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袁墓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袁墓是公安县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1992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袁墓简介
袁宗道、袁中道墓园的修缮,遵循明代有关丧葬礼制,明代丧葬礼制有严格的规定,特别是对各级官吏卒后的墓冢大小,墓园进深、面积,坟墙高矮等都有明确而细致的说明。袁宗道、袁中道的墓园就是参照《明史卷六十.丧葬之制》同时考虑到文物保护和旅游观光的实际需要而设计的。墓园的建筑材料以青砖和石料为主,十分坚固。
为了保护好三袁墓,公安县人民政府决定分两期分别对袁宗道、袁中道墓和袁宏道墓进行恢复性修缮。三袁墓园的修缮是由公安县三袁墓修缮工程领导小组主持完成,公安县博物馆具体负责,湖北省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中心设计,荆州市古建公司承建。
墓园占地25亩,整个墓园呈现古朴、庄重、宁静、祥和的园林风格,基本呈现出“桥木千章,山之苍苍,水之晶晶,树之森森”的历史原貌,是一处集凭吊先贤、文物保护与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永久性人文景观。
“公安派”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三袁是所有公安人和海内外“三袁文化”仰慕者的骄傲。保护和建设好三袁墓园既是对三袁英灵的告慰,更是对“三袁精神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三袁简介
公安县史称孱陵,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始建孱陵县,公元209年,左公刘备领荆州牧屯兵油江口,取左公安营扎寨之意,改孱陵为公安。公安县名一直沿用到今天。“公安三袁”就是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
四百多年前,明朝万历年间,袁氏三兄弟——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出生于公安县的长安里长安村,即今天的孟家溪镇的三袁村,他们以仁山智水的人文襟怀和领异标新的创作思想,在复古成风的晚明文坛独树一帜,创立了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流派——“公安派”,其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风格引领中国文坛风骚数百年,其新文学思想对后世几百年思想文化历史以至“五四”新文化运动都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
长兄袁宗道,生于1560年,字伯修,27岁北京会试第一,官至五品。袁宗道一生勤奋刻苦,为官清廉,在41岁的时候因病逝于北京,去世的时候,家中毫无积蓄,是靠卖其书画才得以将灵柩送回故乡。袁宗道是“公安派”的发起者,代表作有《白苏斋集》,同时代的思想家、文学家李贽对宗道给予极高的评价。
老二袁宏道,生于1568年,字中郎,25岁进士,官至吏部郎中,正五品。老二博学多才,为官勤勉,任吴县县令仅一年,吴县大治。当朝宰相申时行曾感叹:“两百年来无此县令”。宏道43岁的时候病逝于沙市,葬于白鹤山,就是今天的公安县章庄铺镇肖家嘴村,离这里大约30公里。宏道是“公安派”的领袖人物,成就最大,影响最广,一生著述丰厚,传世诗歌有1700多首,游记、杂文等600多篇,其中多篇诗文被选入大学课本。
老三袁中道,生于1570年,字小修,29岁进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正五品。中道以豪杰自命,性情奔放,纵情山水,足迹遍天下,其文学成就仅次于老二,特别是在晚年,他还系统的整理出版了两胞兄及自己的作品,使得“三袁”的作品及其文风发扬光大。中道57岁病逝于南京,与长兄合葬于故乡长安村,即现孟家溪镇三袁村。由于老大和老二分别在北京和南京做过官,所以民间流传着:一母三进士,南北两天官的说法。
参考资料
三袁墓 .公安县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07 17:31
目录
概述
三袁墓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