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简称“龙陵”,位于上海市
徐汇区龙华西路180号,占地约315亩(21万平方米),始建于1990年。
历史沿革
1950年,龙华地区挖掘出“龙华二十四烈士遗骸”后,老一辈革命家就萌发了在此建立龙华烈士陵园以告慰先烈的心愿。
1957年,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于向全国有关设计院、大学征集了“龙华烈士纪念公园”总体设计方案,并作筹划,后因故而未竟。
1963年,中共上海市委重拟建造龙华烈士纪念公园,在原龙华公园的基础上征地、围墙、绿化,在公园入口处矗立“红岩石”。
1966年,纪念公园的筹建工程因“文化大革命”而被搁置。
1983年12月,
赵世炎烈士夫人
夏之栩专程瞻仰上海市烈士陵园后,上书呼吁中央整修龙华这块地方全部或大部分作为烈士陵园。
1984年,根据中央指示精神,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报送了《关于筹建龙华烈士陵园的请示》和《关于龙华烈士陵园总体设计方案的请示报告》。同年4月14日,中央批示同意。中共中央领导人胡耀邦、邓小平批示:“在龙华搞个烈士陵园,似乎势在必行”“建议规模与南京雨花台一样”。同年4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批复上海市园林设计院设计的方案。规划陵园包括龙华革命烈士就义地在内,占地面积365亩。
1987年,时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的江泽民,将筹建上海龙华烈士陵园的工作列入议事日程。
1988年1月,国务院批准“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3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根据国务院批示,批准上海市烈士陵园迁入龙华烈士陵园一并建设,建成的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1997年5月28日,龙华烈士纪念馆开馆。
2017年,龙华烈士纪念馆完成基本陈列更新。
地理环境
上海龙华烈士陵园位于上海市徐汇区龙华西路180号,东临名刹龙华寺,和龙华古塔隔路相望。
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四季分明,日照时间与降雨量充足。但是降雨季节分配不均,主要原因是降雨受梅雨季以及台风的影响,春秋多雨,夏冬少雨,年内集中降雨在5月到9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70%。
建筑特点
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是上海最大的红色革命纪念地,其建筑的艺术特点是主题、主轴线、立体建筑的融合,以及“过去”“现在”“未来”的交替。红岩石广场入口、园名牌坊、香樟林、纪念甬道、纪念碑广场、纪念馆、无名烈士墓、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等一系列建筑井然有序地坐落在陵园的南北主轴线上。南门入口处的红岩石,以其特定的思想意蕴点出了陵园的人文主题;纪念碑广场是陵园的瞻仰中心;纪念馆以四层素色花岗石阶梯与金字塔型的蓝色玻璃幕墙和谐组合,于庄严凝重中透出明朗开阔的意境……这些建筑成功地营造出陵园独特的纪念氛围。
主要景点
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建有纪念瞻仰区、烈士墓区、遗址区、烈士就义地、碑林区、青少年教育活动区、干部骨灰存放区和游憩区共8个功能区。
纪念瞻仰区位于陵园中、南部的南北主轴线上,主要由纪念碑和纪念广场构成,是陵园纪念和广场文化活动中心。区场内有传统特色的门楼,楼顶上为邓小平所题“龙华烈士陵园”,门外广场东侧保留红岩,象征革命烈士威武不屈的英姿。门内香樟林后为三层逐层升高和逐层向两边扩大的平台。第三层广场正中,一座用红色花岗石筑成的巨大横幅由鲜花凌空托起,碑正面镌刻“丹心碧血为人民”,反面为碑文。纪念碑后面是纪念馆,呈金字塔形。第二层平台两旁,有“独立、民主”“解放、建设”两组主题雕塑。
碑林遗址区在陵园东侧,紧依龙华古寺,由两座碑亭、四座碑廊、两座碑墙和大型梯形式花坛组成。入口处是一座名为《且为忠魂舞》大型烈士群雕,底座镌刻毛泽东手书的《蝶恋花》,两座碑亭皆为方形,攒尖顶,亭中央各立一根四面有碑文的碑柱。碑廊外一侧建有对称的两座碑墙,一墙镌刻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全文手迹。另一墙镌刻烈士诗文29首。在茂林修竹间,还竖立数十块保持自然形态、大小不等的石林碑刻。
烈士墓区由烈士纪念堂和烈士墓地及无名烈士墓组成。
烈士纪念堂
烈士纪念堂造型别致,圆形的顶部是斜面几何形钢架玻璃天棚结构,墙面内外共有三块“百年英烈历史浮雕”,纪念堂内有一幅瓷版画,主题为“碧血”,取材于春秋的碧血丹心。墓地分东西两块,内植草皮。
烈士墓地
烈土墓地占地面积2400余平方米,安着第一次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853名。墓地顶端种置了一排排的龙柏,代表着为解放上海英勇献身的解放军指战员。由于战争年代的特殊环境,他们在牺牲时连姓名都未能留下他们的英魂安息在这里,人们将永远怀念他们。
无名烈士墓
无名烈士墓安葬着271名为解放上海而牺牲的解放军指战员的忠骨。由于战争年代的特殊,没有留下他们的姓名。上海市政府把271名烈士的忠骨合葬在一起,并立碑永矢纪念。碑的后方是一座无名烈士雕塑,它的造型采取了当代新颖的无台座的大地艺术表现形式。雕塑是一个巨大有力的侧卧人物身躯,半埋于泥土,露出发达有力的脊梁,象征着无名烈士虽然已为民族而牺牲,却魂归祖国大地,他们的崇高精神将激励后人为中华崛起而奋斗。
上海市龙华烈士纪念馆呈金字塔形。第二层有“独立、民主”“解放、建设”两组主题雕塑。展陈面积达5000平方米,分为序厅、前言厅、旧民主主义时期厅、新民主主义时期第一厅、新民主主义时期第二厅、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三厅、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四厅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厅共八个陈列厅,展出人物235名,展出珍贵文物、文献和照片1000余件。陈列设计风格运用声光电话等高科技手段,富有现代气息,辅助陈列品有全国名家精心创作的国画、油画、木刻、丝毯壁画和锻铜浮雕等。高技术展示的电子天空、幻影成像、影视模型、神幻玻璃和激光演示场景等等,多为中国国内首次使用。
遗址区为
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该区域是龙华烈士陵园的核心部分,占地约35亩,包括原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旧址和龙华革命烈士就义地。民国十六年(1927年)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间,国民党当局在这里关押、杀害了数以千计的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其中有
罗亦农、
彭湃、
陈延年及“
龙华二十四烈士”等。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主要建筑有司令部门楼、卫兵营房、办公用房、通讯机房、看守所。
开发建设
基础建设
1990年,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一期建设工程正式启动,工程的重点是修建临时烈士纪念碑,修复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修整淞沪警备司令部部分旧址等,同时修复和复原烈士殉难地及淞沪警备司令部军法处的男女看守所等建筑。
1994年5月27日,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建设工程开工。
1995年4月5日,完成土建工程,同年7月1日竣工对外开放。
2019年6月,中共上海市委决定,实施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整体连通与功能拓展工程,使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展陈功能更为统一完善。
2020年10月,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实现整体连通。通过新辟一条长约160米、笔直宽敞的连通大道,连接起就义地与纪念地的主体部分,也串联起此次整体连通及功能拓展工程中新建的忠魂广场、胜利广场、制诗亭、“为了忘却的记念”园等。
品牌建设
1997年6月,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1988年1月,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1月,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8年,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022年,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获选国家文物局编制的《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案例集(2022)》,从全国302项工作成果中脱颖而出,成为示范推介的18个最具创新性、代表性的优秀案例之一。
旅游信息
门票
免费开放
交通
1号门(龙华西路180号)、3号门(天钥桥路1155号)、4号门(龙华路2591号)
可搭乘41路 、44路 、56路 、87路 、104路 、111路 、120路 、166路 、167路 、178路 、178路大站车 、301路 、342路 、714路 、720路 、733路 、734路 、770路 、809路 、824路 、864路 、932路 、933路 、956路 、957路 、徐闵夜宵专线在龙华站下车。
可乘坐上海地铁11号线、上海地铁12号线在龙华站3口出。
游览时间
6:30—17:30(17:00停止入园,17:30清场)
9:00—16:30(16:00停止进馆,周一闭馆)
注意事项
国防教育活动预约需提前咨询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管理方。
陵园可为烈士亲属开展代为祭扫服务,如有需要可联系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管理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