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汇彩亭会,流传于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三汇镇的一种传统民间文化活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三汇彩亭艺术源于汉代“百戏”中的“寻橦”,形成于清初,盛于清朝中后期至民国年间,沿袭至今。
历史渊源
追本溯源,彩亭艺术最初源于汉代“百戏”中的“寻橦”。“百戏”是古代乐舞杂技表演的总称,秦代称“百戏”,汉代称“角角氐戏”,
南北朝称“散乐”,
唐代称“戴竿”。“百戏”包括扛鼎、寻橦、吞刀、吐火等。其中,“寻橦”属高竿杂技,表演者在竿上进行造型表演,应当说是彩亭艺术的萌芽。
在秦汉时期,“百戏”中的“寻橦”属一种高竿杂技,表演者在竿上进行造型表演。
宋代以来,“高台社火”的节目多取材于一些历史故事,比如《鸿门宴》《船舟借伞》等。表演者站在木箱上,由力夫抬着木箱行进,伴着高跷、旱船、竹马、秧歌、舞龙、舞狮、大头宝宝等,表演场地由固定位置变成移动空间。观众随着木箱移动而移动,场面异常热烈。通常情况下,一个高台一个造型,多取材于一些历史故事。“轻薄行歌走,真狂社舞呈”(
范成大《
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以滑稽取笑赢得观众。
元代,乐舞与杂技分流,“百戏”的概念已经过时。由“抬箱”变着“抬阁”,一是层数有所增加,二是由成人造型变为儿童造型,三是各层中有一铁杆贯穿。到了明代,“抬阁”盛行于行香走会之中。祟桢五年七月,为了祈雨,组成“抬阁”游行,这时的“抬阁”与现代的抬亭子大同小异。
至清代,“抬阁”已进入鼎盛时期,“抬阁”的扎法和表演方式也有所变化。同一时期,还出现了“重阁”,表演的方式则是另一番情景。张汉载在《天津杨柳青小志》中如此描述:“会中三有重阁者,人之上饰一人至二人,故曰重也。其法以铁捆长三尺余者,缚于肩背上,螬缚坐小儿八、九岁瘦而慧者,饰为美女形,隐其铁捆,化妆着一假手托茶盘盖碗,美女翘足凤鞋而其上,婆婆团扇以舞也。或立于鸟笼钩上,或立于琶弘于轴上,其衣饰装辗之美秀奢丽,为各方所不及。”“抬阁”的节目内容有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如观音、十八罗汉、姜太公等,也有杂剧片断,如《楚霸王》《单刀会》《八仙庆寿》等。
从清朝光绪年间至新中国成立时,三汇街上举办“亭子会”大多由各界群众自发组织,大家出钱自备扎亭子的穿戴、道具,会内的部分艺人则负责扎亭子的程序及工艺。
新中国成立后,三汇彩亭会既继承了传统的《火焰山》《三打白骨精》《八仙过海》《嫦娥奔月》等节目,也创造了反映现代戏剧人物的《刘胡兰》《白毛女》和再现现实生活的《体坛群英》《文明新风》等节目。
1982年,三汇古镇恢复彩亭会,当地居民、邻近县市数万群众汇集,一时间大街小巷,亭台楼阁,人满为患。
活动流程
三汇彩亭会的表现形态以抬彩亭、祭拜“三圣娘娘”、看彩亭为主要内容,连续三天,规模宏大,热闹非凡,赛似过年。伴随彩亭表演的还有龙灯狮子、高跷等10多种民间文艺。从彩亭会筹划、彩亭的设计、祭祀活动到正式拾彩亭,前后约需1个月时间,组织者、设计者、工匠艺人及其他社会人员为此忙碌,人们谈论的,人们操作的与彩亭会有关,使该镇笼罩在彩亭会的氛围中。
彩亭是彩亭会最突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约4平方米的平台中心,竖立一根曲折有致细而分节的铁杆上,上支架横伸斜展,环环相扣,曲折有致,将从戏或生活中提炼的人物、情节层叠4-5层,通高8-10米,“四人舁以行,游曳大街,游乐码头”。脚夫齐步慢行,亭上儿童扎缚在铁杆架上或坐或站,舞袖摆手,翻转流动,亭子闪闪悠悠,似坠非坠,观牵魂撩魄,惊叹不已。在欢快的耍锣声中,彩灯彩旗开路,众人拉的旱船,滑稽诙谐的抬总爷随后,接着是几抬彩亭“闪亮登场”,亭子周围簇拥着数种川东北民间文艺表演,众星拱月,庞大的表演伍以及追随彩亭的人流使彩亭会隆重热烈。
技艺特征
四川渠县三汇彩亭艺术源于汉代“百戏”中的“寻橦”,形成于清初,盛于清朝中后期至民国年间,沿袭至今。彩亭分3—4层,高达8米以上,下端是四四方方的平台,上面竖有一根经悉心加工的铁杆,相互首尾衔接,由涂脂抹粉并着戏装的儿童固定在支架上,大衣大裤掩饰支架,构成折折戏文片段。
1.“三汇彩亭会”有着“高、惊、险、奇、巧”的艺术特征
三汇彩亭以人物造型为主,是戏剧、
舞蹈、绘画、雕塑、建筑、工艺于三维空间的高度融合,有音乐的节奏与旋律,有诗歌的情思与神韵,有建筑的造型与风格。它融数学、力学、锻造、绑扎、运载于一体,是文艺与科技的产物,其艺术特点是“高、惊、险、奇、巧”。为了突出“高险”,又要安全,铁杆、铁环如何选材、如何煅打、如何见火、如何设计铁杆上的支架、重力重心如何掌握,这些都是彩亭关键技术,工匠们都把握得十分娴熟。材料、技术与艺术达到了完美和谐结合,是彩亭艺人智慧的结晶。
2.“三汇彩亭会”是民俗信仰的载体
彩亭上的男童需是6岁左右的孩子,太小的男童身高不够,太大的男童身高过高,这都会造成彩亭力量的失衡,因此,对男童的选择是一项非常严苛的工作。在彩亭会期间,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争先恐后报名,希望自家小孩能成为亭子最上端着戏装的男童角色。这一危险的表演角色在外地人看来不可思议,然而渠县人民却认为能够登上彩亭的小孩,可以获得“三生娘娘”的庇佑,消灾避难,在现代社会更衍生出了“学业进步、步步高升”的含义。
3.“三汇彩亭会”是融技艺与艺术为一体的综合表演
三汇彩亭艺术从萌芽到发展的过程,既源于汉代寻橦,也广泛吸收民间戏剧、铁匠、木匠、印染、缝纫、绘画、雕塑等多种技艺,具有民间综合性艺术的特征。
各层的戏文扮演者随着亭子运动的节拍,舞袖摆手,进入角色。在欢快的耍锣声中,彩灯、彩旗开路,亭左亭右亭后簇拥着高跷、旱船、金钱棍、秧歌队、花花船、车灯、玩友、抬总爷等民俗民间风情艺术样式,构成了川东北民俗民间艺术的“富矿”。同一般民间文艺演出不同的是,彩亭还在于 “扎”,民间形象地称为“扎亭子。它从开始创作构思、设计、锻造钢筋、设置机巧、构造平台、挑选演员、脚力、演练步伐直到表演为止,是一个融技艺与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过程。它是由优秀工匠和民间艺术家严密配合、共同劳动的智慧结晶。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实用价值
三汇彩亭会在当地和邻近县市深入人心,在该区域民间文化艺术活动中占重要地位,它是世代三汇人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文化价值
三汇彩亭会在全国属独一无二的民间艺术,它融铁工、木工、刺绣、缝纫、建筑于一体,汇文学、绘画、雕刻、力学于一炉,结构精致奇巧,色彩瑰丽,工艺精湛,被誉为川东北地区民间文化艺术瑰宝。
三汇彩亭会具有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杰出价值。三汇彩亭会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作为为彩亭定期举办表演会,并形成固定的民俗文化活动的三汇彩亭会在全国罕见,抬彩亭是彩亭会的中心内容。首先,从彩亭艺术的发展脉络看,始终贯穿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创造力。从一开始就展示了舞乐、杂技的高超水平,后发展将传统戏文情节或生活片断用儿童绑扎在高亭上进行展现,在观众感受“高、惊、险、奇、巧”的同时,又欣赏到戏剧情节,增加了彩亭的观赏性。其次,三汇彩亭会的诞生既是三汇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三汇彩亭艺术完善成熟的结果,扎亭子的关键技术是秘不可宣的,是一代代艺人对传承人进行“口传心授”,保证了彩亭艺术的承传与发展。再次,巧妙选择彩亭会期,凸显浓郁传统习俗。
教化功能
三汇彩亭会是集绘画、音乐、文学等多种艺术为一体的民间技艺活动,彩亭会的表演节目丰富,多取材于民间或历史故事,如 《鸿门宴》《船舟借伞》《洞宾渡牡丹》《唐知县审诰命》等。在元明清时期,彩亭会的节目内容又增加了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如观音、十八罗汉、姜太公等;也有杂剧片断,如《楚霸王》《单刀会》《八仙庆寿》等。辛亥革命风暴席卷川东北一带,在上海读书的一批青年学生回到三汇,传播反封建、废帝制的思想,由此以来,三汇彩亭出现了急公好义、精忠报国的节目。这些表演节目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教育美化的作用。
传承状况
“三汇彩亭会”作为一项独特的传统民俗盛会,有着浓厚的民俗气息。然而,高科技的声光电让传统的彩亭表演逐渐边缘化,在现代社会正面临巨大的挑战,其传承与发展出现了以下困境:
(1)抢救和保护措施不利,主要原因是经费不足。举办一次彩亭会需要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彩亭会没有专门组织机构,也没有专业研究人才,更没有专门经费,扎彩亭、抬彩亭是临时工作,匆匆上、匆匆结束,失去了原来彩亭会的过程乐趣和节日气氛。
(2)人才青黄不接,培养困难。由于彩亭艺术精深,要求从事彩亭艺术的人员具有文史与艺术的知识,没有稳定传承机制,面临后继乏人的危机。彩亭艺人多在60周岁以上,中青年较少,由于现代文化和商品经济的影响,他们对传统艺术不感兴趣,若没有强有力的保护措施和奖励机制,传承人将会越来越少,以至十几年后无人传承。
(3)彩亭器材、道具、服装、曲目以及加工工具等方面的保存没有专门的陈列室和人员加以保管和维护,历代彩亭会后,用过的器材、道具、服装保管凌乱或不断丢失,不利于对彩亭艺术的研究与继承。
(4)相关区域政府对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宣传不力,推介不力,只限于彩亭会或在某个地方抬彩亭时才宣传报道一下,没有完善的、系统的、专业的彩亭日常宣传推介机制,满足于一时的自我陶醉。
(5)政府制定的保护措施实施不力。
传承人物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王安大,男,
汉族,1934年8月出生,私塾,住在三汇镇兴民社区,青年时间从事船工工作,转造船厂当采购员,后因企业关闭,待业,于1982年恢复三汇彩亭会时向第六代彩亭传承人杨占荣学习彩亭制作,曾随师参加过1992年四川省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2005年参加雅安“省第三届旅发大会”、2006年参加四川省第十届运动会。
第四批省级传承人陈清安,男,汉族,1952年1月生,初中文化,住三汇镇向阳社区。1970年下乡,1971年调三汇搬运站工作,2005年企业改制下岗,从1982年恢复彩亭会开始向第七代彩亭传承人王安大学习彩亭制作,随师参加过1992年四川省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2005年参加雅安“省第三届旅发大会”、2006年参加四川省第十届运动会,已全面掌握彩亭的设计、彩扎、指挥工作。
保护措施
政府支持的保护方式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条款规定,三汇镇人民政府加强了对三汇彩亭会相关器物的管理与保护。镇政府成立了“三汇彩亭研究会”,作为三汇彩亭会保护与开发利用的专门组织,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有:如四川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建伟的《渠县彩亭艺术源流》在省级学术刊物发表;邓天柱、雷评等论文《从宗教祭祀活动的变异到民间艺术盛会的形成》获1994年达州地区社科论文一等奖;李同宗的文章《三汇民间彩亭艺术》收入2003年《中国精典文库》一书。
1985年2月,三汇镇人民政府决定恢复每年农历3月18日彩亭会,并印发文件到镇属各单位、农村,明确提出要积极保护三汇亭子会,使之成为该镇特色文化品牌,拉动经济发展。
渠县县财政根据实际需要,对三汇彩亭会的举办及保护工作给予适当的扶持。2005年2月,县财政拨专款3万元,用于包括三汇彩亭会在内的全县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普查、申报工作。2005年4月,县财政拨专款5万元,用于三汇彩亭到达州市参加第二届巴山艺术节广场文艺表演。2005年6月,县财政拨专款2万元,用于三汇彩亭会保护和申报工作。2005年8月,市、县财政拨款10万元参加雅安市 “第三届四川旅游发展大会”民间文艺展演。2006年县财政拨款15万元,参加四川省第十届运动会广场表演。
为保护三汇彩亭会,渠县特制定了五年保护计划,此计划由三汇镇党委、政府负责组织实施,渠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和文化体育局负责管理、督导。
2019年11月12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渠县文化馆获得“三汇彩亭会”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三汇彩亭会》项目原保护单位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为渠县文化馆(渠县美术馆、渠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渠县业余体育学校)。
民间参与的保护方式
首先,面对表演彩亭会道具及表演服装的储存问题,艺人们都是发动自己的力量多次搬迁储存地点。尽管“三汇彩亭会”已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名录,但由于资金迟迟不到位,没有修建专门的展馆储存表演道具和表演服装,彩亭会的道具十分笨重,占地面积约20平方米,储存空间有限,道具几经迁移,艺人们最终在镇政府找到一块空地进行保存,而渠县是一个极易发生洪水的地方,为了避免洪水的侵蚀,表演服装也是来回搬迁,最终被安置在镇政府某一办公地点的阳台上,空间十分狭小。
其次,面对道具和表演服装的陈旧,艺人们自发组成改革小组对其进行改革。“三汇彩亭会”的道具多为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制作,且为木质结构,十分笨重,而从事这一表演艺术的都是60岁以上的艺人,他们的身体早已不能承受如此重量。因此,艺人们自发成立改革小组,开始对彩亭会的道具进行改革,在资金严重缺乏的情况下,艺人们毫无怨言,凭着对彩亭会满腔的热爱,利用闲暇时间研究改革方案,终于在今年7月份形成了一套初步方案。而表演服装的陈旧几乎成了艺人们的一块心病,专门负责化妆及戏服穿戴的传承人雷明珍表示,在三汇镇,很少有人知道戏服的穿戴规矩,如有的人将张飞的衣服给岳飞的角色,严重影响了表演效果。此外,一套戏服往往价格不菲,没有资金的支持,他们用的很多戏服都是上个世纪60年代的。针对这样的问题,他们发挥自己在各领域的优势关系,筹备戏服,如对旧戏服进行反复缝补、从剧团借戏服,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戏服荒”的问题。
最后,面对传承人越来越少的问题。艺人们除了以身作则,表演好每一次彩亭会外,还在平时的生活中向年轻人灌输彩亭会的知识,让他们共同参与到“三汇彩亭会”的传承和保护中来。
所获荣誉
2022年2月,三汇彩亭会被列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社会影响
三汇彩亭会的主要艺术表现形式的彩亭曾多次赴县、市、省演出,如1989年,参加达川地区川陕鄂八地市文化物资交流会;1990年,应北京亚运会组委会邀请参加亚运会开幕式演出(因经费不足未能成行);1992年,参加达州市“巴山艺术节”广场文艺演出和四川省春节团拜会;2005年8月,应邀参加四川省“旅发”大会表演;2006年,参加四川省第十届运动会开幕式表演,三汇彩亭所到之处,吸引数万观众沿街驻足观看。
文化轶事
三汇解放前有庙会10余个,最有名的数“三月十八”的“土祖庙会”(土祖庙现位于三汇农乐林场办公地),“三月十八”是“地母娘娘”的生日。据传,“地母娘娘”原是历朝历代封建统治者的祭祀对象,而三汇土祖庙里原敬奉的是“送子娘娘”、“痘母娘娘”、“麻母娘娘”(民间俗称“三圣娘娘”),也就是“地母娘娘”的化身。
清初,三汇地区麻疹发病率占小儿总数的84%,死亡率占发病人数的70%。按封建观念,“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平民百姓的心中,最关心自己的后代繁衍和儿孙能否顺利通过麻、痘两关,因此人们特别敬奉“三圣娘娘”。
为此,人们或敬香蜡、酒肉,或敬红绸、衣袍,祈求“送子娘娘”赐予男孩,“痘母娘娘”、“麻母娘娘”消灾免难,并争相送小孩着戏装上亭台,而且要连续三年,为的是逗“三圣娘娘”喜欢,图“细娃儿”好带。
因此,每年“三月十八日”,“三圣娘娘”庙会期间三汇都要扎亭子,敬献“三圣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