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脘
中医基础术语
①经穴名。②人体部位。
解读
1、经穴名,属任脉,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之会穴。出《针灸甲乙经》,又作“下管”。因部位在胃脘下部而得名。位于腹正中线脐上2寸处,仰卧取穴,即腹白线上。此处布有腹横筋膜,壁腹膜和浅层的第九胸神经前皮支、腹壁浅静脉属支和深层的第九胸神经前支,腹腔内为横结肠。
2、人体部位,指胃腔下口幽门部。《灵枢·四时气》:“饮食不下,……在下脘,则散而去之。”
中医应用
下脘穴
主治病证:
各种消化系统疾患如胃痛呕吐,腹胀肠鸣,痢疾泄泻,饮食不化,水肿,胃下垂等。
历代医籍多有记载。因本穴具有较强的健脾和胃,降逆止呕功效,临床常与足三里配合治疗饮食不化、呕吐;与足三里、四缝、商丘配合治疗小儿疳积;还具有治疗“腹部坚硬癖块、脉厥厥动”(《太平圣惠方》)之功能;并能消散六腑寒气腹痛,治疗不嗜饮食,水谷不化,日渐羸瘦等症状。
操作:可直刺1~1.5寸,亦可艾炷灸3~7壮,或温灸5~10分钟,孕妇慎刺,《外台秘要》:“孕妇不可灸。”
现代实验研究证明:针刺下脘穴对肠、胃功能有调整作用,使肠功能障碍患者恢复正常。可促进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胃液分泌虽保持高分泌状态,但胃的总酸度和自由酸度多趋于正常化。针刺下脘等穴,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据报道,以“下脘”、“天枢”、“气海”、“关元”、“足三里”为主穴,针灸治疗猴细菌性痢疾,可使白细胞总数和血浆中游离组胺含量均趋正常化;抗体可比对照组提早4天左右产生,抗体效价比对照组高出2倍以上,白细胞吞噬指数显著增加,细菌毒性,毒力显著降低乃至消失;针治48h后,2/3猴的粪便细菌培养即可转阴,第4天可全部转阴,而对照组在感染后的第12天仍为阳性。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26 10:16
目录
概述
解读
中医应用
参考资料