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二叠统是地质学名词。
原理
上二叠统:
1、上石盒子组据岩性特征分为两段。
(1)上石盒子组下段以灰黄色调为主,沉积韵律清楚,每一旋回由灰黄、灰绿、灰白色长石石英砂岩开始,继而为粉砂质粘土岩和高岭石粘土岩,最后以炭质粘土岩、煤层(线)及铝土质粘土岩终止,厚403—489米。
本段下部和中部均以粘土岩夹砂岩为主,并含海绿石砂岩,上部以粘土岩与砂岩互层为主。下部含四、五煤组,含煤线(煤层)3—16层,五3煤大部可采,四2煤层仅局部可采,其底部为灰黄色巨厚层粗—细粒长石石英砂岩(称四煤底板砂岩),植物化石以瓣轮叶和轮叶为主。中部含六煤组和七煤组,含煤3—17层,其中仅t 2煤层局部可采,其底部为灰白色巨厚层粗——中粒长石石英砂岩(称田家沟砂岩),植物化石有大羽羊齿、束羊齿、瓣轮叶、丁氏蕨等。此外,产腕足类化石、舌形贝,并夹数层黑色厚2—20厘米的硅质岩或硅质粘土岩(海绵岩)。上部含八、九煤组,含煤0—10层,均不可采。其底部为灰绿色厚—巨厚不等粒含砾长石石英砂岩,大型斜层理发育(称大风口砂岩)。植物化石有准束羊齿、带羊齿、假扇叶、枝脉蕨等。个别层位采到腕足类和海绵骨针。
(2)上石盒子组上段:厚一般为60—160米,为灰白—浅灰色巨厚层粗—中粒长石石英砂岩,夹灰黄、灰绿色粉砂岩及薄层粘土岩,底部为肉红色含砾粗砂岩(称平顶山砂岩),地貌上多形成单面山,本组所含化石甚少。孢粉有芦木孢。
2、石千峰组(土门口组)下部以灰绿、灰黄色细砂岩、粉砂岩、紫红色砂质粘土岩为主,夹紫红色粘土岩、灰黄色薄层砂屑灰岩。中、上部色调以暗紫为主,自下而上依次为灰色厚层中细粒石英砂岩、暗紫色粉砂岩、砂质粘土岩、粘土岩,紫红色钙质粘土岩、含钙结核粘土岩。厚82—280米。本组含孢粉、叶肢介化石,及瓣鳃类、腹足类化石碎片,该层产硅化木。
综上所述,二叠系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及上石盒子组下段为海陆过渡相含煤碎屑沉积、上石盒子组上段及石千峰组为陆相碎屑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