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牲
用于祭祀的牛、羊、猪的合称
三牲,汉语词语,是指用于祭祀的牛、羊、猪,也称为“大三牲”,“小三牲”指的是猪、鱼、鸡。
解释
1: 牛、羊、豕,谓大三牲。
2:猪、鱼、鸡,谓小三牲。
3:獐、鹿、麂,道教谓玉署三牲。
出处
●《礼记‧宰夫》:“凡朝觐会同宾客以牢礼之法。”郑玄注:“三牲,牛羊豕具为一牢。”
●《孝经‧纪孝行》:“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不为孝也。”邢昺疏:“三牲,牛、羊、豕也。”
●晋葛洪《抱朴子‧道意》:“太牢三牲,曷能济焉!”
宋司马光《送巢县崔尉》诗:“何必羞三牲,然后称甘旨。”
●明无名氏《寻亲记‧劝勉》:“问寝承颜,难效三牲之养。”
洪深《青龙潭》第一幕:“哪一乡缺雨,就备着三牲祭礼,打着锣鼓,放着鞭炮,抬着一个瓶子,来迎龙王。”
●唐韩愈《李君墓志铭》:“五谷三牲,盐醯果蔬,人所常御。”此三牲指猪、鱼、鸡。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湘潭韶山地方议决客来吃三牲,即只吃鸡、鱼、猪。”
●宋陶谷《清异录‧玉署三牲》:“道家流书,言獐、鹿、麂是玉署三牲。神仙所享,故奉道者不忘。”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05 18:21
目录
概述
解释
出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