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东馆(简称“上博东馆”)定位为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是上海市委市政府着眼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
十三五”时期上海市重大文化设施建设项目,位于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952号,东临丁香路,西至杨高南路,北抵世纪大道,南接保利商业中心,与
上海科技馆、
上海图书馆东馆、
东方艺术中心等文化设施形成文化集聚效应。占地面积约4.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32万平方米,地上建筑六层、地下建筑两层;陈列展示区总面积约3.36万平方米,共设20个展厅和互动体验空间,包含文物类常设展13个、互动体验空间4个、特展厅3个。2024年2月2日,试开放。
规划方案
2016年开工,现于2024年2月2日试开放。预计于11月底前全面开放。
筹建中的上海博物馆东馆将成为一个集中国古代艺术收藏展示、古代文化教育、古代文化研究与交流及公众文化休闲娱乐的开放性公共平台。该馆将首次设立开放式文物保护修复陈列,通过现场展示方式,展现书画装裱和青铜、陶瓷器修复的工艺过程,使观众可以直接看到文物修复工作的实际情况,让过去深藏于博物馆背后的这一重要功能向公众揭开神秘面纱。
建设进程
2015年9月11日,时任
上海博物馆馆长
杨志刚在国际博物馆馆长高峰论坛上证实,上海博物馆东馆已经正式立项审批,建于上海浦东新区。
2016年1月24日,时任上海市市长
杨雄在政府工作报告表示,将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规划建设上海博物馆东馆、
上海图书馆东馆等一批文化设施。其后,杨志刚对外透露,上海博物馆东馆将在2020年前建成,选址在浦东
上海科技馆西侧,建筑面积将达十万平方米。
2017年9月,上海博物馆东馆开工建设。
2020年12月31日,上海博物馆东馆新建工程项目顺利实现主体钢结构封顶。
2023年4月14日,上海博物馆东馆进入内部精装阶段。
2024年2月2日起,上博东馆试开放青铜展厅,并推出“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和“邂逅三星堆12K数字艺术展”。上海博物馆馆长
褚晓波介绍,年底,上博东馆实现全面开放。
2024年3月16日起,上海博物馆东馆第二个常设展厅——中国古代雕塑馆将面向公众试开放,展出289件/套立体造型文物,数量较人民广场馆雕塑馆增加近两倍,其中1/3为首次公开展出。
2024年5月16日,上海博物馆东馆迎来第100万名观众。
2024年6月26日,重新向公众开放。重启后的上博东馆将新增10个展厅及互动体验空间,开放面积将达到展陈空间的80%左右,日接待限额也将由原来的每天1万人次提升至每天2万人次。6月25日12时起,观众可在“上博参观预约”小程序上进行预约。自6月26日起,已预约的散客观众需从东门(丁香路一侧)B1下沉式广场入馆,团队观众、推童车或使用轮椅的观众从北门(世纪大道一侧)入馆。
2024年11月,上海博物馆东馆实现全面建成开放。11月13日,上海博物馆东馆八部“中国古代艺术史教科书”的最后两部——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历代书法馆将正式向公众开放。12月3日,正式全面开放。
建筑布局
上博东馆总建筑面积113200平方米,有地上六层,包括展示陈列、公众服务、库房及办公用房,建筑高度45米;地下二层埋深12.9米,主要为学术报告厅、影院、活动教室等。上博东馆有大小展厅20余个,还设有大量教育体验场地,展示陈列区面积达3.36万平方米,预期每年观众接待量达500万人次。
从外部看,其立面蜿蜒起伏、造型典雅挺拔,气势不凡。从外观来看,建筑呈矩形体块。整个建筑的设计以人为本、以文物为中心,改进了常见的封闭式流线设计,在不同位置设置敞开式的休闲边厅以及室外露台和花园,凸显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交流互动。
展出内容
上海博物馆东馆,展陈以常设展为主,将为观众呈现海内外体系完整、脉络清晰、史料翔实、叙事生动的中国古代艺术通史陈列,以及海派与江南文化、中外文化交流、互动体验等四大系列。其中,青铜馆、书法馆、绘画馆、印章馆是海内外的常设通史陈列馆。
“中国古代青铜馆”为观众呈现海内外体系最完整的中国古代青铜器陈列。展厅以中国青铜工艺的发展史为线索,分为萌生期、育成期、鼎盛期、转变期、更新期、融合期、复古期七个板块,展出公元前18世纪夏晚期至公元19世纪中叶清中期的3600年间的500余件精选展品,充分表现不同时期青铜工艺的特点,展现中国青铜艺术的灿烂辉煌。此外,还有青铜器制作技术板块,生动展现古代劳动人民如何以惊人才智与灵巧双手,铸就了灿烂瑰丽的中华青铜文化。
位于上博东馆二楼的历代书画两馆正在紧锣密鼓的布展中。首轮展品中,上博拿出了多件“压箱底”镇馆之宝。其中,书法馆汇集了晋唐宋元国宝级作品,王羲之《草书上虞帖卷》、怀素《草书苦笋帖卷》、王献之《鸭头丸帖》等历代书家名品名帖。绘画馆中,五代徐熙《雪竹图轴》、唐代孙位《高逸图卷》、南宋佚名《望贤迎驾图轴》、北宋赵佶《柳鸦芦雁图卷》、元钱选《浮玉山居图卷》、元代倪瓒《六君子图轴》等珍品将悉数展出。展线中,还出现不少熟悉的“陌生”展品。东汉憙平石经《周易》残石,这件文物曾在人民广场馆展出,但仅仅展示了正面部分,在东馆的独立展柜中,观众可细观其正反两面的刻字艺术。许多过去只能局部展出的长卷也将首次全卷打开、完整展出。比如祝允明《草书前后赤壁赋卷》、米芾《行书多景楼诗册》、董其昌《行书临颜真卿裴将军诗卷》等长卷都将得以全卷展出;赵孟頫名品《行书手札册》十二册也将首次完整展出。上博特别设立书画特型馆,将一般陈列中因受展柜体量限制而无法展出的书画精品,以主题特展的形式呈现给广大观众。书画特型馆,首轮将展出王翚的《小中现大图》册与《重江叠嶂图卷》。
展览活动
上海博物馆东馆携手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等28家单位,举办“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第三季“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展览共计展出363件/套文物,汇集了最新考古发现、最新文物修复成果,是迄今为止古蜀文明考古出土文物在四川省外最大规模、最高规格的阵容。展览利用东馆的一楼和二楼两个临展厅约2000平方米的空间,分“天行乾道”“地势坤物”“人和明德”三大主题,向公众全面揭示古蜀文明的面貌、内涵和特点,呈现中华文明发展的多元一体和开放包容特性。此外,上博东馆还在第三特展厅推出历经三年策划、两年拍摄,由央视频、三星堆博物馆、中创文保联合制作的“邂逅三星堆——12K微距看国宝”全球巡展,通过“触梦”“邂逅”“灵动”三个部分,展示12K超高清文物数字影像、三星堆考古发掘历程以及国内外艺术家创作的三星堆主题的当代艺术作品,综合运用科技、音乐、绘画、艺术等多种表达方式和传播手段,为观众提供视、听、感多角度互动式、体验式、沉浸式全新文化体验。展览时间均为2024年2月2日至5月20日。
参观信息
开放时间为每天10时至18时(17时后停止入场),每周二闭馆(国定节假日除外)。
相关新闻
2024年5月6日,“上海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告称将于5月21日起暂时闭馆。公告内容如下:
尊敬的观众朋友:
上海博物馆东馆自2月2日启用、部分展厅试开放以来,成为上海最热门的文化地标之一,目前已接待超过90万观众,并收获了许多宝贵建议。
为全面推进上海博物馆东馆开放“三部曲”的第二节点,进一步提升东馆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相关展厅将进入装修施工、设备调试和文物布展的冲刺阶段。经研究,自2024年5月21日(周二)起至6月底,东馆暂停对外开放。中国古代青铜馆、中国古代雕塑馆和“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开放至5月20日(周一)。
6月底重新开馆后,东馆的开放空间将进一步扩大到80%左右,届时将有陶瓷馆、印章馆、玉器馆、货币馆等常设展厅,考古上海、陶瓷与中外交流等专题展厅以及数字馆、古代文明探索宫等互动体验空间闪亮登场,同步还将推出主题各异、精彩纷呈的特别展览与观众见面。
东馆重新开放时间将另行通告,敬请留意上海博物馆网站、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等平台的最新动态信息。您还可通过我馆官方平台随时获取丰富的线上服务内容。
与此同时,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仍将照常开放,观众可来馆参观中国历代绘画、中国历代书法、中国明清家具、少数民族工艺等常设展览以及“金琅华灿:张宗宪捐赠掐丝珐琅器展”等特别展览。
2024年6月26日,上海博物馆东馆将重新向公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