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介绍
作为国内外普遍采用的衡量
中国证券市场表现的权威统计指标,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并发布的
上证指数系列是一个包括
上证180指数、
上证50指数、上证综合指数、A股指数、B股指数、分类指数、债券指数、基金指数等的指数系列,其中最早编制的为上证综合指数。为推动长远的证券市场基础建设和规范化进程,2002年6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原
上证30指数进行了调整并更名为
上证成份指数(简称上证180指数)。上证成份指数的编制方案,是结合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借鉴国际经验,在原上证30指数编制方案的基础上作进一步完善后形成的,目的在于通过科学客观的方法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样本股票,建立一个反映上海证券市场的概貌和运行状况、能够作为投资评价尺度及金融衍生产品基础的基准指数。上证50指数是根据科学客观的方法,挑选上海证券市场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组成样本股,以便综合反映上海证券市场最具市场影响力的一批龙头企业的整体状况。
上证红利指数挑选在上证所上市的现金股息率高、分红比较稳定、具有一定规模及流动性的50只股票作为样本,以反映上海证券市场高红利股票的整体状况和走势。
为保证指数编制的科学性和指数运做的规范性,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了国内首个指数专家委员会,就指数编制方法、样本股选择等提供咨询意见。
上海证券交易所指数专家委员会由国内外专家组成,国外成员主要来自国际主要指数公司的资深专家、指数投资专家,国内成员主要来自经济、金融界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前香港证监会副主席吴伟骢担任上证所指数专家委员会主席。专家委员会负责对上证所指数编制方法、指数维护规则等方面的评估、建议和审定,保障指数编制及指数运作的科学性、透明性、精确性。对样本股资格进行评判和审定,保证指数样本符合编制规则的要求。专家委员会还对指数运作、指数发展等方面提供建议
一般情况下,上交所指数专家委员会每半年定期召开一次会议,也可以根据需要召开临时会议。专家委员会的有关决议以上交所指数运作机构的名义发布,一般在非交易日发布。
上海证券交易所指数专家委员会正式成立于2002年10月11日,于2001年11月即开始运做,是国内成立的首个指数专家委员会,确保了指数决策的权威、独立、透明
列表
上证系列指数共包括4类24个指数:
指数名称 基准日期 基准点数 成份股数量 成份股总股本数(亿股)
样本指数类
上证180 2002-06-28 3299.06 180 12060.29
上证50 2003-12-31 1000 50 10228.58
红利指数 2004-12-31 1000 50 1764.23
180金融 2002-06-28 1000 18 5928.05
治理指数 2007-06-29 1000 231 10579.34
中型综指 2007-12-28 1000 461 1658.2
上证180全收益 2002-06-28 3299.06 180 -
上证50全收益 2003-12-31 1000 50 -
上证红利全收益 2004-12-31 100 50 -
180金融全收益 2002-06-28 1000 18 -
治理指数全收益 2007-06-29 1000 231 -
中型综指全收益 2007-12-28 1000 461 -
综合指数类
上证指数 1990-12-19 100 896 15072.46
新综指 2005-12-30 1000 823 14746.8
分类指数类
A股指数 1990-12-19 100 803 14952.8
B股指数 1992-02-21 100 53 119.66
工业指数 1993-04-30 1358.78 567 6258.36
商业指数 1993-04-30 1358.78 55 196.43
地产指数 1993-04-30 1358.78 31 175.33
公用指数 1993-04-30 1358.78 94 1732.06
综合指数 1993-04-30 1358.78 141 6710.28
其他指数类
基金指数 2000-05-08 1000 14 395.21
国债指数 2002-12-31 100 33 15381.85
企债指数 2002-12-31 100 44 -
采样范围
纳入指数计算范围的股票称为
指数样本股(亦称成份股),成为样本股的前提条件是该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1.
上证180指数的样本股是在所有A股股票中抽取最具市场代表性的180种样本股票。
样本空间:剔除下列股票后的所有上海A股股票。
上市时间不足一个季度的股票;
暂停上市股票;
经营状况异常或最近财务报告严重亏损的股票;
股价波动较大、市场表现明显受到操纵的股票;
其他经专家委员会认定的应该剔除的股票。
选样标准:行业内的代表性;规模;流动性。
选样方法
根据总市值、流通市值、成交金额和换手率对股票进行综合排名;
按照各行业的流通市值比例分配样本只数;
按照行业的样本分配只数,在行业内选取排名靠前的股票;
对各行业选取的样本作进一步调整,使成份股总数为180家。
样本股的调整
上证成份指数依据样本稳定性和动态跟踪相结合的原则,每半年调整一次成份股,每次调整比例一般不超过10%。特殊情况时也可能对样本进行临时调整。
2.
上证50指数的成份股是在
上证180指数的成份股中选取规模大、流动性强的50只股票。
样本空间:上证180指数样本股。
样本数量:50只股票。
选样标准:规模;流动性。
选样方法:根据流通市值、成交金额对股票进行综合排名,取排名前50位的股票组成样本,但市场表现异常并经专家委员会认定不宜作为样本的股票除外。
3.
上证红利指数挑选在上证所上市的现金股息率高、分红比较稳定、具有一定规模及流动性的50只股票作为样本。
样本空间: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上海A 股股票构成上证红利指数的样本空间。
(1)过去两年内连续现金分红而且每年的现金股息率(税后)均大于0;
(2)过去一年内日均流通市值排名在上海A股的前50%;
(3)过去一年内日均成交金额排名在上海A股的前50%。
样本数量:50只股票。
选样标准:过去两年的平均现金股息率(税后)。
选样方法:对样本空间的股票,按照过去两年的平均现金股息率(税后)进行排名,挑选排名最前的50只股票组成样本股,但市场表现异常并经专家委员会认定不宜作为样本的股票除外。
4. 上证180金融股指数从
上证180指数中挑选银行、保险、证券和信托等行业的股票组成样本股。
选样方法:从样本空间中选择银行、保险、证券以及信托等行业股票构成样本股。
样本股调整:
上证180指数调整样本股,上证180金融股指数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若上证180指数中样本股公司有特殊事件发生,导致其行业属性发生变化,上证180金融股指数样本股进行相应的调整。
5.
上证公司治理指数是以上证公司治理板块的股票作为样本股编制而成的指数。
样本选取办法:样本股由上证公司治理板块中的股票组成。
定期调整:每年5到6月份,上证公司治理板块进行重新评选,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根据重新评选结果于7月初对
上证公司治理指数样本进行调整。
临时调整:当上证公司治理板块股票有特殊事件发生,以致出现不符合公司治理板块申报条件的,将尽快从公司治理板块中予以剔除,上证公司治理指数同时进行相应调整。
6. 上证中型企业综合指数样本空间由全部上海A股股票组成。
中型企业的界定:参考国民经济产业分类中的大中小型企业划分的常用方法,结合我国上市公司规模基本特征,将样本空间内所有股票分别按照总股本、总资产与营业收入等指标划分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与小型企业。
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表
大型 中型 小型
资产总额 ≥25亿元 ≥5亿元 <5亿元
营业收入 ≥15亿元 ≥4亿元 <4亿元
总股本 ≥4亿股 ≥1亿股 <1亿股
注1:对于大型企业与中型企业,只有同时满足三个参数的下限时,才能划归相应的档位,否则划入下一档。
注2:对面值不等于1元人民币的股票,将其折算为1元后进行界定。
注3:总股本指上市公司股本总额,包括境内股也包括在境外上市的股份。
指数选样:所有被划为中型企业的上市公司股票组成中型企业
指数样本股。
样本调整:每年6月份,根据上市公司最新年报重新对上市公司进行大中小型划分。根据最新划分结果,于每年7月初对上证中型企业综合指数成份股进行定期调整,调整生效时间是7月份第一个交易日。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对中型企业综合指数成分股进行临时调整。
中型企业界定标准调整:中型企业划分标准每年检讨一次,并适时调整划分标准。
7. 上证综合指数的样本股是全部上市股票(A股和B股)
8. 新综指样本股是全部上证所上市的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沪市上市公司股票。
9. 分类指数的成份股是相应股票类别或行业类别的全部股票
上证A股指数的样本股是全部上市A股,
上证B股指数的样本股是全部上市B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按其所属行业分成五大类别:工业类、商业类、房地产业类、公用事业类、综合业类,行业分类指数的样本股是该行业全部上市股票(A股和B股)。
10. 基金指数的成份股是所有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证券投资基金
指数的计算
上证指数系列均以“点”为单位。
基日、基期与基期指数
基期亦称为除数
上证180指数是1996年7月1日起正式发布的
上证30指数的延续,基点为2002年6月28日上证30指数的收盘指数3299.05点,2002年7月1日正式发布。
上证50指数以2003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该日50只成份股的调整市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0点,自2004年1月2日起正式发布。
上证红利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样本股的调整市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0点,自2005年1月4日起正式发布。
上证180金融股指数以为2002年6月28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股票样本的调整市值为基期,基点为1000点。
上证公司治理指数以2007年6月29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股票样本的调整市值为基期,基点为1000点。
上证中型企业综合指数以2007年12月28日为基日,基点为1000点。
上证综合指数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股票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点,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
新上证综指以2005年12月30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样本股票的总市值为基期,基点1000点,自2006年第一个交易日正式发布。
上证A股指数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A股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点,自1992年2月21日起正式发布。
上证B股指数,以1992年2月21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B股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点,自1992年8月17日起正式发布。
分类指数以1993年4月30日为基日,以该日相应行业类别所有股票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统一定为1358.78点(1993年4月30日上证综合指数收盘值),自1993年6月1日起正式发布。
上证基金指数以2000年5月8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
证券投资基金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日指数为1000点,自2000年6月9日起正式发布。
计算公式
上证指数系列均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公式计算
上证中型企业综合指数/上证中型企业综合全收益指数
上证中型企业综合指数采用派许加权方法,按照样本股的调整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 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基期 ×1000
其中,调整市值 = ∑(市价×调整股本数)。调整股本数计算方法同
上证180指数。
上证成份指数以成份股的调整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 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1000
其中,调整市值 = ∑(市价×调整股本数),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亦称为除数,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根据国际惯例和专家委员会意见,上证成份指数的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比如,某股票流通股比例(流通股本/总股本)为7%,低于10%,则采用流通股本为权数;某股票流通比例为35%,落在区间(30,40 )内,对应的加权比例为40%,则将总股本的40%作为权数。
流通比例(%) ≤10 [10,20][ 20,30][30,40][40,50][50,60][60,70][70,80] >80
加权比例(%) 流通比例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上证50指数采用派许加权方法,按照样本股的调整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 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基 期 × 1000
其中,调整市值 = ∑(市价×调整股数)。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
上证50指数的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
流通比例(%) ≤10 [10,20][ 20,30][30,40][40,50][50,60][60,70][70,80] >80
加权比例(%) 流通比例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上证红利指数采用派许加权方法,按照样本股的调整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 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基期 × 基期指数
其中,调整市值 = ∑(市价×调整股数)。
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
上证红利指数的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
流通比例(%) ≤10 [10,20][ 20,30][30,40][40,50][50,60][60,70][70,80] >80
加权比例(%) 流通比例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公式进行计算,公式如下:
报告期指数 = 报告期样本股的调整市值 / 基期 × 1000
其中,调整市值 = ∑(股价×调整股本数×权重上限因子),调整股本数的计算方法同
上证180指数。权重上限因子介于0和1之间,以使样本股权重不超过15%。
同上证180指数。
综合指数与分类指数
上证综合指数与分类指数以样本股的发行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报告期成份股的总市值 / 基 期 × 基期指数
其中,总市值 = ∑(市价×发行股数)。
新上证综指采用派许加权方法,以样本股的发行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报告期成份股的总市值/基期)×基期指数
其中,总市值 = ∑(市价×发行股数)。
基金指数
基金指数以基金发行份额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报告期基金的总市值 / 基 期 × 基日指数
其中,总市值 = ∑(市价×发行份额)
B股价格单位
成份股中的B股在计算
上证B股指数时,价格采用美元计算。
成份股中的B股在计算其他指数时,价格按适用汇率(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每周最后一个交易日的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折算成人民币。
指数的实时计算
上证指数系列均为“实时逐笔”计算。
具体做法是,在每一交易日集合竞价结束后,用集合竞价产生的股票开盘价(无成交者取昨收盘价)计算开盘指数,以后每有一笔新的成交,就重新计算一次指数,直至收盘,实时向外发布。其中各成份股的计算价位(X)根据以下原则确定:
若当日没有成交,则 X = 前日收盘价
若当日有成交,则 X = 最新成交价。
指数的修正
1. 修正公式
当成份股名单发生变化或成份股的股本结构发生变化或成份股的市值出现非交易因素的变动时,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数,以保证指数的连续性。修正公式为:
修正前的市值 / 原 除 数 = 修正后的市值 / 新除数
其中,修正后的市值 = 修正前的市值 + 新增(减)市值;
由此公式得出新除数(即修正后的除数,又称新基期),并据此计算以后的指数。
2. 需要修正的几种情况
新上市--凡有成份股新上市,上市后第一个交易日计入指数(上证180指数除外)。
除息--凡有成份股除息(分红派息),指数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
除权--凡有成份股送股或配股,在成份股的除权基准日前修正指数。修正后市值 = 除权报价×除权后的股本数+修正前市值(不含除权股票)。
汇率变动--每一交易周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该日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修正指数。
停牌--当某一成份股在交易时间内突然停牌,取其最后成交价计算即时指数,直至收盘。
暂停交易--当某一成份股暂停交易时,不作任何调整,用该股票暂停交易的前一交易日收盘价直接计算指数。若停牌时间超过两日以上,则予以撤权,待其复牌后再予复权。
摘牌 --凡有成份股摘牌(终止交易),在其摘牌日前进行指数修正。
股本变动--凡有成份股发生其他股本变动(如
内部职工股上市引起的流通股本增加等),在成份股的股本变动日前修正指数。
修正后市值 = 收盘价×调整后的股本数+修正前市值(不含变动股票)。
停市--A股或B股部分停市时,指数照常计算;A股与B股全部停市时,指数停止计算。
注:
上证180全收益指数、
上证50全收益指数、
上证红利全收益指数、上证180金融股全收益指数、上证公司治理全收益指数、上证中型企业全收益指数的计算中将样本股分红计入指数收益,供投资者从不同角度考量指数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