川省青少年比赛三等奖;1990年自创神话川剧《三峡神女》获四川省第五届振兴川剧汇演导演奖、演员奖;1996年自创川剧小品《马工头送礼》获全国戏曲小品比赛(文化部主办)优秀作品三等奖、导演奖,同时还获四川省第五届戏剧小品赛优秀演出、优秀编剧、优秀导演、优秀演员全部最高奖、中国剧协‘95重钢杯百优小品电视大赛’百优奖;1999年自创川剧小品《坟头上的山菊花》(三峡移民题材)获中国剧协‘99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小品小戏’三等奖;2002年川剧折子戏《武松杀嫂》代表重庆市参加由文化部主办的“全国地方戏精品折子戏评比展演暨戏曲青年演员大奖赛”,主演谭继琼获二等奖;2003年川剧折子戏《迎贤店》、《太庙惊魂》参加由全国戏曲表演学会主办的“全国国花杯中青年演员戏曲大赛”一举夺得两个十佳金奖和金、银、铜奖各一个;1996年至2000年参加历届重庆市专业艺术表演团体舞台艺术之星大赛,分获一、二、三等奖;2007年小川剧《选村官》获重庆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现代戏汇演优秀演出奖,谭继琼、张国跃获优秀表演奖;2008年与甘宁镇合作,《甘宁吹打乐》获重庆市第三届乡村文艺汇演二等奖;此节目已被评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品《一个人的婚礼》、《讨价还价》分获重庆市首届小品大赛表演一、二等奖,创作三等奖,为万州成为重庆首届小品基地而作出了努力。
本团长期活跃在川、渝东片区,也曾到成都、重庆、武汉、上海等城市演出,引起轰动。近年来,剧团以川剧节目为主,兼以小品、歌舞、魔术等其他艺术形式,每年编排5—6个新节目,为政府招商引资、三峡移民宣传、全国各种会议、接待国家部委、省市领导、节假日演出,同时开展各种形式的商业性演出,从本辖区拓展到周边区县,既锻炼了队伍、凝聚了人心,又树立了万州文化品牌形象。同时与万州旅游部门合作曾于1992年国际观光年接待外宾演出数月、2006年代表万州组织川剧精品节目与旅游部门联合开展在上海的旅游推介会的专场演出,2007年和万州区旅游局共同打造了一台具有民俗、民风的大型歌舞节目接待了数万人次的外宾,助推了万州区的旅游发展。
剧团根据重庆市委宣传部部署的抓大戏、出精品的战略目标正全力组织排练大型川剧《鸣凤》,全团上下齐心协力,克服了重重困难,讲团结、讲奉献,坚决要把川剧这面旗帜扛下去,在区委、区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鸣凤》初战告捷,纷纷获得全国专家和市专家的好评。作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剧目,重庆市三峡川剧团的川剧《鸣凤》受邀参加2012年全国优秀剧目展演,10月30日、31日晚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的演出引起热烈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