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才板
民间社火中的小场形式
“三才板”流传于子洲、清涧、绥德、米脂、延川子长等县,以子洲县双湖峪镇最为普及和有影响。三才板属民间社火中的一种小场形式,它集唱、说、舞为一体,通过表演者边舞边击手中的三才板、竹板、四页瓦、瓷碗片和霸王鞭,形成清脆独特的音响效果,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郁生活气息。
基本介绍
三才板多于春节期间随秧歌队一块游村转乡,进行“谒庙”、“沿门”、“踩大场”等活动,也可单独在广场、街头、农家院落,以及窑前、村口进行表演。
表演形式
大都由五人表演:一人舞霸王鞭进行领舞、领唱,另四人分别执三才板、竹板、四页瓦及瓷碗片,随着领舞边击打手中的道具,边跟着跳动、歌唱,或插说几段快板,有的地方为烘托表演气氛,也常组织二至四个人扮演包头手执彩扇进行伴舞(1942年新秧歌运动后,包头大都改由姑娘扮演)。表演程式,大多先由执霸王鞭者拍鞭起舞,率众上场表演一段跑场、安场的队形画面后,进行演唱各类民歌、小曲。唱一段、舞一阵,彼此穿插、交替进行,无严格限制。由于舞者手中敲击着各种道具,除执硼乏鞭领舞者和伴舞姑娘外,其他四人受击打道具的一定局限,动作幅度不大,动作变化也比较简单。基本动作以“平步敲击”、“踏步敲击”、“蹲步敲击”、“转身敲击”为主。这个节目因说、唱、舞俱全,要求舞者的嗓音好、能歌善舞,以求舞蹈与歌唱紧密结合。
三才板多以秧歌队中的锣鼓、唢呐进行伴奏。演奏的曲牌和敲击锣鼓,皆与陕北秧歌相同。有的地方为突出击打音响效果,不要锣鼓、唢呐伴奏,以舞者击打的三才板、四页瓦、竹板、瓷碗片的声响,作为一种独特的音韵节奏,烘托表演。如遇单独组织演出,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用竹笛板胡三弦四胡板鼓牙子等乐器为舞者歌唱时进行伴奏。民间演出大都以自唱为主,自己定调,想唱啥唱啥,有时还演唱一些传说故事。因而,有时为了突出歌唱,舞蹈就相对的减少了。伴舞姑娘和其它演员也可原地扭“十字步”,为唱者帮腔。三才板表演时的服装打扮,基本和闹秧歌时穿戴一样,大都穿秧歌彩服:男的包白毛巾或戴纸花草帽圈,腰扎红绸带;女的梳大辫,头插绢花,腰系短裙。要求服装鲜艳、式样统一。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29 10:07
目录
概述
基本介绍
表演形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