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信博物馆位于延安东路34号,展馆面积约2500平方米,共有电报通信、市内电话通信、长途电话通信、无线通信、综合荟萃和临时展区等六个展区组成。真实记录了百年电信在曲折中发展,在奋斗中振兴,在改革中转型的风雨历程。在上海电信博物馆可以充分感受电信百年沧桑巨变和国家命运、城市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爱国情愫。
博物馆馆名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主任吴邦国题写。2012年上海电信博物馆被命名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电报通信展区
电信最早的展现形式是电报,上海是中国最早对公众开放电报业务的城市。1871年4月18日,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外滩开办电报业务,标志着上海电信业的开始。展区主要展示了收发公众电报设备、转报设备的发展、传真设备和载波设备,以及辅助设备等五个单元。展品有清末丹麦大北电报公司 使用的莫尔斯电报机、外商电报公司进入上海的电报线线路、李鸿章“请设南北洋电报片”和“电报沪局”石质招牌(复制品)、用于敷设海底电报线的水线测量仪、电传机、256路自动转报系统、载波电报机等设备。
市内电话通信展区
展示自1882年3月
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开通磁石电话交换所以来,上海市内电话通信的发展历史。分为市内电话、电话机、公用电话、电话交换设备、服务设备和电话号码升位等6个单元。展品有早期外商电信机构、上海自办电话局等照片,有俗称“摇把子”的磁石式电话机、拨号盘式和按键式电话机、旋转制、步进制和纵横制三种制式的电话交换设备等。
无线通信展区
展示不同时期使用的电台、真如发信台、收发信设备的发展、
卫星通信、
移动电话、无线寻呼以及集群电话共七个单元。展品有各时期使用的电台,发信机上的重要部件——大功率电子管、各种式样的移动电话、无线寻呼机以及卫星通信地球站模型等实物。
长途电话通信展区
最早的上海长途电话是1923年开办的市区至南翔的电话线,国际长途电话是1936年2月15日开通的上海到日本东京电话线。这部分展示长途电话、传输设备、DD系列设备、海底电缆共四个单元。展品有复原的交换台工作场景、国际长途电话发展等史料图片,用于放大海底电缆传输信号的增音机、专门敷设海底电缆的邮电一号作业船模型实物。
综合荟萃展区
从电话在上海诞生的第一天起,上海电信就注重企业服务形象,在媒体上公开服务标准、业务项目等,用心为用户服务。这部分展示了服务形象、员工今昔、新老局房、电信卡、电信上网卡以及各类电话号簿等七个单元。展品有美商上海电话公司时期线务员使用的大小轮自行车、无线电发报机、上海信息枢纽大楼、上海电信大楼、横浜综合通信大楼等通信局房的建筑模型等实物;上海电话磁卡、200电话卡、201电话卡、IP电话卡等各类卡样。
临时展区
不定期的展出与电信相关新业务、新技术和新产品等内容。
展览与藏品
清末,男报务员在发报
莫尔斯电报机是上海最早使用的电报机,包括人工机、韦斯登快机和克利特快机。因三机都用莫尔斯发明的电码符号拍发电报,故统称为“莫尔斯电报机”。
信息通信馆模型
由中国电信与中国移动联手打造的信息通信馆首创了央企联合参展的模式,它以“信息通信,尽情城市梦想”为主题,首创了“三位一体”的展演方式、首创了ICT手持终端互动方式、首创了多维立体联网参观体验,以其气势磅礴、极具震撼的视听效果和对信息通信发展历程及美好前景的精彩演绎,深受社会各界和广大世博游客的喜爱,获得了世界知名刊物《展览者》针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评选的三个大奖成为世博会上“最受欢迎的企业馆之一”。中央时任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在参观信息通信馆后赞誉“寓教于乐、有大量互动,非常适合青少年的科普教育”。
截至10月31日,信息通信馆共组织展演近7300场次,共接待游客312万人次。客户满意度达到97%。
李鸿章亲书上奏要求自办电报
从1871年起,多国外交机构相继向清政府或上海府衙提出装设电报线要求,遭拒后恃强而行,清政府予以默认。期间,我国不少有识志士吁请自办电报,洋务首领李鸿章亲书上奏,促成中国民族电信业的兴起。电报总局在津诞生和上海电报局在沪成立,自建津沪电报电路于1881年12月28日开通经营。
1982年150兆赫移动电话系统
1982年7月1日,上海电信自制开通了150兆赫移动电话系统,由邮电部第一研究所和上海无线电二厂联合研制。
150兆赫移动电话属车载式,体积大,只能放在车船上移动使用,如当时装置在浦江游览船上供游客在船上对外联系之用;终端也较简单,一部电话机和吸盘式拉杆天线,连接着边上的一台主机,其功能就相当于现在的一部手机,它通过南京东路七重天楼上的基站交换后和对方用户通话。
大小轮自行车
20世纪30年代美商上海电话公司在上海经营电话业务时,线务员外出时使用的是这种特制的大小轮自行车。后面用小轮,小轮上可放40公分左右高的工具箱。工具箱盖成弓字形,目的是雨天外出能尽快使箱盖上的雨水下泻,以起到防锈和保护箱子内工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