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鲍岛东山之上,原是一片荒岭,德占
山东省青岛市后,在
山梁上修了青岛市上海路,与俾斯麦街(江苏路)相衔接,西行通过胶济铁路至
港口。
上海路上最早的建筑是
礼贤书院。当时德国
传教士Richard Wilhelm来青岛后,学习
中国文化,深深敬佩之下,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字尉礼贤,字希圣,自称山东人,信
儒教。1900年他创办了一所学校,以自己汉文名字命名叫礼贤书院,设在胶州路上自己家中。1901年开始在上海路兴建校舍,是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后较早出现的中学。后叫礼贤中学,一度又叫礼贤商业学校,后恢复中学,高中部分普科、德文科、土木工程科等。1947年曾申请升格为青岛礼贤土木工程专科学校及附属中学,教育部迟迟未批。解放后改为
青岛九中,是全国现存的“百年老校”之一。
1912年尉礼贤又在学校之旁成立了尊孔文社,以联系在青岛的知识分子,聘逊清学部侍郎兼京师大学堂总监劳乃宣来青主持社务。劳乃宣出身翰苑,精通典籍,又是语言文字学家,曾致力提倡汉语拼音化、汉语统一化、汉字简化。在青岛他新创了一种汉语拼音方案,曾在旧中国通用几十年。1914年尉礼贤又建尊孔文社藏书楼,藏书里中、德文书籍各半。尉礼贤独立将《
论语》、《
礼记》等几十种典籍译成了德文;又在劳乃宣的帮助下将《
周易》译成了德文。他的译著中有几种被转译为英文,为中国文化传播向世界作出了贡献。尉礼贤成为了国际著名汉学家,著名诗人徐志摩曾写诗以赠。
抗日战争胜利后,学生人数达1000余人。 建国后,人民政府将私立尚德小学改为私立民光小学。1952年与私立鸾台小学合并。同年12月,由人民政府接管,改校名为“
青岛上海路小学”,占地2954平方米,建筑面积3307平方米。1978年后,市教育局确定该校为市重点小学。
上海路南侧是第三公园,日本占领青岛时期在南部建了日本陆军俱乐部,比中山路上的海军俱乐部规模要大得多,不仅有一处大型剧场,还有众多游乐活动室,供日本侵略者寻欢作乐。解放后,在这里施工时出土了几个大缸,里面全是婴儿骨骸,是日本侵略者残害中国婴儿的铁证。抗战胜利后,这里作为
青岛市盐务局。
上海路上尚德小学对面日本建了“兴亚新报社”,在山坡上依山势而建,二楼是社长室、办公室、礼堂,一楼是编辑部、营业部,地下室(在第三公园内是一楼)是排字间和印刷间。从编辑部有专用楼梯下到印刷厂。抗战胜利后,作为国民党青岛机关报《民言报》报社。
青岛解放以后将原址陆军俱乐部、兴亚新报社及原第三公园合并新建为
青岛市工人文化宫。原礼堂改建为现代化的青岛工人剧场,戏剧、电影兼演,多次进行职工文艺演出,国内众多艺术院团也曾到这里演出,群星荟萃。原报社礼堂改为小剧场,光明茂腔剧团曾长期在这里演出。半山之上曾建有简易剧场,演出曲艺、魔术、地方戏。这里一时间同有三处戏院,再加上体育场常举办球赛,工人文化宫人流涌动,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1963年,中共青岛市委指示举办学术讲座,以活跃青岛市文化,市文联、市图书馆、群众艺术馆、工人文化宫联合举办“每周一讲”,请外地、本市学者、作家每周一次举办讲座,地点就在工人文化宫,这里又成为知识殿堂。“文革”中中断,20世纪80年代由工人文化宫独家恢复。
救济院,由市商会会长宋雨亭兼任院长,下设残老所、育婴所、济良所、习艺所、借贷所、孤儿所、施医所。上海路3号的育婴所收养全市遗弃孤儿。市民经批准可来领养。当时市民在街头发现弃儿送到这里奖励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