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濑雅允
日本化学学者、工程师
下濑雅允,日本化学学者、工程师,曾成功研制基于苦味酸下濑火药
个人简介
下濑雅允,日本化学学者、工程师,父亲是广岛藩士。
1878年(明治11年)进入工部大学。在校期间,与同校的教授E.Divers(1837~1912)在“Chemical News”上发表共同执笔的论文,是个优秀的人才。
毕业后,经过大藏省印刷局进入海军兵器制造厂(后来的海军造兵厂),从事火药的研究。
1893年(明治26年),他开发的下濑火药成功实用化,被海军采用。
1898年(明治31年)出国。次年取得工学博士学位,成为海军下濑火药制造所所长,继续进行研究。在日俄战争中,下濑火药取得了很大的效果。
1908年(明治41年)成为帝国学士院会员。
下濑火药
当黑火药还在充当弹头炸药时,欧洲国家已经发现了其存在的弊端,自19世纪中期以后开始积极寻求一种用以替代黑火药的猛炸药。1873年,德国化学家斯普伦格尔发现,由英国人沃尔夫在1771年研制发明的苦味酸可以用引信引爆,爆炸的威力远大于黑火药,1885年,法国科学家特平首次将苦味酸大规模用于军用,正式作为炸药来装填弹头。苦味酸,学名“2,4,6-三硝基苯酚”,最初只是一种黄色的染料,后经反复试验,被证明可以通过钝化成为烈性炸药,称为黄色火药,爆炸的威力强于TNT炸药。
1893年1月28日正式开始在日本海军中换装填充下濑火药的炮弹,此举在当时世界都极为少见(由于担心苦味酸炸药爆性不稳定,欧洲列强海军并没有采用这种烈性炸药,直到1905年日俄对马海战时,俄罗斯舰队的炮弹弹头内填充的还是爆性较弱的棉火药)。这种炮弹具有一系列惊人的特性,首先炮弹的灵敏度极高,即使命中细小的绳索都能引发爆炸,而且爆炸后不仅会形成普通黑火药炮弹爆炸时那样的冲击波和炮弹碎片,还会伴随有中心温度高达上千度的大火,号称对钢铁都能点燃,这种火药爆炸形成的火焰会像汽油着火一般四散流动,即使在水中都能持续燃烧一段时间。另外采用苦味酸为成分的下濑火药炮弹爆炸时,还会出现有毒的黄色烟雾,与黑火药炮弹爆炸时产生的白色烟雾完全不同。
通过对下濑火药特性的分析,黄海海战中很多中国军舰为什么会受困于大火,乃至火灾屡救屡起的原因已经大致可以判明。以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战后的报告来看,参战的12艘中国军舰中,曾遭受火灾的至少有“超勇”、“扬威”、“定远”、“镇远”、“经远”、“来远”、“致远”等7艘,所受荼毒可谓惨重。此外,黄海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因为大量装备了速射炮,为了保证速射炮在战时能不间断地高速射击,而预先将大量弹药堆积在炮位附近,结果导致己方在中弹时引起连环爆炸,同样遭到下濑火药炮弹爆炸而产生的破坏,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是日本联合舰队的旗舰“松岛”号。北洋舰队“镇远”舰射出的305毫米黑火药炮弹击中“松岛”舰的炮房后,引发了堆放在炮房内的下濑火药炮弹爆炸,形成大火,导致军舰重创。
参考资料
下瀬雅允.【日文】近代日本人的肖像.
最新修订时间:2021-01-30 15:50
目录
概述
个人简介
下濑火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