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船山合战据说是因为样子像三条船连在一起倒放在地上而得名,但就佐贯城内的里见义尧和里见义弘
父子二人看来,三船山就像针一样在不停刺痛自己的眼睛,因为北条氏政在三船山上修筑的砦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佐贯城,三船山合战,是永禄十年1567在关东地区的合战,也是战国时代关东地区最后一场合战,交战双方为积怨已久的两家大名,北条氏政VS里见义尧两方交战,北条氏政遭到里见氏冒兵寡将微之险分兵前后突击大败而回,里见氏得以保全实力。
北条里见长对峙
里见氏在永禄七年(1564年)第二次国府台之战的惨败遭到了很大的损失,连里见义弘之子里见弘次都在该役阵亡了;然而更糟糕的事却发生在之后——一向被义尧父子视为股肱的重臣胜浦城城主正木时忠背叛了里见氏,正木时忠的背叛带来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一时间总州豪族纷纷背离里见氏;里见氏的势力大为衰退,连根据地久留里城都不得不放弃以集中兵力固守更险要的佐贯城。(因为各种资料各执一词,关于里见氏一度放弃久留里城之事并不能肯定。但永禄三年北条氏是直接进攻久留里城的,因此此刻如果里见氏仍旧以久留里城作为根据地,则北条氏的主攻目标应该是久留里城而非佐贯城。为此本人采纳了里见氏一度放弃久留里城的说法。)
第二次国府台之战的获胜是北条氏政在继位之后获得的第一次显赫功勋,氏政也为此自我肯定了自己的东关东征服战略,一旦这一战略完成,北条氏就将成为天下第一的豪强;北条氏的目标就可以不再局限于东国,而立场得到强化的氏政也就不必再听父亲的唠叨了。虽然之后数次进攻佐贯城都没有获胜,但氏政并不因此死心。稍后,氏政命令藤沢播磨守和田中美作守在紧邻佐贯城的三船山上修筑了一个砦以监视佐贯城内的一举一动,从而找机会彻底消灭宿敌里见氏来贯彻自己的战略;然而在三年的时间里,这个机会一直没有降临。
虽然遭到了巨大的打击,但里见义尧父子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在经过三年的恢复后,义尧父子已经在图谋恢复自己房总霸主的地位了,在三船山砦与佐贯城之间长达三年的对峙终于走到了尽头。
氏政大意遭突袭
永禄十年(1567年)八月,里见氏开始在佐贯城大规模的集结部队,这种行动当然瞒不过近在咫尺的三船山砦守将。很快,藤沢播磨守要求增援的报告书就送到了北条氏政手中。在氏政看来,自己期盼已久的彻底消灭里见氏的机会终于到来了;既然剥了皮的兔子自己送上门来,那么吃掉它是很自然的选择,北条氏政迅速动员了大军攻向佐贯城。
面对北条氏杀气腾腾的三万大军,里见氏在总动员后兵力仍旧不到北条军的一半。如果采取正面作战,那么兵力处于绝对劣势的里见军能获胜的机会就微乎其微,因此在战前的军议上,正木时茂提出了类似于武田军在第四次川中岛之战所用战法的策略。武田军在第四次川中岛之战的战法取得了胜利,但武田信玄是在己方兵力占优势的情况下才分兵夹击上杉军的,而以里见军的数量来使用这样的战法则可算一种极大的冒险;一旦出错,等待里见氏很可能就是灭亡。尽管所有人都流露出了担忧,但没有人能提出更好的方案,于是里见义弘最终决定采用正木时茂的方案。
永禄十年(1567年10月5日)八月二十三日,由里见义弘亲自率领的里见军本队在虚空蔵山布下了阵式,而北条氏政则将本阵设在了三船山。看着虚空蔵山上稀稀拉拉的几小支部队,北条氏政胸中油然生出了一种必胜的感觉,北条军的将领们也和北条氏政一样认定了己方的必胜。然而北条氏政等人所不知道的是正木时茂在头一天晚上利用北条军的松懈率领别动部队迂回到了三船山以北的八幡山,此刻的北条军已陷入了里见军前后夹击的势态,但北条氏政对此一无所知,北条军也未在后方(北方)布置有力的防卫部队。
里见军本队八千余人在正木时茂的养子正木宪时的统带下首先向三船山的北条军发动了攻击。久经战阵的北条军当然不在乎这种普通的攻击,凭借优势的兵力,北条军很快就取得了主动,里见军开始向南败退。
一看到里见军开始败退,三船山上尚未参战的北条军将领就按奈不住了。要想在必胜的战斗中立下功勋就需要取得敌军的首级,而当前看来就是最好的机会,败退中的里见军的战斗力应该很低,于是获取敌军首级所要付出的代价想必也不会高……北条军开始了对里见军的疯狂追逐,就连自己已置身于一片难以行动的水田中也没有在意。
看着北条军已陷入了障子谷的水田之中,立马虚空蔵山的里见义弘稍微把紧提的心放下了一点儿,策略的第一步已经很理想的完成了,通知用的狼烟也已经升起,剩下的就看正木时茂的别动队了;然而一想到正木时茂,里见义弘又产生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担忧……
一见狼烟升起,正木时茂便率领军马迅速突向三船山;而正木时茂自己一马当先冲在了最前面。百首城城主正木大膳亮时茂作为房总里见氏的首席重臣和首席大将至当前已经有三十四年了,而且在血缘上正木时茂还是里见义尧的舅父,以时茂这种在房总地区数一数二的地位本来根本就不必要身冒矢石冲在第一线,然而在永禄七年(1564年)时茂的弟弟正木时忠叛降北条氏之后,时茂在里见氏的立场就变得非常尴尬了。
将一个家族分成两部分投靠不同的势力以确保家族生存是小势力在战国时代所使用的常见手法,因此在正木时忠叛降北条氏之后,认为正木时茂根本就和正木时忠早有共识的流言就没有停歇过。更有甚者,有人预言说正木时忠的叛降只不过是先去为正木氏的彻底背叛铺路的,一矣时机成熟,正木时茂就会带着主君的首级投向北条氏……虽然没有人敢在以豪勇著称的枪大膳正木时茂面前这么说,但时茂确实知道流言一直在主公里见义弘耳边萦绕。
关于正木时茂的流言里见义弘听到了不少,但义弘对此一直置若罔闻。在第二次国府台之战的惨败后,连根据地久留里城都已丧失的里见氏经不起一次内乱了。尼子氏衰落的殷鉴未远,里见义弘并没有愚昧到要故意把自己降到与尼子晴久和尼子义久父子同一水准的地步。当然,里见义弘也没有对正木时茂更好,因为一旦着了痕迹,反而使正木时茂产生什么猜疑就不妙了……几年下来,正木时茂多少体察到了主君义弘的良苦用心,于是时茂极力想要找一个机会来洗刷自己身上的污名,而没有什么机会是比冲上三船山亲自取下北条氏政的首级更好的了。
自我陶醉于自己的东关东征服战略中的北条氏政显然没有察觉里见军的战斗力和第二次国府台之战相比似乎下降得太过不合常理了,然而当“有兵马从后面杀过来了”的消息报过来后,北条氏政却马上察觉到了这一点。终于醒悟到自己已经中计的北条氏政迅速对形势做了分析,当时北条军主力在障子谷的水田之中挤做一团一时无法回援,虽然北方杀来的敌人兵力不多但自己身边的护卫部队数量也不多,为了
慎重起见还是将本阵南移下山和主力会合后再图反击好了……
挤在障子谷的水田之中的北条军很快也知道了后方敌袭的消息,也和北条氏政一样知道己方中计了;和北条氏政不同的是水田之中的北条军被三船山所阻隔而看不到从八幡山方向杀来了多少敌人。片刻后,大家看到了氏政的本阵开始转移;于是北方有敌军大部队突袭的流言开始在各个部队间快速传播起来,北条军陷入了恐慌中。
里见义弘在虚空蔵山观察到了北条军混乱状态,于是诱敌的里见军也开始转入了反攻。当氏政的本阵在三船山下与己方会合时,正木时茂率领的部队也已从北条军背后(北方)猛扑了过来,这支部队的速度远比北条氏政想像中快得多,北条军真正遭到了前后夹击。于是北条军的士气迅速衰竭,指挥系统很快就失去了作用……战场上呈现了一面倒的状况。
这样的情况是北条氏政未曾预料到的,眼见自己已无力回天,北条氏政下令撤退。然而此刻的北条军连撤退也做不到了,在里见军的猛攻下北条军迅速崩溃了、士卒开始四散逃逸,就连北条氏政自己也陷入了被敌军斩杀的危险中——正木时茂直冲着氏政的本阵杀了过来。
北条氏政当然不能就这样死在三船山下,然而此刻还忠实的留在氏政身边的人没几个了。氏政环顾了一下周围,指定了岩槻城城主太田氏资负责担任殿军掩护自己撤退。
自从出了名动天下的太田备中守资长入道道灌之后,太田氏就长期在武藏国拥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为了太田道灌的冤死,在太田氏和主君扇谷上杉氏之间产生了无法弥缝的裂痕。于是在相模的后北条氏兴起并开始攻略武藏之后,太田氏就背叛了主君扇谷上杉氏而转投北条氏,并在北条氏取得江户城、河越城的战斗中立下了首功。太田道灌的嫡曾孙太田新六郎康资为此成为北条氏属下江户众的首领,而分家的太田美浓守资正也成为了他国众的首领。(据《北条氏所领役帐》记载,太田康资在北条氏的所领排名曾为第六位,而太田资正则为第十五位)
太田氏诸将之所以会投靠北条氏并不是因为欣赏北条氏,主要是因为厌恶不知好歹的主君扇谷上杉氏而已。因此在加入北条势之后,出自名门清和源氏的太田氏总对来路不明的北条氏抱以藐视的态度,在政治上也力图与北条氏保持一种准平等的地位。在实力还不足的情况下,北条氏对太田氏采取了怀柔政策,太田康资和太田资高(太田资正之子)都成为了北条氏康的女婿;而资高之后更得赐了一个“氏”字而改名为氏资,成为了相当高格的一门众。
然而北条氏在事实上也不喜欢自尊自大的太田氏诸将,于是在天文十五年(1546年)河越夜战之后,获得了关东主导权的北条氏开始想方设法的削弱太田氏了,北条氏康在武藏进行的几次检地都主要是针对太田氏。到了后来,连太田康资之下的江户众武将远山丹波守纲景的领地都超过了太田康资,于是北条氏与太田氏之间的关系就进一步恶化了。
在上杉(长尾)军第一次进入关东之后,岩槻城城主太田资正首先投靠了上杉政虎并参加了对小田原城的围攻;不久太田康资也背叛了北条氏。之后太田康资和太田资正二人联合了里见氏与北条氏对抗。在第二次国府台之战北条氏获胜后,太田康资逃附同是出自清和源氏的房总里见氏;而太田资正的居城岩槻城则遭到了北条军的围攻。孤立无援的固守是没有希望的,太田资正和太田氏资父子都知道不会有人来拯救自己了;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太田氏资出面与围城的北条军交涉,最终双方达成了放逐太田资正以换取太田一族安泰的条件。于是太田氏资继任了家督并放逐了父亲太田资正和弟弟梶原政景。在北条氏方面虽然承认了太田氏资岩槻城城主的地位和太田氏旧领的安堵,但太田氏资自己却在之后被北条氏政“请”到了小田原城,而岩槻城留下的是由氏政指定的亲北条氏的城代。
三年的时间,太田氏资在小田原城里受尽了折磨;看在氏资妻子的份上,没人在肉体上伤害氏资,但那些不堪入耳的讽刺却无时无刻不在刺伤氏资的心灵。虽然背叛父亲是不得已,但背叛毕竟是最为人诟病的行为;先是跟着父亲背叛主君北条氏,之后又连父亲都会背叛的人还有谁不能背叛呢,难道会是妻子、岳父、大舅子吗,听着别人冷冷的讽刺,太田氏资真可谓是外惭清议、内疚神明。如果因为背叛得到的是太田氏的兴旺和氏资个人的发达也就罢了,可是得到却是小田原城内的软禁……名利双失的太田氏资是不惜一切代价要改变自己当前的处境。
“如果成功掩护了北条氏政的撤退,那么也许利用战功回到岩槻城;如果失败了,那至少可以像个真正的武士一样去死(也许三年前就该这样了),同时也证明了自己确实没有背叛妻子、岳父、大舅子……”太田氏资慨然应承了北条氏政的命令,率领着剩余的几个人(太田氏资所部本来就只有五十四人)勇敢的迎向了正木时茂那些如狼似虎的追兵、也迎向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也是氏资一生中最为耀眼的一刻。
根据《里见军记》的记载,北条氏政最终带着四、五个人逃回了小田原城,然而却已经狼狈到了连坐骑都被舍弃的地步。而障子谷的水田在之前阻碍了北条军的进攻,此刻又阻碍了里见军的追击,北条军多数都逃离了……逃回了小田原城的北条氏政清点了己方的损失,伤亡总计二千五百以上;这确实是不小的打击,但北条氏也不是承受不起,氏政几乎马上就要再调兵马去找里见氏报 复回来。
三船山合战发酵
世事并不是总按北条氏政的意愿来安排的,三船山合战之后一个多月的永禄十年(1567年11月29日)十月十九日,武田义信在东光寺去世了。
在经历了永禄八年(1565年)十一月七日的饭富虎昌谋反,永禄九年(1566年)十二月骏河姬(武田义信之妻)归国,永禄十年(1567年)八月十七日 今川氏真禁止向武田所领输出食盐再到武田义信的死,甲骏同盟一步步走到了尽头。而倾向于今川氏真一方的北条氏(北条氏跟随今川氏真也禁止向武田所领输出食 盐)这时要准备对付武田氏,没有馀力去对付里见氏了。因为三船山合战失败而立场弱化的北条氏政无力坚持自己的提案,北条氏的力量由东边转向了西边……
在里见氏这边,由于在三船山合战的兵员损失只有北条氏的五分之一,而且又获得了北条军遗留的大量辎重装备,里见氏可算获得了全胜;而于合战中亲手斩下北条 军将领羽屿内蔵首级的奇兵队长正木大膳亮时茂则在三船山合战中立下了头功,于是乎一直困扰时茂的流言终于消失了。至于当主里见义弘已在准备杀回久留里城 了……
西有武田、东有里见,在北方还有经常像暴风雨一样席卷关东平原的上杉辉虎,虽然景况并不像天文十五年(1546年)河越夜战之前那么危险,但北条氏 此刻的处境却也绝对不容乐观。为了扭转不利的局面,已隐退的北条氏康又重新返回了前台,氏康显然认为缺乏历练的北条氏政不足以在这种情况下领导北条氏。
政治上没有永远的友谊,只有永远的利益;同样,只要利益足够,敌人也能摇身一变成为盟友。在权衡了利弊之后,北条氏康开始向关东管领上杉辉虎示好;因为单 纯以作战来看,北条氏的邻国里就只有上杉辉虎能够正面对抗精锐的武田军。虽然一贯满口的仁义道德,但上杉辉虎并不把说过的话作为自己行动的标准,如果能捞 到足够的好处,那么相越两国的和好就并非不可能实现;辉虎一方面向北条氏的使者(武藏钵形城主北条氏邦)狮子大开口——土地、人质和北条氏的低头服软,没 有什么是辉虎不要的。而北条氏要求的援军却只是不断出现于口头上,此刻的上杉辉虎正忙于镇压本庄繁长的叛乱,对救援北条氏既无心更无力。
和上杉辉虎的交涉没能迅速得到期望中的结果,但北条氏也并非白费了一场力气;由于双方的谈判一直没有中断,而北条氏也利用谈判充分了解了上杉氏的虚实,并 以此判断出辉虎在一时半会之内不可能对北条氏发动大规模攻势。那么北条氏的力量也就不必像过去几年一样集中在北方了。
既然上杉辉虎一时间成了成事不足、败事不能的小角色,北条氏康迅速把自己的目光转移到了别处。西边的武田信玄欲壑难填,除非把骏河卖给信玄,不然恐怕很难 和武田氏达成妥协;北条氏康的女儿弥姬嫁给了今川氏真做正室,如果北条氏为与武田氏达成妥协而出卖今川氏,那弥姬的命运会怎样呢,就算置弥姬的命运于不 顾,但北条氏的立场又该如何,从一开始,北条氏就是甲相骏三国同盟最弱的一国(虽然当前国力已经超过了今川氏,但仍旧与武田氏有相当差距),如果任由武田 氏吞并骏河,则北条氏很可能沦为武田氏的附庸,北条氏在关东近百年的艰苦经营并不是为了得到这样一个结果。
甲、越两国看来已很难指望了,北条氏的邻国中能够让其利用的(同时是值得利用的)就只有东面的里见氏了。以北条、里见两家几近半个世纪的敌对来看,想 要迅速建立一个针对第三国的北条、里见军事同盟是很困难的。特别是在这个第三国对里见氏毫无威胁的情况下,这个组建北条、里见军事同盟的想法即使被人认为 是“幻想”和“荒诞离奇”也并不希奇。
然而北条氏康也自有其考虑。在里见义尧执政之前,里见氏一直是所领不超过十五万石的小大名;而经过里见义尧三十几年长期不懈的努力后,里见氏所领仍旧只能 在三十万石左右徘徊。那么如果北条氏肯做一些让步,把下总属于别人的领土让出一部分给里见氏,则里见氏或许会感到满足从而与站到北条氏一方;而里见氏就算 实力得到了加强,对北条氏的威胁基本上仍旧只达到下总国府台一线,就算发生了什么不测,里见氏对北条氏的威胁也超不过武藏江户一线。这和武田氏随时可以威 胁小田原的实力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最荒唐的外交建议只要被对方采纳了就会被称为高明的外交手腕,所以只要觉得有必要,看起来再荒唐不过的建议也不妨提提看。在武田军攻破骏府城之后,急病乱 投医的北条氏康也这么表演了一次。永禄十二年(1569年)正月,通过妙本寺的僧侣,北条氏康要求建立房、相、骏三国同盟一起对付武田军的信件送到了里见 义尧手中;当月,眼见里见氏没有动静,北条氏康再次写信给里见义尧要求与里见氏结盟。然而荒唐并不是那么容易变成高明的,同年二月,利用北条军主力在萨埵 峠与武田军对峙,里见军同时对隶属于北条的下总千叶氏所领和三浦半岛的北条所领展开了攻击;里见义尧对北条氏那深深的不信任与反感根本不是两封信里的几句 甜言蜜语和些许的让步所能改变的。
由于东西两方都无法和睦,北条氏康不得不对北方的上杉作出了很大的让步来与上杉辉虎达成妥协。而里见氏则觉得自己被上杉辉虎出卖了,“这家夥究竟算是什么关东管领。”愤愤不平的里见氏迅速与上杉氏决裂,于是关东的政治格局彻底改变了。
永禄十一年(1569年1月3日)十二月六日,武田信玄发兵骏河;十二月十三日(1月10日),武田军攻破骏府城。从永禄十二年(1569年)一月二十五 日起,武田军与北条军在萨埵峠开始了长达三个月的对峙,四月武田军被迫撤离骏府城退回甲斐。而北条氏则为了与武田氏对抗于这年闰五月三日与上杉氏结成了同 盟(一说是年三月十四日);而武田氏则在同年八月十九日与里见氏结成了同盟。
永禄十二年(1569年)九月,武田军进攻武藏;十月一日(11月19日)武田军包围小田原城,十月六日(11月24日),武田军在三増峠大破北条军。而 里见氏也借机在这一年完全恢复了自己在第二次国府台之战之后丧失的领土,而在第二年的元龟元年(1570年)五月,为了策应武田军对北条氏的攻击,里见军 甚至打到了伊豆。
发现与武田军交战得不偿失的北条氏开始反思自己的政策,在元龟二年(1571年)十月三日北条氏康去世后,北条氏政在十二月以氏康的遗言为理由恢复了与武 田氏的同盟,而北条氏的力量又开始由西转东了。随着甲相两国的和好,房甲同盟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里见氏又再次与上杉氏在天正元年(1573年)结成了 房越同盟。关东的形势在表面上好像又恢复到了永禄七年(1564年)第二次国府台之战之前样子。然而此刻这些所谓的同盟中,大概已经没有纤毫的信任存在 了,于是这种只为眼前利益结成的同盟自然而然的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因为彼此的利益冲突而破裂。
又经过了两三年的对抗后,里见氏不情愿的承认了北条氏的关东霸主地位(极力反北条的里见义尧去世了),里见义弘开始向北条氏寻求和平。终至天正五年 (1577年),里见义弘为弟弟里见义赖迎娶了北条氏政的女儿鹤姫为正室(里见义赖似乎做了兄长义弘的养子,此刻也是以里见氏当主之子的身份来结亲的), 两国结束了四十年的敌对关系结为了同盟。
如果没有里见氏在三船山合战的胜利,里见氏就没有立场与北条氏缔结这个相对平等的同盟;然而由这个同盟引发的正木宪时之乱和丰臣秀吉小田原城征讨后里见氏总州领土没收却是此刻始料未及的。但如果在这场三船山合战中失败了,战国大名里见氏的历史也许在永禄年间就结束了。
在北条氏一方,三船山合战的失利使得小田原北条氏的东关东征服战略始终停留在构想的阶段,于是北条氏最终也就以关东霸主的身份结束了自己的历史。如果北条氏在三船山合战中获得了胜利,日本的形势也许真的会改变吧,然而历史却是不容假设的……
和桶狭间之战之后一样,和当事方关系最密切的邻国受到战败的影响最大;只不过这次是武田氏与今川氏受到了北条氏战败的影响。自从武田信玄将自己对骏河的觊 觎明白表露出来之后,北条氏就对此做出了很强烈的反应。这使武田信玄认识到,如果武田军攻击骏河,则很有可能遭到北条氏的军事干涉;于是信玄在出兵骏河一 事上表现得很慎重,例如永禄十年(1567年)今川氏真下令对武田所领禁盐,这可以认为是处于弱势的今川氏对强势的武田氏做出的挑衅,但为此而领内民生大 受影响的武田信玄却没有迅速就此做出什么激烈的反应,这很可能就是因为武田信玄当时并没有轻易击败骏、相两国联军的把握,因而不愿轻启战端。
但当北条氏在三船山合战中被打得大败之后,形势骤然改变;北条氏可能对武田氏攻略骏河而进行的军事干涉在武田信玄看来变成了笑话。“如果一万里见军就可以 击败三万北条军,那北条军究竟有什么值得自己忧虑呢。”对于甲军的强悍和自己的军事才能,武田信玄是有着绝对自信的。没有必要靠外交努力来避免北条氏的军 事干涉了,武田军的强悍足以击败北条军,而这足以迫使北条氏停止其军事干涉;只不过这就需要赶快,因为时间越短,北条氏也就越缺少机会进行恢复、也越发没 有机会来弥补其军队在三船山合战所暴露出的缺陷。武田信玄开始倾向于用武力迅速解决北条氏的军事干涉(这时的信玄颇为急噪,因为他大概感觉到虽然自己要做 的事还有很多,然而所剩下的时间却可能已经很少了)。
然而结果证明武田信玄的判断是错误的,武田军在出兵后七天之内就轻易击败了今川军、夺取了骏府城。但当武田军在长达三个月的萨埵峠对峙失败后,信玄才真正 了解到由北条氏康统率的北条军和由北条氏政统率的北条军是截然不同的,只不过此刻的双方却都已骑虎难下了。又经过了四年的纠缠,甲相两国同盟才最终取代了 甲相骏三国同盟;然而此刻北条氏康已不在,武田信玄虽在而将老……
天正元年四月十二日(1573年5月23日),信浓驹场,当武田信玄走向自己生命终结的时候,信玄会否曾后悔为与北条氏兵戎相见而失去了宝贵的四年,此时 此刻信玄所需要的大概也就是一年的时间吧,如果当初能再在外交方面多做一些努力,甲相交战或许可以避免;即便不能避免双方的冲突,是否可以少纠缠一段时间 呢,只不过这一切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三船山合战的胜利对里见氏来说确实是悠关生死的战略性大转折,而北条氏的失败固然对北条的未来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但如果仅以当时而言,北条氏的失败只是一 次战术性的挫败而已。里见氏与北条氏争夺关东霸权的机会在第二次国府台合战失败之后就彻底丧失了,里见氏之后都只是为保护家族的存续与地位而与北条氏作战 而已;三船山合战中里见氏的胜利是一场典型的哀兵击败骄兵的战役。对两家疏于了解的武田信玄错估了三船山合战对北条氏的打击,同时也高估了里见氏的实力; 三船山合战的胜利并不能抵偿里见氏在第二次国府台合战失败而遭到的损失。如果在二次国府台合战之前里见氏做不到的事,那三船山合战之后里见氏一样做不到, 事实证明了里见氏的攻势并不足以牵制北条氏。在这个战乱的时代,妄图依靠对方的软弱或第三者的干涉来达到目的是很危险的,真正能够依靠的只有自己的实力; 然而在很多时候,很多人都在不经意中忘掉了这一事实,从而导致了一次又一次的遗憾……
发生在关东一隅的三船山合战作为战国时代关东内部势力的最后一场大战,极大的影响了里见、北条的未来,也很大的影响了其他东关东诸大名的命运。通过北条 氏,三船山合战的结果又影响了武田氏;又因武田氏而影响了织田氏与德川氏,从而影响了整个天下。虽然三船山合战也许只是影响这一切的一个小因素,但正是这 许许多多一环紧扣一环的小因素最终决定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