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硬脑膜窦之一。下矢状窦位于大脑镰下缘内,收集大脑半球内侧面、大脑镰和胼胝体的部分静脉血,向后至小脑幕前缘与大脑大静脉汇合形成直窦。下矢状窦血液流入
直窦,然后入汇窦,依次注入
横窦、乙状窦、最后注入颈内静脉。
一、解剖结构
1、关于下矢状窦的起端:下矢状窦前端收集扣带回前半部、胼胝体上部、额叶内侧面的静脉,在脑血管造影片上呈典型的、向上凸起的钩形,其起端为钩形的顶。关于下矢状窦起端的部位,各家意见不一。
2、下矢状窦和直窦与其它硬脑膜静脉窦略有不同:只有此两窦不位于纤维硬脑膜与“颅内骨膜”之间,从而也不接收颅骨来的血液。
二、分型
研究者根据下矢状窦的有无和在大脑镰游离缘内的起端分为Ⅰ~Ⅳ四型。Ⅱ型,即起于大脑镰游离缘的中1/3,为最多见,占53%,Ⅰ型和Ⅲ型,分别起于大脑镰游离缘的前1/3和后1/3,依次为33%和13%,Ⅳ型,即缺如型,最少见,只占1%。在下矢窦的末端有17%的标本可见一个静脉池。下矢状窦长度平均为70mm,直径平均为2.0mm。窦内未见有蛛网膜颗粒,窦壁内无平滑肌细胞。
三、下矢状窦的胚胎发生
有研究者认为下矢状窦在发生上较晚,是直窦向前伸出的一个多变的憩室。脑血管造影一书提到:在14~18mm的胚胎,脑膜已完全分化,此时,由部分静脉丛和前主静脉发育而来的大脑静脉和硬脑膜静脉窦开始形成,其中前主静脉的前端形成原始海绵窦。以后随着新皮质的发生,原始大脑大静脉从原始海绵窦前方发育而成,并进而演化成上矢状窦和下矢状窦。
这两种学说均能有助于下矢状窦各型的解释:如果从直窦伸出的一个憩室(前者)或原始大脑大静脉伸出的下矢状窦原基较长(后者),并发育完好,则演化成相当于上述的I型,相反,该憩室或原基较小,则演化成相当于上述的Ⅲ型,介于两者之间的为Ⅱ型.如果没有伸出憩室或下矢状窦的原基,则成Ⅳ型。
四、临床意义
下矢状窦及其属支在造影片上,通常能清晰地看到,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有研究者认为:由肿瘤引起的下矢状窦及其属支胼胝体外侧静脉的移位分别表示大脑镰游离缘的改变与胼胝体池的偏斜。此外,如额叶肿瘤引起扣带回疝时,常有大脑镰前部抬高变短,这可使I或Ⅱ型下矢状窦及其属支相应的改变,从而可以看出:下矢状窦及其属支在正位像有无移位是判断大脑半球内侧面有无肿瘤的重要征象,同时又是提供更精确定位的依据。然而,下矢状窦不是每个病人均能显影的,这可能与窦腔极端狭窄或下矢状窦缺如有关。
五、相关疾病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病因及诱因复杂,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误诊漏诊率较高。好发于青壮年,头痛、颅内压高往往是首发症状,甚至是唯一症状。患者下矢状窦血栓形成后,静脉回流受阻。而丘脑的血液主要通过丘纹静脉回流进入大脑大静脉,上述血管回流受阻可以导致丘脑水肿甚至坏死从而出现丘脑受损症状。在行DSA检查前误被诊断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第一次头CT无明显异常,24h后复查发现多处后循环病变,符合一般脑梗死病变规律。首次DSA检查动脉系统未见明显异常,下矢状窦未显影,但全脑循环时间未见明显延长,可能与患病时间与行DSA检查间隔时间较长,已出现异常增粗的大脑大静脉及大脑内静脉有关,符合CVST的DSA检查特点。患者虽早期诊断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后期继续抗凝治疗收到显著效果,预后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