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简称文研院)成立于2008年4月,是为了响应我校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一流
大学、实现文科跨越式发展目标而设立的校级直属的独立教学研究机构。其宗旨是搭建文科创新平台,集聚高端人才,紧紧围绕当代问题,强调国际化、跨学科、团队整合、现实应用的研究方法,提升交大国内外影响力,实现文科跨越式发展。
研究院条件
研究院的战略目标是建设三个特色的文科平台:
1、在中国与国际学术界建立起交大的当代文化跨学科研究的声誉、口碑。通过引进一流人才、建立精英团队、举办系列国际学术活动、在国际国内知名SSCI、CSSCI源期刊发表论文及出版专辑、在著名国际国内学术出版社出版系列学术丛书等,建立起国际公认的交大一流人文学术品牌。
2、建立国际化的文科应用性产学研基地、人才培养基地。争取取得国家级基地的称号和国际国内的认可。计划在国际传播及政府公共传播、传媒创新、跨文化研究与文化传媒创意产业等领域与政府、产业和社会各部门密切合作,创建产学研合作与人才培养基地品牌。
3、建立当代文化研究的国际化交流平台。通过与世界一流大学、国际著名人文学者建立的交流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科研与学术交流,邀请、接纳国际一流学者来文研院担任客座研究员、访问学者等,分别以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以中国当代文化与社会为核心的前沿学术研究,从而建立国内首创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
院长致辞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中国在世界舞台上以一个新的脚色亮相的一年。中国现代化跟全球化进程同步,30年来成为世界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亮点。转型中国既展示了一个大国的复兴和崛起,也标志着现代化、全球化给人类带来的新的可能性。中国的现代化转型融合了西方数百年来现代化的经验成果与中国数千年的独特传统和文化传承,向世界昭示了西方为主导的现代性之外的不同选择。在思考多元、多样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时候,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人文艺术以及更广义的文化和社会的领域今天成为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新聚焦点。东西方融合、南北汇聚的新“文艺复兴”时代,正在浮出地平线。在这样的时刻,中国的文化自觉、文化创新的冲动格外引人瞩目,中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研究也更加令人振奋。
人文与社会研究在中国从来就有经世济国的传统,在现代化、全球化的时代更承担了人类文明的反思、规划、批判、纠偏的重任。关于“道”和“术”的探索、纯学术的追寻和实用、实践的关注,始终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在今天的中国,当代问题乃是人文与社会研究的重中之重。上海交大坐落在数百年华洋交汇的徐家汇,见证的正是文明的多元与融汇。在徐家汇这个极富象征性和文化底蕴的地点,在2008年这个中国文明新的自觉正在萌生的时刻,成立的上海交大人文艺术研究院,其意义不言而喻。
我们真诚地希望人文艺术研究院能够成为新型的人文艺术与社会研究平台,让不分国界和语言肤色的学者们对话与争辩、合作与交流。在关注当代中国、当代世界的同时,关注学术自身的理论创新、学术创新。我们不仅仅要打破地理、物质和精神的疆界,跨越现有学术分类与机制的樊篱,而且要在自由、独立、理性而富于激情的氛围中,开拓思想和想象力、创造力的新的空间。在今天这个网络新媒体的时代、新兴的文化形式正在形成、文化自觉面临新的高潮的时代,我们需要有更多的像人文艺术研究院这样的平台,来让我们的人文与社会学者交流、传播他们对当代问题的最新思考和探索。
师资力量
葛岩,教授
葛岩,祖籍河北丰润,生于陕西西安。曾先后任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1985-1992),Birmingham Museum of Art(1990-1993),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1993-1996),Boston College(1998),Virtual China Inc.(1999-2000),Jupiter Media Metrix Inc(2000-2002),深圳大学传播系(2002-2006),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传媒研究中心(2003-2004),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新闻与传播系教授(2006-2009.2).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教授(2009.2—),兼任深圳大学传播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2006-)。主要涉及的研究和写作领域为艺术、考古、媒体经济、媒体制度和商业传播效果测量等多个领域。
所获荣誉
2022年8月1日,获评第二批中国文艺评论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