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寺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玉河镇寺庙
上方寺,前身法水院,位于玉河镇上方寺村7组,所重建三进院落,呈中轴线分布,坐西南向东北,1995年公布为游仙区文物保护单位。同治《直隶绵州志》载:“上方寺,治东一百里,古刹也,山下隔溪即古盐泉县废址,明末毁于兵燹。乾隆十二年,僧通善重修,相传为苏状元苏易简读书处。”
简介
玉河场镇往西南方向行驶约3公里后进入上方寺村,在一片绿意盎然的田野间,就是盐泉县城所在地。根据史书记载,盐泉县旧址占地面积300亩,约20万平方米,县城依山而建,分布在上方寺村6组、7组、12组。根据这组数据可以看出来,当时的盐泉县实属小气。几百年时间过去了,县城所在地成为农田,但那段历史,却保留了下来。在上方寺村,很多农户家的房屋堡坎、屋基、台阶、路面等,都能看到原县城遗留下来的条石和片石。据《元和郡县志》记载:“阳下井,在盐泉县西一里”“盐泉县,在魏城县东南45里,本汉涪县地,西魏废帝元年(552年)割涪县地置魏城县,唐武德三年(620年)分魏城地置盐泉县,宋因之,元省入州。”玉河境内自西魏废帝设县以后,经北周、隋、盛唐、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南宋,直元朝初撤县,历经700多年的发展,已是地物爽润的富庶之地。盐业带来了经济繁荣,县城促进了人流、物流,商贾集散,官员往来,衙役更替,宗教传播,更促进了信息交流、文化发展。明末、清初,盐泉县旧地因兵燹成为废墟。废县遗址今存“大堂湾”、“歇马场”、“烧坪坝”、狮子坪”、“苏里桥”等地名。
上方寺特色
大堂湾
在上方寺村大堂湾俗称后头湾,是一片长势喜人的稻田,如果没有人提示,外地人根本就不会知道,这里就是曾经的县衙所在地。当听到大堂湾这个沿袭多年的小地名,才让人恍然大悟。临近的一块空旷之处,当地老百姓称之为歇马场,是为当时县衙前的广场。当地农民在废县遗址耕种,多次出土成排街道及街沿石、房舍基石、多件,证明废县的存在。据张友祥介绍,曾在大堂湾包产地地里发现疑似长方形水缸。另据张成举介绍,他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见证挖出筒瓦、铜器以及疑似古代刑具等300多件文物,上交文物部门。
狮子坪
狮子坪因有一对高约2米的石狮子而得名,狮子神态逼真,雕工精致,但不知何时被毁,后来当地人又重新雕刻了一座更大的石狮放在那里。据几位村民介绍,原石狮比新修石狮略大,有多位村民先后将石狮搬至自家院坝,结果石狮托梦要求回归原处,村民只好顺应梦境,把石狮送回原处。
传统村落
赏乡土味十足的民俗文化、吃热闹非凡的千人刨汤宴、寻历史悠久的文化古迹……游仙区玉河镇首届传统村落文化节暨万利生态刨汤节,在玉河镇上方寺村热闹开启,来自十里八乡的村民欢聚一堂,通过赏民俗、寻古迹、吃刨汤宴等方式,传承传统文化,记住浓浓乡愁。
历史沿革
盐泉县遗址
在今绵阳市游仙区玉河镇上方村6、7、12组境内,旧名青溪岗、杨匣户(杨夏户),距绵阳市约60千米,遗址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300亩),今已全部成为农田。据《元和郡县志》记载:“阳下井,在盐泉县西一里”“盐泉县,在魏城县东南45里,本汉涪县地,西魏废帝元年(552年)割涪县地置魏城县,唐武德三年(620年)分魏城地置盐泉县,宋因之,元省入州。盐泉县以产盐置县,又因盐业生产衰落在元代被撤销,前后凡700余年。明末、清初,盐泉县旧地因兵燹成为废墟。废县遗址今存“大堂湾”、“歇马场”、“烧坪坝”、狮子坪”、“苏里桥”等地名。大堂湾为废县县衙所在地;歇马场为县衙前广场;烧坪坝系一片黑质土,据传说为堆积烧盐柴灰处,地内出产的葫豆颗粒特大,曾列为向皇帝进贡物品;狮子坪因其地原有一对2米余高的大石狮而得名;苏里桥系一石平桥,长约5米,宽2米余,因盐泉为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状元苏易简故里而得名。
建县设治
今游仙区玉河镇上方寺一带在历史上曾经两次建县设治。第一次是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3年)六月尉迟迥进占潼州(西魏时于涪县设立潼州)后,析涪县之北部设立的魏城县,县的治地在今玉河上方寺山下。第二次是唐高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又划出魏城县的一部分设置的盐泉县。因公元614年魏城县县城已从玉河上方寺山下迁到了今魏城镇,所以盐泉县的治地就在原魏城县县城——玉河上方寺山下。魏城县治理今玉河一带67年时间,盐泉县治理今玉河一带663年。从公元553年设置魏城县,公元620年设置盐泉县,到公元1283年撤销魏城、盐泉两县并入绵州止。这730年时间,玉河上方寺有725年时间为县城所在地。因此,玉河镇有着悠久而厚重的历史文化。
盐泉县的建置和境域
建置时间和治地
据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剑南道丁》东川节度使绵州盐泉县条载:“武德三年分魏城县置盐泉县。”《旧唐书·地理志》绵州盐泉县条载:“盐泉,武德三年分魏城置也。”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剑南东道二》绵州盐泉县条载;“盐泉县<东指绵州之东——引者>八十五里,依旧五乡:汉、涪县地。后魏于此置魏城县。唐武德二年(应为三年——引者)分魏城县置盐泉县,以地有盐井,民得采漉,为四方贾售之地。《蜀都赋》云:‘家有盐泉之井’,取此为名。”《新唐书·地理志》绵州巴西郡盐泉县条载:“盐泉:中。武德三年析魏城县置。有盐。”清·同治版《直隶绵州志·疆域志》唐条载;“参《旧志》:高祖武德元年,改金山郡曰绵州。三年,置盐泉于魏城县之旧地。”从上述古文献记载证明:①盐泉县设置于唐高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②盐泉县得名于西晋左思《蜀都赋》“家有盐泉之井”句,此地产盐,原名盐泉井;③盐泉县治地在盐泉井,系魏城县未将治地迁离前的治地。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盐泉旧地玉河.党政机关网.2013-06-27
大堂湾.党政机关网.
狮子坪.党政机关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3 14:54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