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蔡学派是北宋谢良佐所创学派。因谢良佐为寿春上蔡(今属河南)人,世称“上蔡先生”,故称所创学派为“上蔡学派”。谢良佐为安定学派胡瑗、濂溪学派周敦颐的再传弟子,二程的得意门生,与游酢、杨时、吕大临并称“程门四大弟子”,而且排在第一位。良佐在程门之中,“荚果明决”。学习刻苦,精心苦索二程学说之真谤,多有发明。又与游酢、胡安国、邹诰、吕大忠交往讲友,探讨学问,相得益彰。收徒讲学,形成具有自己特点的学派。
学术主张
上蔡学派为学,“论仁以‘觉’、以‘生意’;论诚以‘实理’;论敬以‘常惺惺’(即时时警觉之意);论穷理以‘求是’”。皆为其所独得,是发明其师二程之处。他们认为,“天理”是“自然底道理”,是“人之理”,“见孺子将人于井,皆有怵惕侧隐之心”,“即所谓天理也”。又说,“仁者,天之理”,仁就是“心”,就是“活者”,谓“活者为仁,死者为不仁,今人身体麻痹,不知痛痒,谓之不仁,桃杏之核,可种而生者,谓之仁”,即认为有“生意”者就是仁。他们还认为,“天理与人欲相对,有一分人欲即灭却一分天理,有一分天理即胜得一分人欲,人欲才肆,天理灭矣。”认为,只有扫除人欲,天理才能复明,“本真”之心才能恢复原貌。他们还认为,要恢复天理,必须“认得天理”,要“认得天理”,就要下一番“穷理”的功夫。
在“穷理”的问题上,上蔡学派继承了二程“格物致知”论,认为格物即是穷理,穷理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即认得了天理。还认为万物皆有理,主张“穷其大者”,认为“理一而已,一处理穷,触处皆通”,就可以“为天下之所为”了。此说开南宋朱熹“穷理”说之先河。又说“有我不能穷理,人谁识真我。何者为我?理便是我”。“知仁只要见得此心,便以为仁”。其说又为南宋陆九渊“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象山全集》)卷十一《与李宰》(之二)所发挥。
此学派最大特点是“以禅证儒”,用禅学解《论语》。他们认为“佛之论性,如儒之论心,佛之论心,如儒之论意。”他们所说的“仁”、“觉”等都融进了禅学内容。
主要著作
上蔡学派主要著作有谢良佐《上蔡语录》、《论语说》等。
影响及意义
上蔡学派学说分别为朱熹和陆九渊所继承和发展,又开“三教合一”之先河,在中国古代理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门人朱震另创“汉上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