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三味到上三昧,道路奇险。上三味古建有水亭寺和圣水亭五代时水亭寺称广明院。
前蜀皇帝王衍曾专道
游幸于此,明人所著(
蜀中名胜记)有记载,后人称此道为“
王衍故道”,至今犹在。水亭寺今已不存,但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圣水亭尚较完整地掩映于悬崖上竹树之中。亭呈八角状,全用石料造就。亭顶用整块石料雕刻而成。亭顶所刻线条流利匀称,所雕石珠溜圆光滑,整个石亭造型精美,别具一格。亭内有石雕观音一尊,庄重慈祥,温温欲语。亭上方有一崖窝,长约丈余,宽约两米。有泉从崖中泌出,冬旱不干,夏洪不溢。这就是
悟达国师洗
人面疮处。
距石亭百步,即至至德山顶,放眼千里之外,云海茫茫,色彩万变;俯视平川。湔江如练,众山如拳。“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油然而生。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三昧水名垂古今,闻名远近,在其山之秀,水之神也。
三昧水有5处可观,
千佛崖、
石牌楼、下三昧、中三昧和上三昧。此五处沿至德山自下而上,由一条曲折的石级小道串联在一起。
千佛崖摩崖造像盘踞于至德山麓的千佛崖上。造像至今尚存37龛,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石刻中“引接众生”的
延命观音,满身缨珞飘带.千手各执法器;以手支头的罗汉,仰天依坐,神气清逸,体态安然;手执文卷的判官,头戴双翅官帽,神动欲语……一尊尊充满着宗教和神话色彩的石刻像,初创于唐,以后历朝增刻,至于清末,终于集成了庞大的千佛崖石像群。
雄踞于千佛崖上的
石牌坊,建于清朝同治年间。牌楼重檐三层,气势雄伟,扼住至德山口。牌楼正反两面的图纹题刻,雕工精细,堪称
石刻艺术上品。牌楼正面上方牌楼名“三昧水”赫然入目。牌楼上“天重宝盖”、“地涌全泉”、“盛唐古迹”、“古井泉香”等横额,令人百赏犹鲜;楼下“欲识穷途须进步,不知古迹且登临”、“朝随之出入,暮带月推敲”、“秀气钟三昧,层峦并九峰”等对联引人入胜。
牌楼前有上下二潭,上潭水清如镜,潭水从巨石上飞溅而下,注入荆蔓丛中的下潭。牌楼四周竹树环合,把牌楼显得更加清雅、灵气。沿石级穿过牌楼下的石寨门可通下三昧。下三昧古建有安国寺。今庙虽倾颓,但尚存不少古碑
壁画。壁画反映的佛教故事使人赏心悦目。石柱对联“彭盎逞一时之愤,晁错念千古之冤”引人神思千古,浮想联翩。寺旁泉眼多处,处处相通。寺前沟壑被藤萝遮掩。沟底泉声如乐,沁人心脾。沟旁有清朝道光年间的“三昧圣境”石碑一座。碑文完整地记载了三昧圣境的来由和唐朝
悟达国师用三昧水洗愈
人面疮的始末。类似于碑文的记载散见于(彭县志)。《
方舆胜览》、(
蜀中名胜记)以及
香港佛教流通处印行的佛教经典(三昧
水忏)等典籍中。碑文虽属离奇,但三昧水属于一种于身心健康有益的矿泉水已为后人的实践所确认。
由下三昧拾级而上半里许,便是中三昧。这里古有宋太守钦赐的“至德寺”。由三重广殿构成。今存一重(正在修复)雕满花纹的六棱形石柱上,有明朝万历年间的刻字。其它碑文石刻多为前清遗迹。这里常闻松风阵阵,古泉泠泠。眺望群山,但见层峦迭起,云气轻升。诸峰似有躬身作揖,依次来朝之意。可使人领略“秀气钟三昧,层峦并九峰”之胜。中三昧之西,隔溪有平台,祥光霭霭,紫雾纷纷。在这祥光瑞霭之中,有石塔巍然耸立,乃悟达国师墓。塔后青松带雨,塔前翠竹留云,云霭与远天相连,渺渺然浮陵塔于云光之首,伊然一西方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