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帖》又名《夜来腹痛帖》,是东晋著名书法家
王羲之创作的一幅草书书法作品。纸本,草书,纵23.5厘米,横26 厘米,7行共58字。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是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收刻于《淳化阁帖》、《澄清堂帖》、《大观帖》等刻帖中,明詹景凤《东图玄览》、清安岐《墨缘汇观》著录。《上虞帖》全帖共七行五十八字,根据释文看,当是王羲之写给亲友的一则简扎,是王羲之因病未能得见朋友一面,信中也提到其他亲戚朋友的近况。
《上虞帖》是
王羲之因病未能得见朋友一面,而写的一封信。信中也提到其他亲戚朋友的近况。
草书,麻纸本,7行,58字。作品风格面貌属于王羲之晚年
书风。
《上虞帖》又名《夜来腹痛帖》。收刻于《淳化阁帖》、《
澄清堂帖》、《
大观帖》等刻帖中,明
詹景凤《
东图玄览》、清
安岐《
墨缘汇观》著录。
帖中提到的“修龄”,是王羲之从弟王胡之的字;“重熙”,是王羲之的妻弟
郗昙的字;“安”,是晋太傅
谢安。帖中言“不知所在”,可知谢安其时不在
上虞。谢安屡举不起,当时在朝士大夫频有烦言,至有“安石不出,将如苍生何”之语。今又不知其所在,故云“未审时意云何”。又,王胡之为
司州刺史,未行而卒,事在公元356年(东晋永和十二年)。
《上虞帖》的草法随意洒脱,轻松自然,不拘小节。首先,在笔法上它不是靠轻重提按变化来丰富线条内容的,而是以节奏和运行速度(
疾涩之变)来充实线条内涵,提按为辅。其次,结构上强调开合变化,收放自如,所以字形构架的视觉效果显露出一种“张力”的特征。
《上虞帖》为《宣和书谱》所载《得书》三帖之一。左右两上角皆钤有
南唐墨印“
集贤院御书印”半印、“内合同印”朱印,宋徽宗
赵佶的泥金书签题“晋王羲之上虞帖”,“政和”、“宣和”以及双龙朱文圆印。而一方“政和”朱印正押在左上角的“集贤院御书印”墨印之上。卷的前后
隔水及
拖尾尚有宋徽宗的“御书”葫芦印、“内府图书之印”。北宋内府的原装尚完好无损。南唐“集贤院御书印”、“内合同印”,即宋人所称的“金图书”。传世古书画上并用此两印者,独见此《上虞帖》,而南唐的“内合同印”,尤为其他古书画上所未见。
《上虞帖》在明代藏晋王府,旋归韩逢禧。至清初为保和殿大学士
梁清标所藏。清嘉庆时为翰林
商载所收。后又归大兴程定夷。明人
詹景凤将之著录于《
东图玄览》,并推许为“唐摹之绝精者”。1969年10月移
上海博物馆。《上虞帖》被定为
赝品。复查时,负责书画鉴定、传拓工作的万育仁不像赝品。1975年,经谢稚柳鉴定,又经上海博物馆科学实验室用软X光透拍,显现出南唐内府的收藏印“内合同印”朱印和“集贤院御书印”墨印,于是断定此《上虞帖》为唐摹本。
王羲之(321-379年,一作303-361年)字逸少。东晋著名书法家。
琅琊临沂(今山东
临沂)人。初任
秘书郎,后任宁远将军、江州刺史、
右军将军、
会稽内史等,世称王右军。后因与
扬州刺史
王述不和,辞官定居会稽山阴(今
绍兴)。王羲之出身于建康
乌衣巷显赫的王家,是
王导之侄。曾与
谢安共登冶城,“悠然遐想,有高世之志。”早年从
卫夫人学书法,后来改变初学,草书学
张芝,正书学
钟繇。博采众长,备精诸体,一变汉魏以来质朴的书风,独创妍美流便的新体。王羲之的正书、
行书为古今之冠,人赞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王羲之为历代学书法者所崇尚,被奉为“
书圣”。其作品真迹无存,传世者均为后人摹本。行书以《兰亭序》为代表作,草书以《
初月帖》、《十七帖》,正书以《黄庭经》、《乐毅论》最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