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异笔谈》是清代
许仲元著文言短篇志怪小说集,成书于清道光七年(1827)。
内容简介
《三异笔谈》与其他笔记小说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注重搜神录怪,谈狐说鬼,而是从一个久经官场历练,由师爷而至官的能吏眼光所观察到的《讼师》《科场奇遇》《柳役》《苗俗》《犍为冤妇》等人世的奇闻掌故。
《三异笔谈》按照题材故事的不同,可将81篇分成宦海轶事、奇人异士、奇闻怪事、奇案侦破、西南风土民情五大类。
(一)宦海轶事。《三异笔谈》中,许多篇名与人物相关,有一些更直接将人名作为标题。在这些人物之中,记录宦海轶事的占了大部分,共26篇。《三异笔谈》只重在记述官场故事,反映了当时幕僚、讼师在官场上的地位。《王二先生》叙云南一绍兴师爷王二“居滇久,尤熟其风土人情,遂执挺为幕宾盟长”,“一缺出,官须两司议详、两院商定,幕则立翁片言而决,当局者不敢参一词”。其用费来源,皆有各级官吏投赠、进奉。如果还不足挥霍,则谋于当事,总办各省铜运,如铜运又复亏空,则由各官分摊助赔。最后,王二挟万金走成都,脱身而去,优游以终。王二左右滇政的潜在势力,由此可见。《讼师》则通过讲述吴讼师三次帮人打官司,展现了讼师的“工刀笔,晓律例”以及明察秋毫、巧舌如簧。
(二)奇人异士。这类作品共18篇。故事的主人公往往具有一定的特殊能力或高尚的品德情操。
书中描述了一些具有特殊能力的人物。《健啖》《善饮》分别讲述了现俗称的“大胃王”“酒坛子”。《痴和尚》《胡道人》分别讲述了有未卜先知能力的痴和尚和道人。但许一味夸赞他们的神通广大。
还有一类奇人是名医。《秦景明》《王协衷》二位名医的医术高超,一个善治痘疹,一个专用寒凉治法。王景明仅凭远远的观察,就知妇人有“痘”症,吩咐仆人假意调戏,帮她逼出毒素。情节曲折离奇,跌宕起伏。王协衷善治各种疑难杂症,医术高超。书中提到他的医治方法——用腐浆治好富人之病,“且破守财奴二贯青蚨,瘳贫民万觞渴尘”,有一定的讽刺意义。
(三)奇闻怪事。《三异笔谈》中的奇闻怪事,主要讲述鬼怪作祟或奇谈怪事,共25篇。
《沈师楼上怪》《杜张两家怪》讲述了鬼怪故事。沈家怪物要吃要喝;杜家怪物只针对他家好吃懒做的老婆;张家怪物会与人交谈,喜欢偷人家的烛台。
(四)奇案侦破。《三异笔谈》中记录了一些奇怪案件,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并述及独特的断案手法。这类作品共5篇。如《陈涌金案》中大陈吴氏与阿猫私下议论“乐氏佚荡”,“欲以贡元妇小陈吴氏子为后”。随后,陈涌金与乐氏勾结,用鸦片谋害了大陈吴氏。阿猫起了疑心,又被二人杀死。《滇省命案》中,官员为查明真相,“密往勘之”“至近村细访”;《平阳案》官员“公乃出示‘但罪庄以莅一人,余均宽贷’”,以免祸及无辜。
(五)西南风土民情。描述西南地区的风土民情是《三异笔谈》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此类作品均在第二卷,共7篇。
《塑匠》叙及“塑匠之工,以滇南为最,蒙元刘銮之遗规也”。篇中还提到“考六月廿四为火把节”等云南风俗。《宝石翡翠文石》介绍了产自云南的珍贵宝石、翡翠,还有官吏们收藏西南文石的风气及文石的外貌形态。《飞云洞》是全书唯一写景的篇目。这些西南见闻的篇章,较为系统地介绍了云南、贵州等地的风俗、物产、医药、风景、民情等,方便世人了解这片蛮荒之地。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许仲元是乾嘉时期的一位文人,生于1755年,卒于1827年以后(具体时间不详),字小欧,松江(今属上海)人。他参加过九次科举考试,最终也没能中举,有着一个从师爷而至官僚的特殊经历,七十三岁被罢官,之后在杭州居住,他将一生中所听到、见到的奇闻异事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入观察整理后写入《三异笔谈》一书。
人物介绍
胡道人
《胡道人》中人物。道人不见嗜奔走、内行不修的汪员外,当汪附庸风雅硬要见他时,道人说:“你就是汪启淑呀,见我干什么?你那天在那儿做那种事,还有脸来见我吗?”一连举了好几件,都是些自以为做了别人不知道的丑事。汪冷汗淋漓,羞愧得抬不起头来。这样的事还有不少,有人说道人本来是西山上的老狐狸,作者的朋友秋泉说:“也许是的。”
沈树声
《沈转运》中人物。沈树声上于制艺,考试常得第一。但性格落拓,好狎邪游。乡会连捷后,却莫名其妙遭黜。穷困数年,方到江西做一个小县令。时值中秋,亲友开玩笑说:“这儿有个妓女不错,去看看吧。”因随从人多,沈到妓院引起骚动,许多人用外地的方言吵吵闹闹,发生冲突。官方费力平定之后,意外发现抓住的是邻县的一伙大盗。一直不得意的沈从此青云直上。
吴氏
《吴婢念旧》中人物。汪母将死,嘱儿子善遣婉顺的婢女吴氏。女父母时皆亡故,两兄无赖,将其钱骗尽后,卖之远所,音信断绝。多年后,汪家一老仆有急事渡海,遇盗,被关在一条小船上。正愁时,忽听人间:“那位是汪家的大伯吗?”仆见是吴婢,急呼救命。吴命人解缚,说自己被卖至此的经过,并说贼头蔡谦对自己不错,只是多行不义,劝也没用,只有和他们同归于尽了。然后对贼头说:“这是我旧主人的家人,曾得他的好处,他现在又老又穷,希望能够放过他并送他回去:”后来蔡败时,以巨炮自沉其舟,或许这个善良的婢女真的与盗贼同归于尽了。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三异笔谈》以许元仲独特的视角,真实地记录了清代官场故事、民间奇闻异事及西南地区的风俗民情,并将自己的看法融入其中,流露出比较鲜明的思想倾向。
其一,表现出同情民生疾苦的倾向。《濮童》中作者赞饥荒中不忘其父母、不贪恋富贵的十岁孩童:“予谓濮童,一村竖耳,一念之孝,足上感太守。峨峰先生即以一念之仁应之,惠且及一郡,使数万家咸被其泽。”《姚秋坪守城》:“百姓正汹汹思遁,有欲往四乡者,有欲依他邑者”,展现了社会动荡下百姓颠沛流离的情景。
其二,赞扬具有美好品德或杰出才能的人。《吴婢恋旧》《杨花救主》塑造了两位深明大义的妇女形象。《夙慧》叙及天生聪慧的司寇:“流览一过,任置原处,闭目静坐。少顷,即伸纸和墨,下笔如飞,顷刻间一卷书已竣。”而该书“惟讹一字,乃尺寸之数也”。
其三,揭露清代社会存在的种种陋俗和违法行为。《鸦片》中,通过描述吸鸦片者的丑陋和种植鸦片的骇人方法,对鸦片表示深恶痛绝。《姚西垣听讼》反映出当时官吏的贪污腐败:“民以小忿构隙,辄采服之,并无人命可抵,而一入讼庭,吏役藉饱欲壑,或不饬簋,亦间一染指。”《伪药致误》提及当时假药的泛滥对百姓的危害。
其四,展现浓厚的西南风情画卷。范义臣在《耳食录·三异笔谈》的“前言”中指出:“作者在云南做官时间较长,对云南的风土人情的描述,尤为真切动人,远胜于一般游记的走马观花。”无论风俗民情,还是自然珍奇,都以满含感情的笔墨加以描写,在许多篇章中更是不吝赞美。
同时,作者的思想也有局限性。他所赞美的、推崇的都是符合统治阶级需要的。如赞美《杨花救主》的雏伶杨花为救她的主人,可以舍身取义;《柳役》为帮助主人破案,可以深入贼窝。此外,许元仲迷信于果报轮回的宿命论。这显然受到《阅微草堂笔记》的影响,将许多事情的结局归咎于因果报应。
艺术特色
在叙事手法方面作者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创新立异,使书中故事的叙事特征在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叙事顺序等方面有了自己的独特风格。然而,《三异笔谈》这种过于关注事实的特性使得作品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瑕疵,但它也有一定值得研究的文学价值。
书中部分故事描写比较生动。如卷二“陈涌全案”记作者经历一遗产纠纷所产生谋杀案,几经审案,终于案情大白。卷一“痴和尚”“胡道人”“吴婢念旧”诸篇记社会下层人物的奇人异行,有一定市民色彩。卷三“科场奇遇”、卷四“冥狱果报”以怪异现象折射社会不良风气,用心可嘉。卷四“斗力斗智”记野二以智以力战胜和尚,很有故事性。卷二“飞云洞”以各种角度写飞云洞,尤其以隐秘神奇风姿描写洞外景象,比较生动。但全书行文或有疏略,致使情节不清。语词也多晦涩拙讷,使很多故事枯燥无神,其立意与叙述风格略似《阅微草堂笔记》,而文采笔力远远不及。
版本信息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光绪“申报馆丛书”本;民国上海进步书局“笔记小说大观”石印本;民国上海中华图书馆石印本;1936年上海大达图书局铅印本。1992年上海文艺出版社“中国笔记小说文库”《清说七种》影印上海大达图书局铅印本,1995年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笔记小说大观》影印上海进步书局石印本,1996年重庆出版社排印上海进步书局石印本。
作者简介
许仲元(1755—1827以后),事迹史传未载,仅据书中内容及自序等,知其字少欧,云间(今上海松江)人。曾宰兰溪,官永嘉、杭州。道光间罢官后寓杭州知府郡斋,写成《三异笔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