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金藻是一种广盐性藻类,在含盐量0.6~70.0‰水中均能生长。这种金藻大量繁殖时,向水中
分泌细胞毒素,可使鱼类和水生动物中毒死亡。
生物简介
三毛金藻属(Prymnesiacee)
三毛金藻大量繁殖时,向水中
分泌细胞毒素、溶血毒素和鱼毒素等五种毒素,可使鱼类和水生动物中毒死亡。养殖鱼类中鲢、鳙鱼最为敏感,其次是草、鲂、鲤、鲫、梭鱼等。三毛金藻中毒常给水产养殖单位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所以要引起充分的重视,做好防治工作。
病因
三毛金藻“病原”是舞三毛金藻(Prymnesium saltans)和小三毛金藻(P parum)。小三毛金藻细胞呈椭圆形或球形。前端有三根鞭毛,鞭毛基部附近有有一个伸缩泡,两侧有2个金黄色叶状色素,白糖素位于后端。在细胞的中部有许多微粒状小粒。细胞的个体很小,需在
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清内部结构。
三毛金藻为广盐性藻类,在含盐量0.6~70.0‰水中均能生长,最适含盐量为3.0~5.0‰。水温零下2℃时,仍可生长,并能对鱼类产生危害,30℃以上生长不正常,但在高盐度(含盐30‰)的水中,即使高温也能很好地生长。三毛金藻最适生长的pH值为8.0~9.0,当pH值6.5时仍能生存。因此,凡碱度高、盐度高、透明度大、有机质含量少,缺磷的池塘在冬、春的低温季节易大量繁殖。三毛金藻怕阳光,故在表层水中比0.4米以下水域中三毛金藻要少得多。当水中有大量三毛金藻时水呈棕褐色,透明度大于50厘米,溶氧丰富,水中的含氧量大都在8~12毫克。 三毛金藻的活体分泌毒素,但这些毒素不能直接毒死鱼类,一旦毒素被水中的钙和镁等二价阳离子激活后,不仅能毒死鱼类而且对用鳃呼吸的水生动物(如蚌、蝌蚪等)也产生毒性。因此,鱼类的中毒症状常发生在注入部分地下水,或下雨后。三毛金藻中毒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只是夏季水温高,水中蓝藻、绿藻大量繁殖,可抑制三毛金藻的生长,因此很少发生罢了。冬季和早春水温较低,其它藻类繁殖缓慢,而三毛金藻能耐低温,所以易形成优势种群,造成危害。
三毛金藻的毒素被阳离子激活后,在pH值9.0时毒性最强,PH值7.5以下毒性迅速降低,当pH值6.0时,毒性消失。但在数天之内毒性的变化是可逆的,所以三毛金藻中毒一般发生在偏碱性的水中。
症状
三毛金藻的毒素引起鱼类中毒是一种麻痹性中毒,初期鱼类焦躁不安,呼吸频率加快,游动急促,方向不定;经过短时间后就渐渐平静下来,中毒的鱼反应迟钝,鳃分泌大量粘液,鳍基部充血,鱼体后部颜色变浅,呼吸缓慢,鱼向池塘的背风浅水处集中。排列无规则,受到惊扰能较快速地游到深水处,不久又返回池边;随着中毒时间的延长,鱼布满鱼池的四角及浅水池边。大都头朝岸边,排列整齐,在水面下静止不动,也不浮头,受到惊扰也毫无反应,自胸鳍以后的鱼体麻痹、僵直,尾鳍、背鳍都不能摆动,只有胸鳍尚能缓慢活动,但鱼体不能前进,呼吸极为困难而微弱,鳃盖、眼眶周围、下颌及体表充血,但也有体表不充血的,最后失去平衡而死。有的鱼死后鳃盖张开。鱼的死亡时间随水温升高而缩短。
诊断
根据症状,流行情况及检查水中有大量三毛金藻可做出诊断。诊断时要注意与泛池相区别。三毛金藻中毒不呈现浮头现象,而是在水面下静止不动,并且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较高,透明度较大,镜检水中有大量的三毛金藻,中毒鱼的鳍基部及鳃盖、眼眶周围充血。
防治
欲从根本上消除三毛金藻的危害,只有从预防入手。尤其是冬季和早春保持池水适当的肥度是预防三毛金藻中毒的最好方法。水质肥有益藻类繁殖快,可抑制三毛金藻的孳生,免其危害。若越冬前期透明度较大,可适当补施一些硫酸铵、
过磷酸钙等化肥。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当发生三毛金藻中毒症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对刚发现有三毛金藻中毒症状时,可将鱼类转移到未发病的肥水池塘中。鱼的中毒症状可以缓解,减少损失。
2.立即注入水质较肥的河水或临近池塘的肥水,注水后中毒症状可以得到缓解。要彻底治愈还要继续大量换水。
3.使用0.7~1.0ppm
硫酸铜全池泼洒后,第二天再大量泼洒的粘土浆,使水呈5000ppm以上,利用粘土颗粒的极性吸附毒素。可以大大缓解鱼类的中毒症状。
4.当发现水中的三毛金藻的数量较多时,可全池泼洒
硫酸铵20ppm或尿素12ppm使水中的氨离子达0.06~0.10mg/L,以杀死三毛金藻,但对氨敏感的鱼苗鱼种要慎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