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川观水涨二十韵》是唐代诗人
杜甫创作的一首纪事赋物之诗。此诗写作者全家艰难跋涉的情事,纯以破体的笔墨写险恶的境地和恶劣的心情。开头六句记述夏日山行逃难中暴雨天气,接着十四句写山中洪水猛窜的景象,再接着十四句写河水暴涨的情状,然后六句表达避乱中又遭水患的感伤,最后六句悲叹山林民众遭受水灾的苦难。全诗雕锼刻深,仿象生动,显示了杜甫善于学习、善于创新的非凡本领。
作品原文
三川观水涨二十韵①
我经华原来②,不复见平陆③。
北上唯土山,连山走穷谷④。
火云无时出⑤,飞电常在目⑥。
自多穷岫雨⑦,行潦相豗蹙⑧。
蓊匌川气黄⑨,群流会空曲⑩。
清晨望高浪,忽谓阴崖踣⑪。
恐泥窜蛟龙⑫,登危聚麋鹿⑬。
枯查卷拔树⑭,礧磈共充塞⑮。
声吹鬼神下⑯,势阅人代速⑰。
不有万穴归,何以尊四渎⑱。
及观泉源涨,反惧江海覆⑲。
漂沙坼岸去⑳,漱壑松柏秃㉑。
乘陵破山门㉒,回斡裂地轴㉓。
交洛赴洪河㉔,及关岂信宿㉕。
应沈数州没㉖,如听万室哭㉗。
秽浊殊未清㉘,风涛怒犹蓄㉙。
何时通舟车,阴气不黪黩㉚?
浮生有荡汩㉛,吾道正羁束㉜。
人寰难容身㉝,石壁滑侧足。
云雷此不已㉞,艰险路更跼㉟。
普天无川梁㊱,欲济愿水缩。
因悲中林士㊲,未脱众鱼腹。
举头向苍天,安得骑鸿鹄㊳?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①三川:唐县名,属鄜州(今陕西省富县),因华池水、黑水、洛水三水会同而得名,在今陕西省洛川县西。
②华原:唐县名,属京兆府,在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
③平陆:平原。
④穷:一作“弯”。
⑤火云:夏季炽热的赤云。无时出:一作“出无时”。
⑥飞电:雷电。
⑦穷岫(xiù):荒山野岭。
⑧行潦(lǎo):沟中的流水。豗(huī)蹙(cù):撞击,水相击貌。豗,一作“灰”。
⑨蓊( wěng)匌(gé):弥漫,充塞。川气黄:因洪水挟带黄土,故黄。
⑩空曲:广阔回环。
⑪踣(bó):倒塌。指滑坡。
⑫泥(nì):滞、陷之意。
⑬登危:登高。
⑭枯查(chá):水中浮木。查,“楂”的本字,水中的浮木。
⑮礧(léi)磈(wěi):沙石,石块。
⑯声吹:水声冲击。鬼神下:犹鬼神泣。
⑰势:水势。人代速:忽移人世。
⑱四渎(dú):长江、黄河、淮河、济水。
⑲江海覆:江海倒流。
⑳漂沙:水卷泥沙。坼(chè):裂开。岸去:一作“去岸”。
㉑漱:冲击。
㉒乘陵:水势上升。陵,一作“凌”。破山门:冲破阻挡。一说山门指寺庙。
㉓回斡(wò):回旋。裂:一作“倒”。裂地轴:言洪水冲刷切出深沟。地轴,古代传说中大地的轴。
㉔交:汇入。洛:洛水,在今陕西省洛川县。洪河:黄河。
㉕及:到。关:指潼关,在华山之东。信宿:连住两夜,也表示两夜。
㉖没(mò):沉没。
㉗万室:万家。
㉘秽浊:指洪水。
㉙蓄:一作“畜”。
㉚不:一作“亦”。黪(cǎn)黩(dú):混浊不清貌。
㉛浮生:人生。荡汩(gǔ):起伏。
㉜羁束:困于旅途。
㉝人寰(huán):人世,人间。
㉞此:一作“屯”。
㉟跼(jú):窘迫。
㊱川梁:河上的桥。
㊲中林士:原指在野隐居的人。此借指山林中的人。
㊳鸿鹄(hú):鸟名,即天鹅。
白话译文
我经过华原县来到三川县,眼前连一块平坦的陆地也看不见。
北行唯见连绵的土山,在这荒僻的山谷里一连走了好几天。
盛夏的火云不时涌现,闪电常常飞在眼前。
荒原的山中不停地下雨,山沟里的流水浊浪相击。
昏黄的水汽弥漫山谷,众水汇合奔腾回环汪洋无际。
清晨眺望涨高的水浪,忽见一夜之间阴崖变低。
蛟龙担心被泥水淤住而窜出水面,麋鹿登上高坡聚集在一起。
干枯的木头和拔起的树木一同在水中翻滚,巨大的石块堆在一处堵住了水口。
洪水憋得发出鬼哭神号的咆哮声,水势的变迁令人产生隔世之感。
由此我才懂得如果没有千万条泄洪的孔道,那江河淮济绝不会被历代人们所尊崇。
看到上游涨了这么大的水,我真担心是江海发生了倒涌。
洪水冲刷着岸边的沙石,直到把曲岸冲崩。
洪水涤荡着山间沟壑,直到把松柏枝叶扫净。
高涨的浪头冲毁了山寺,回旋的暗流摧折了地轴。
洪水汇合洛水奔赴黄河,用不了两夜就会流到潼关。
它会把几个州一同淹没啊,我的耳旁依稀传来万家哭声。
满眼的浊流还远未清除,而风涛依然继续怒吼。
何时才能恢复正常的交通?何时才能使阴气消除?
人生都有动荡不安的时候,如今我正走着艰难的道路。
侧着脚走在光滑的石壁上,人间之大却无容身之处。
云雷仍在屯聚不止,前面的路会更加难走。
四野八荒既然没有桥梁,想渡过这茫茫大水就只好盼望洪水退落。
我不禁为山林中的难民而悲伤,他们难以逃脱葬身鱼腹的恶果。
我仰头面向苍天祈祷,如何让他们骑上鸿鹄以躲过这场灾祸?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年)夏。诗题下有注:“天宝十五载七月中避寇时作。”当时叛军攻破潼关,白水受敌,杜甫携家北逃,经华原县、三川县,直奔鄜州。经三川县时遇山洪泛滥,人祸天灾突如其来,在身心受到双重威胁的境况下,杜甫创作了这首诗。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三川观水涨二十韵》写诗人全家人艰难跋涉的情事。诗中关于观涨的所见所感大多与时世之忧有关。安禄山叛乱的终于爆发,对于事先并非毫无觉察的杜甫来说,仍然是一场心灵上的大地震。正当他闻警出逃、惊魂未定之际,恰巧又碰到这场特大洪水。这天灾、人祸又都是那么铺天盖地、来势汹汹。他身心受到了双重威胁和折磨,这不能不教他把二者有意无意地联系在一起。
此诗是纯以破体的笔墨写险恶的境地和恶劣的心情。诗人借助于冷僻奇峭的文辞,组织种种杂乱无章的形象,便粗犷有力地显出山洪涨势的凶猛和遭淹面积的广阔,并从而烘托出极端惶恐的情绪,勾起无比深广的忧思。这显示了诗人举重若轻、似拙实巧的艺术表现才能。
王嗣奭称道此诗犹如画马之能画骨,赞赏其摹写深刻,出语惊人。
歌德说:“我们德国美学家们大谈题材本身有没有诗意,在某种意义上他们也许并非一派胡说,不过一般说来,只要诗人会利用,真实的题材没有不可以入诗或非诗性的。”一千多年前杜甫的创作实践,可以作为歌德此话的佐证。
这首诗不仅在用辞遣句上,甚至在构思和写法上,都明显地受到了赋,尤其是《
海赋》《
江赋》的影响。
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引《海赋》四条、《江赋》二条、《
魏都赋》《
西征赋》《
叹逝赋》《
风赋》《
南都赋》《
上林赋》《
舞鹤赋》《
太玄赋》各一条,分别为此诗中所用典故注明出处,这就充分显示了这一点。而杜甫在赋法的运用上又有所发展。赋主铺叙,“写物图貌,蔚以雕画”(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诗人借鉴于赋的凝重雕画笔触以增强其风骨,又保持诗歌以比兴抒情的特色,这样,就产生了像《三川观水涨二十韵》这种以“诗”为体以“赋”为用的新的诗歌构思和表现方式。所以王嗣奭说:“遵岩极取此诗,余谓三川水涨,谓之赋可,谓之比亦可。”诗和赋的特色,这诗是兼而有之的。
从此诗可以看出,诗人善于捕捉并描状优美清新的情境和细致微妙的生活感受,且着意追求艺术表现上的创新。由此可见杜甫“熟精文选理”的过硬功夫,和他“转益多师是汝师”,善于学习,善于创新的非凡本领。
名家点评
明代王嗣奭《
杜臆》:描写水势之横,不减虎头之画。而“声吹”“势阅”二语,似不可解,而光景宛然,故前辈赏之,真惊人语也。
清代
查慎行《初白庵诗评》:造物不足供其驱使,何等心力,何等腕力(“声吹”四句下)!感时触景,拉沓奔凑(“秽浊”句下)。
清代
浦起龙《
读杜心解》:是纪事赋物之诗。起六,叙清来路,随用反呼法。“自多”十二句,记山内水涨,前六统领,后六曲描。……“不有”四句,撤上提下。“漂沙”十二句,记原隰水涨。前四,刻划由山及原;中四,形容山原弥漫;后四,又是总束暗度。“浮生”至末十二句,乃观涨之情,都从身世民生设想,而语语交映水涨:斯又正喻夹写之法。雕锼刻深,仿象生动,遂为昌黎《石鼎联句》等诗及宋元以来体物律古之祖。
清高宗敕编《
唐宋诗醇》:沈郁顿挫,字字生造,无一浮响。集中此等自是少陵本色。
清代
杨伦《
杜诗镜铨》:张云:北方山川如此(“北上”二句下)。邵子湘云:警绝,写得骇人(“声吹”二句下)。开笔,承上起下(“不有”二句下)。寓言,拯溺无人(“普天”句下)。以悯乱意作结,复有举世沦胥之慨。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
诗圣”,与李白并称“
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
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
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