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打七唱,
黄梅戏起源于
湖北黄梅,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唱腔属板式变化体,有花腔、彩腔、主调三大腔系,在音乐伴奏上,早期黄梅戏由三人演奏堂鼓、钹、小锣、大锣等打击乐器,同时参加帮腔,七人出场演唱,号称“三打七唱”。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唱腔属板式变化体,有花腔、彩腔、主调三大腔系,在音乐伴奏上,早期黄梅戏由三人演奏堂鼓、钹、小锣、大锣等打击乐器,同时参加帮腔,号称“三打七唱”。
“三打七唱”,演出时三人操打击乐器兼帮腔,七人出场演唱。发展到后来,传统剧目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又名
三十六大本),小戏七十二折(又名
七十二小出)”。实际专家搜集有几百个。《夫妻观灯》《打猪草》等剧目,说的本乡事、唱的本乡音,更了不起的是大量采用歌舞形式。
黄梅戏从起源到发展经历了独角戏、
三小戏、三打七唱、管弦乐伴奏四个历史阶段,前三个阶段均在黄梅,清
康熙、乾隆到光绪年间,是“三打七唱”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
历史上有多少黄梅民间艺人到皖西南传艺授徒,同台献艺,共闯江湖。据建国初健在的黄梅戏艺人(当时的年龄都在70至80左右)按师承关系追溯,民国十四年(1925)、十五年(1926)黄梅县的梁松贵、江六奀(女)、汤翰英(女)用“三打七唱”形式,在望江县、怀宁县、太湖县等地唱了十个多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