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风(glacier breeze)是指在冰川谷地中,
冰川表面较稳定而下沉的冷却气流沿冰面向冰川前方运动,迫使
冰缘地区较暖的空气上升而产生
对流交换,形成了由冰川表面向冰缘地带吹送的风。如果冰川足够大,可全天盛行冰川风,还可扩展到离冰川前端更远的地方,冰川风厚度也大。冰川面上空气温度和谷中同高度空气温度温差有日变化,虽然冰川风的风向全日不变,但风速有以24小时为周期的日变化。
概念
冰川风(glacier breeze)也称冰河风,是指在冰川地区,由于
冰川表面上空气温度比谷中同高度空气温度低,冷而重的空气在冰川上形成沿冰川向下坡方向流动的风。冰川风是在山区,由特殊的地形形成特殊的局地环流 。
形成原因
冰川风形成主要是由于山谷中气温场的特殊分布引起的,坡面气温往往低于同高度山谷气温 。 这种气温场的特殊分布,一方面是由于北坡大面积的冰雪表面使得日出后的冰雪面气温往往低于同高度山谷气温,另一方面是日出前山谷中经常出现的逆温层有利于山谷气温高于同高度坡面气温。
形成机制
冰雪面较高额反照率减少了可被吸收的入射太阳辐射,使得用于加热地面及其上空气的能量减少。另外一旦冰雪表面温度达到0℃,冰雪开始融化吸收热量,使得其表面的温度维持在0℃左右。冰雪的这两个效应使得冰雪表面温度比同环境下无冰雪覆盖表面的温度要低得多,由此形成一种类似于夜晚下泻流的冰川风。
垂直结构
冰川风的垂直结构有两种特征。
一种是离地1000米以下为冰川风,风速平均8米/秒,最大风速在离地400米出现,这种情况占80%以上;
一种是离地600米以下较弱的谷风,冰川风层抬升到离地800-150米,风速约4-6米/秒,这种情况不到20% 。
上述现象与山谷中逆温层所在高度有关,前者往往与500毫巴( 约海拔5800米)以下出现逆温层相对应,后者多半 与50一400毫巴(约海拔5800一7500米) 间出现逆温层相联系。
分布
在祁连山和珠穆朗玛峰北侧北侧的河谷地区均存在冰川风现象。
1960年春季,我国登山队首次攀登珠峰时,就发现珠峰北坡的许多冰川谷里,长达20公里的绒布冰川上,夜间是吹下山的南风,而白天也多是吹下山的南风,这就是“冰川风”。这是由于冰川上的气温永远比同高度上的自由大气冷的缘故。珠峰北坡冰川风十分强劲,在冰川中部,平均风速可达每秒3米以上,最大可达每秒10米左右。珠峰科学考察队在1966年3-5月考察记载中说:“尤其在晴朗的下午,强劲的冰川风有时会扬起砂石,掀起帐篷。
在珠峰北侧,由于在海拔5300-7000米主要为冰雪表面,日出后的冰雪表面气温仍然低于山谷中同高度的大气温度,因而几乎昼夜盛行下山风,这种因冰川分布而形成的下山风又称作冰川风。冰川风在当地时间下午2-6时最强,在离地1000米以下的风速平均可达10米/秒,阵风达到7-8级。
不过,冰川越小,“冰川风”就越弱。我国祁连山区,冰川风仅仅表现为增强和延长山风,减弱并缩短谷风,并不全天出现“冰川风”。
出现规律
冰川面上空气温度和谷中同高度空气温度温差有日变化,虽然冰川风的风向全日不变,但风速有以24小时为周期的日变化。
珠峰北段
白天冰川表面的相对冷却程度特别明显,故冰川风在白天最强,但其垂直厚度一股不超过数十米。
冰川风在当地时间正午至午夜强盛,午夜后至正午前较弱。其中日落前的18时最强,冰川风速常达8一10米/秒;正午 前的10时左右,往往出现1一2米/秒的谷风 。
在珠穆朗玛峰绒布河谷中,冰川风在绒布寺附近最盛,在冰川末端较弱。
祁连山
春夏秋存在冰川风和谷风循环的局部环流,春秋季冰川风强度大于谷风,夏季则相反;冬季冰川风占绝对主导地位。冰川风的影响比谷风大,且对该地区气间能量交换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