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碱又称下碱墙,它是古建筑样式
山墙下面的一段。由于这段墙体多用砖垒加石灰砌,因此年久后会出现硝霜,即碱,所以叫下碱。下碱与山墙主体之间有隔离层,其上不会出现硝霜。除防止山墙碱蚀外,下碱还有较好的承重性与稳定性。下碱一般是用石头或砖垒的,多数还用水泥抹起来,在碱墙和山墙之间用芦苇、油毡、塑料薄膜隔开,以防止碱化、潮湿的部分向山墙上面侵蚀。
清式建筑墙体的下部,也称为下肩”。早期建筑的“下碱”由石材筑,砖的使用促使砖构“下碱”的形成,而隔绝地面潮湿以防对土坯砖的影响,是“下碱”墙出现的直接原因。早期的土坯砖墙,极易发生酥碱,因此,砖“下碱”起着隔断碱化的作用。“下碱”以干摆和丝缝做法为主,其比例在整个砖墙中占1/3,其高度为柱的3/10。根据屋顶形式的不同,“下碱”墙的做法也不同,但砌筑“下碱”从宋至清始终是古建筑墙体定式。
宋式建筑砖作墙体部分,清式建筑称“下碱”或“下肩”,位于墙体中上身的下部,为黏土砖体。据宋《营造法式》中记载,“隔碱”全称“墙下隔碱”规定为股阁、厅堂、廊屋等建筑墙体采用,其高度分别为五尺、三尺、二尺等,起防止其以上的土墙部分潮湿碱化作用。至明清时期,砖砌墙体仍保留“隔碱”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