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廉
经穴名
上廉,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手上廉、强壮、手之上廉。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前臂背面桡侧,,阳溪和曲池的连线上,肘横纹下3寸,左右计2穴。主要用于脘腹及本经脉所过处的疾患。如肠炎、腹痛、腹泻、小便黄赤、头痛、眩晕、半身不遂。上肢神经痛及麻痹等。一般直刺0.5-1寸;可灸。
名称释义
上,上方与下相对;廉,边缘。穴在下廉上1寸,屈肘握拳时,是处肌肉隆起,形如菱状,穴在菱状边侧,故名。
功能作用
调府气,通经络。
治法
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水针或泻针出气。
定位
位于前臂背面桡侧,阳溪和曲池的连线上,肘横纹下3寸。
屈肘侧掌。在前臂背面桡侧,阳溪穴与曲池穴的连线上,曲池穴下3寸处取穴。
解剖
上廉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肱桡肌、桡侧腕短伸肌、旋后肌、姆长展肌。浅层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深层有桡神经肌支和骨间后动脉分布。
主治
肠炎、腹痛、腹泻、小便黄赤、头痛、眩晕、半身不遂。上肢神经痛及麻痹等。
操作
直刺0.5-1寸,针感酸麻胀可向前臂、手指放散;可灸。
临床运用
本穴主要用于治肩臂麻木疼痛、半身不遂。肠腹痛等疾患。现代研究:在X线观察下,针刺上廉穴,可增强胃蠕动,解除胃痉挛,促进胃内滞留液排空。该穴具有消炎、镇痛的作用,可调整消化系统功能,用于急性肠炎、痢疾。
配伍
配天枢、足三里治肠鸣、腹痛;配下廉治小便难;配肩髎曲池治肩、肘、臂痹痛。
功效
该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居前臂外侧前缘。除主治上肢不遂、手臂麻木、肩臂疼痛外,还可用于肠鸣走痛、大肠气滞,有调腑气、除窟瘀滞之功效。
附注
经穴别名,即胃经上巨虚穴(足上廉)。
相关论述
《会元针灸学》:“上廉者,廉者洁也,内廉外廉之间,阳明清阳之气所会也。……居下廉之上,故名上廉。”
《针灸甲乙经》:“在(手)三里下一寸。”
《循经考穴编》:“广注:曲池下三寸,屈肘取之。”
《针灸甲乙经》:“小便黄、肠鸣相逐、上廉主之。”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03 15:45
目录
概述
名称释义
功能作用
治法
定位
解剖
主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