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浩、下浩又是上龙门浩、下龙门浩的简称。浩,本指水广大,如浩浩荡荡。
长江南岸江边有两列石梁凸出水面,两列石梁之间形成一个口,从那口出去就是浩浩荡荡的长江,因而称为浩口,而石梁靠岸一边的水面则被称为“浩”。那浩口是江鱼进出的门,有人就在那石上刻“龙门”二字,于是这“浩”就被称为
龙门浩。晴朗之夜,月亮从涂山上升起,倒映在龙门浩中,朦朦胧胧,闪闪烁烁,与市区的灯光交相辉映,被名之曰“
龙门浩月”,乃重庆一大美景,与“
海棠烟雨”、“字水宵灯”等成为最早的“巴渝十景”。可惜,修南滨路时,龙门浩被填埋,人们再也不可能看到那“浩月”了。重庆开埠之初,外国人被限制在南岸居住,洋行、工厂、领事馆、俱乐部之类相继设立,南岸沿江一带逐渐繁荣起来。抗战时期,又有大批工厂企业迁建于此,使这一带更加热闹。于是又新开辟上浩新街即上新街,使街区面积有了更大扩展。上新街起于
龙门浩码头,几乎都是上坡路。街道西侧是马鞍山,风景优美,曾建有许多达官贵人的别墅。解放后,南岸区级机关长期设在
马鞍山,使上新街成为南岸的中心。后来,长江大桥建成,南岸的中心移到南坪,上新街才逐渐衰退。不过,毕竟临近南滨路,毕竟有江景、山景,上新街肯定还会有新的辉煌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